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文章在各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四个主要内涵:总体就业率、任职匹配度、职业稳定性、物质精神待遇。结合对600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调查,指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内涵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质量下滑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根据国情特点,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内容.大学生就业率只能反映就业的量,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就业的质;而大学生就业的质量不仅能反映就业的"优劣"、结构、层次和性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就业的量.所以,我们研究、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还必须更加重视就业质量的理论探索,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就业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理论的研究成果,考查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群体的特点,可以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本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和评分表或数学模型的步骤、方法进行估算,可以发现就业质量变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成为近年来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就业能力结构、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干预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同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结构进行了构建,并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可以从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两个方面来衡量就业质量。选取了福建省部分高校681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并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质量由就业生存、就业关系和就业成长三个维度构成。以此为理论构想而编制的《大学生就业质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以CNKI数据库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可视化分析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成果,绘制近几年来我国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显示,目前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疫情伊始,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缓解甚至解决疫情爆发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成果较为分散,未能有统一且体系化的分析架构和解决方案;另一个是后疫情时代,研究内容更多倾向于疫情常态化下如何帮助大学生增强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期望、以及提出一系列后疫情时代下的就业应对措施,逐渐聚焦在具体的方案研究。结论表明,该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网络并未形成,未来的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可以增强合作,共同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案,推动中国大学生在疫情背景下的高质量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慧 《时代教育》2014,(9):115-117
就业力是欧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目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在于毕业生就业力不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就业力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力构成要素的评价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就业困难大学生所欠缺的就业力,提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等四个主体共同参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7年以来有关高校创业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创业教育的内容、存在的问题、途径、模式、政策与大学生就业及德育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方面呈现的趋势和特点,最后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深入阐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及核心要义,并从新发展格局和大学生就业质量等两个主体的不同方面分析了其相互作用机理;探讨建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研究表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有所提高,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的耦合力量,不断提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已久,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作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领域,历来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内部分大型企业与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需求与大学生自身拥有的就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核心素质群应该由职业素质、社会兼容度、准职业形象、就业人格以及其他相关就业能力这五个大的方面构成,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大学生自身对就业能力的认识和自身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尚有很大差距,本模型的提出除了对于大学生自我提高、高校毕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匹配性需求有很大帮助以外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入了就业能力的研究内容[1]。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选择和就业的目的和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国内外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提出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总结、概括国内外学术界对就业能力内涵和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考察维度,并通过取样调查,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同时提出了增强和提高就业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的择业就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多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发现我国学者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基本达成了共识,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析工具仍存在不足。今后可以从研究对象选取、大学生就业统计标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定量分析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浙江省2008、2009两届大学生就业意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分流、薪水期望、工作种类、求职途径、就业结果及就业质量六个纬度的比较分析,揭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新特点.通过差异性分析,及时把握大学生就业新趋势,以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切实关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校友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友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校友文化与大学生就业的搭建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高校校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发挥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从三个方面介绍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对就业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深层次探究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最后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来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综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结合食品科学类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析了食品科学类专业的学科特点,概述了食品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从结合专业特点及时调整专业教学与管理、完善培养模式、大力拓展大学生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健全的就业服务系统、实现就业指导多元化等多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99年教育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进行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业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就业质量的高低,所以近年来许多学者更多关注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0.
结合食品科学类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析了食品科学类专业的学科特点,概述了食品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从结合专业特点及时调整专业教学与管理、完善培养模式、大力拓展大学生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健全的就业服务系统、实现就业指导多元化等多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