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卖书     
郭沫若 《出版参考》2004,(29):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2.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离开过图书馆,没有离开过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要看书的。文革前我在中学里教英文,文革开始,英文没有办法念了,因为当时说英文教材里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我想英文不能丢掉,否则再学起来就很困难。后来机会来了,《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出了英文版,我就读英文版。这样我学了英文,也没有人敢说我思想不好。到考研究生时和人学以后,我的英文基础就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3.
瓦片     
江堤 《出版参考》2006,(7):16-16
文化是人与时间拉锯的产物,依附于某一载体而存在。我躺在岳麓书院的草地上想事情,一块瓦片击中我的额头,我看见瓦片上有血的痕迹,知道那是生命与文化碰撞之后流出的血,那块瓦片我始终没有丢掉,后来我对它的纹理作了研究,证实那是一块南宋时期的瓦片,也就是朱熹重建岳麓书院时候的瓦片,由此我对文化与人的碰撞有了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孳长了我守株待兔的心理,每每想文化的时候,便希望有一块瓦片撞击我。  相似文献   

4.
似乎餐巾纸     
方英文 《今传媒》2004,(1):42-42
我最早知道的一份报纸叫《参考消息》,也是我至今读得最多的报纸。我印象里,即使在乱哄哄的“文革”年代,《参考消息》也没有停过刊。我是在我祖父那儿发现《参考消息》的。我祖父是镇上医院里的医生,名闻四方,一旦办公室里没有了病人,他便开始读《参考消息》。我觉得这张报纸并不好看,原因是它上面全是黑压压的文字,没有图片。  相似文献   

5.
我于1995年从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了现在的这个乡政府大院子里上班.到现在十年多了。到乡村工作不久.我就开始为《农民日报》、《重庆日报》和《半月谈》写稿。我读大学是学理论的.以前也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拿起笔来尝试写东西也是偶然。我一直认为能够把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在报上发表是作家才能做的事。读大学的时候.同班有一位同学爱好计算机.常写些相关小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我才发现原来写文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我叫陶传国,是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十二期函授学员。回顾自己一年来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的历程,真的感慨万千,可是不管怎样,我都要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向函授中心的老师们汇报:正是因为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我才从一个新闻报道方面的门外汉走上了新闻报道工作之路,一年来我经过努力,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军事记者》、《前进报》等多家报纸杂志刊稿25篇,这是我想都没有想过的成绩。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就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任何稿件。记得我开始不停地向函授中心投稿而又屡屡不中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和郁闷的,周围的同志也…  相似文献   

7.
瓦片     
文化是人与时间拉锯的产物,依附于某一载体而存在.我躺在岳麓书院的草地上想事情,一块瓦片击中我的额头,我看见瓦片上有血的痕迹,知道那是生命与文化碰撞之后流出的血,那块瓦片我始终没有丢掉,后来我对它的纹理作了研究,证实那是一块南宋时期的瓦片,也就是朱熹重建岳麓书院时候的瓦片,由此我对文化与人的碰撞有了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孳长了我守株待兔的心理,每每想文化的时候,便希望有一块瓦片撞击我.  相似文献   

8.
在辞旧迎新之际,我想借贵刊一角,谈谈我与《新闻三昧》十年的深情,以表笔者对它的一番感激之情。当然也感谢编辑教师为我们办了这么一本好杂志,且越办越好。生活中的“朋友”。我是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新闻三昧》相识的,读文科又喜好文字的我一下子跟《新闻三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们再没有分离过。我视它为“老师”,更把它当作生活中最亲密的“朋友”。尽管这十年来我搬了好几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有不少没有完成的著译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没有画的画谱》便是其中的一部。既未译完,当然也从未出版。郭沫若曾在《创造十年续编》说: “在1921年我最早由日本回到上海的时候,他们两人(按:指张静庐和沈松泉)都在泰东书局的编辑部……他们由泰东所得到的报酬,自然也是很有限的。……因为生活的支绌,他和沈两人便想做小伙计生意,在夏天曾托我挪点时间出来,替他们译部小书。我  相似文献   

10.
赵钊 《新闻传播》2006,(5):32-32
写回忆录,一般都是写过五关斩六将,来见有写走麦城的。可是我思来想去,生平得意的事儿还未想起来,倒是那些一想起来就脸红的事儿先涌上心头。无奈,就写这个吧。1949年6月,我作为老《哈尔滨日报》的一员来到松江、合江两省合并后成立的《松江日报》。不久,《松江日报》成立了一个记者组,成员有:戚贵元(组长)、陈昭、罗溟、王达人和我。我分工政治活动报道,时年22岁,还不是党员(这叫“伏笔”,下文便知)。在记者组两年里,我写过一些重大政治活动报道,如哈市首届国庆节大游行的报道,当时贵元还称赞它颇有《西瓜兄弟》的味道呢。  相似文献   

11.
我在中国进行过采写活动。我想仅就我的体验,谈谈消息报道是怎样发展成为“重点宣传”的。一九八○年五月,大连外语学院干部告诉我,该院院长办公室文书陈春江,实际上是日本孤儿,并托我为其寻找骨肉双亲。我立即同陈春江见了面。陈告诉我,十岁的时候,有人曾讲过她是日本孤儿,但当时中国养父母断然否认。直到结婚之前,叔叔才把实情告诉她,并希望她向男朋友讲清楚。一九八○年三日,看了电影《樱》之后,陈春红决意寻找双亲,并委托旅大市公安局代为寻找。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4,(6):43-43
1953年,盛田昭夫第一次出国旅行时就想过,公司的全称“东京通信工程株式会社”不适于用在他们的产品上,它太绕舌了。即使在日本,他们也要把它简称为“东通工”.但是在美国,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出这两个名称来。英译的公司名称是“Tokyo Telecommunication En—  相似文献   

13.
闫循华同志在报社做过10多年的记,写下大量通讯报道和化评论;这几年他离开记岗位成为一个部门的主任以后,写作就不再是“任务”而是爱好了,虽然写作大量减少,但心态却更为自由了。在这种心态下,他的发现便更为独特,思考更见深入,字也更加精致华采、深厚自然了。最近他把这些散结集为《边走边看》出版。我读完以后,便有了一些很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我陪同波伏瓦的密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处原处长戈贝尔女士在中国六大城市的十所大学作关于波伏瓦的巡回演讲。一路上,无论在机场还是在车站,甚至在旅馆等待工作人员的时候,只要有空隙,已过古稀之年的戈贝尔女士就会从随身手袋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旧书。我好奇地凑过去看是什么书,原来是波伏瓦的《长征》。我早听说过这本写中国的书,一直想看,但很难找到。戈贝尔女士说,这本书绝版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再版重印,她的这本还是从古旧书店里预定了很久才得到的呢!《长征》是1955年波伏瓦访华后写的著作。当年她和萨特在中国所走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武德运 《当代图书馆》2005,(3):69-69,80
每当看到三三两两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沐浴着初升太阳的霞光,健步走进图书馆,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地接待读者的时候,我便会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回想起几十年前我进入图书馆时,也是一个满头黑发的青年,随着一年又一年岁月的流逝,现在已是满头华发的老者。几十年来,酸甜苦辣,各味备尝。面对各种机会和诱惑,内心也曾有过波动,但并没有采取行动。现在扪心自问,我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图书馆事业。抚今追昔,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6.
张勃  小沛 《出版参考》2008,(3):16-17
神话故事里的文化英雄 在云南澜沧县拉枯族流传着《牡帕密帕的故事》,说的是在天地浑沌未开的时候.创世神厄莎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以后.掉到海里去了,厄莎把它捞起来.放在晒台上晒了77天.葫芦里传出打口哨的声音:又过了12天,人在葫芦里说话了:“哪个把我们接出来.我们种的谷子给他吃!”小米雀听见了便去啄.可啄了很久也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7.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19.
开弓,没有回头箭──《女友》杂志访问记傅岩山心仪《女友》,有三年了。1988年创刊的《女友》杂志于1992年开始进入了我的视野。此前是在书报摊上、资料室里见到过它,一样的平淡,普普通通的样子,骑马钉的普16开本杂志,千刊一面,素颜朝天,文章内容又非我...  相似文献   

20.
常人说“十年磨一剑”,我这个笨人的这把“剑” (《中国美学之旅》)可整整磨了二十年。 写这本书,缘起于最初自己想读这类书。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出版,别人不知怎样,对于我这个毕业不久的大学文科生,却不啻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来,兴冲冲地当然也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紧接着,就是想找一本 《中国美学史》读读。寻来找去,我才知道,当时只有《中国文学史》,根本就没有中国美学史之类的书籍。“文革”期间,我又偷偷读了一遍《西方美学史》,仍然是似懂非懂的,但阅读《中国美学史》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