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高等师范专科学生对吸烟行为的态度与认知,以及学校控烟教育的现状,我们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本院18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随机抽样访谈.调查显示11%的学生赞成吸烟,67%的学生不赞成吸烟.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知与态度对吸烟率有显影响.只有40%的学生表示曾在学校接受过预防吸烟的知识.我们认为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对影响吸烟行为产生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控制在校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2.
《家长》2014,(8):5-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28日发布((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这是我国首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青少年烟草调查国家报告。本次调查显示,初中学生现在吸烟(即现阶段有吸烟行为,不包括曾经有过吸烟行为)率为6.4%,其中男生为10.6%,女生为1.8%。此外,不同年级初中学生的现在吸烟率随年级增高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职学校14-18岁青少年吸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提供可持续性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某中职学校的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的方法,由被调查者自行在班内填写统一问卷,对填写不缺项的问卷作为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尝试吸烟人数47人,尝试吸烟率为23.5%;吸烟人数39人,吸烟率为19.5%;其中≤14岁的尝试吸烟吸烟人数为12人,≤14岁的吸烟率为6.0%。结论青少年吸烟与年龄、性别、成绩、父母亲文化水平相关,青少年控烟和禁烟行为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在全社会开展控烟和禁烟的活动和宣传。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4.
吸烟危害多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吸烟与酗酒的人数正以大幅度的比例增长。中央爱委会和卫生部曾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岁以下的51万人抽样调查,总吸烟率为33.85%。也就是说,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吸烟。未成年人学会吸烟的动机,大多是希望通过吸烟,满足内心的成人感,把这种习惯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认为吸烟“很酷”,别人都吸,我为什么不能吸?这种不良心理,驱使着校园内的吸烟学生在不断扩大。吸烟的危害显而易见。首先是对未成年人的身体造成很大损害,如尼古丁所造成的身体依赖,焦油直接产生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对身体造成损…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搞了一次有关吸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令老师们大吃一惊:全年级340名男女学生中,尝试过吸烟的学生竟有104名。老师们对如此高的比例和学生们回答的影响他们吸烟的原因忧心不已。接受调查的初二年级学生,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12岁,首次尝试吸烟时最早的为8岁,持续吸烟时间最长的为3年,感觉对吸烟已经上瘾的有9人,表示今后可能会吸烟的达41人,从统计情况来看,成人吸烟被学生们归为影响他们吸烟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解释是:大人们不仅自己吸烟,而且,一见面还要相互“敬…  相似文献   

6.
吸烟危害已引起了世界性广泛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比作“20世纪瘟疫”,提出:“下世纪人类面临的危险是原子战争和应用烟草”。因此,全球反烟运动汹涌澎湃。全世界约有一半国家已明令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发达国家吸烟比例已有所下降,但发展中国家吸烟人数反而越来越多。我国也不例外。据1984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88%,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至少有24%的中小学生吸烟,其中三分之一已成瘾君子。对此,北京市教育局规定:自1988年4月7日世界无烟日起,凡是吸烟的学生一律不被认为是合格的中小学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凡有吸烟学生的班集体,不得评为市级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吸烟状况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无烟校园建设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80名在校高职医学生吸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280名高职医学生中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14.5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三年级男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大一、大二年级(P〈0.05),不同生源地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的主要原因是无聊空虚、消愁解闷和人际交往;大多数学生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晓不够。结论:应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在校园内开展控烟活动,以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我国9至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10%至15%的人吸过烟,12至15岁的初中生中约有35%以上的人吸过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则更多。而且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已下降到10.7岁。这是一组使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不能不担心的数据,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中小学生他们身体还很稚嫩,心理尚未成熟,吸烟是扮酷?是好奇?还是无知?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一、自身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吸烟主要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吸烟往往是由于好奇,追求时髦而逐渐上瘾,认为吸烟者形象  相似文献   

10.
韩国疾病管理总部慢性病调查组27日表示,2006年9月面向7.1万多名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3岁-18岁)的学生实施了第二期青少年健康形态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初高中生中有46.5%回答“压力大”,23.4%回答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5%回答曾尝试过自杀。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学习成绩、对前途的担忧、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以及外貌等。  相似文献   

11.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所以,我们来讲讲吸烟的危害。你知道吗?我国大约有3.5亿的烟民,约有60%的成年男性和3%的成年女性吸烟。每年我国约有一百二十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这比由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多。  相似文献   

12.
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吸烟对人体产生危害将在几分钟而不是数年内发生。这份发表在《毒物学领域化学研究》的报告表明.导致癌症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在吸烟后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吸烟令人担忧编辑同志: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县中学生吸烟现象较严重,吸烟人数约占全县中学男生总数的15%。人数之多,令人不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模仿心理。中学生大都在13—19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自认为已是大人了,便悄悄模仿长辈吸烟。另外...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可是,在昆明市的一些校园里,却能见到小卖部有香烟出售,更有甚者,香烟还可以论支卖。——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吸烟。”20世纪80年代,部分昆明学生17岁到18岁开始抽烟,现在是13岁左右开始抽烟,从年龄来看提早了4岁之多。有学生在读小学时,是家里意志最坚定的禁烟者,到了中学却成了烟民。——禁烟应先从销售渠道的管理着手,昆明应尽快出台一个相关的地方性条例,让禁烟在未成年人中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5.
正Q我儿子1岁多了,他爸爸特别喜欢吸烟,有时候还在卧室里吸,我跟他说了好多次,不要在宝宝面前吸烟,他就是不听,请问家里人在屋里吸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有影响吗?A一根小小的香烟燃烧之后会产生3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有害,宝宝由于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整,抵抗力更弱,从而危害更大。具体说来,宝宝被动吸烟的危害有5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职学生的吸烟问题已成为社会、学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吸烟既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何防止和矫正中职学生的吸烟行为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家庭、学校、社会和中职学生自身一起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300多年.马其顿的少年国王亚力山大。二十几岁时就从欧洲打到印度,成为世界之君;19世纪中叶,美国的一个穷小子卡耐基.13岁开始打工,20岁就指挥着世界最复杂的工业系统——宾夕法尼亚西部铁路……在历史上.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其中有一部分人对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1日.又一名教师倒下了.倒在了她的学生手下.在此之前.山西一名23岁的教师倒在了16岁学生的刀下。在血的教训面前,终于有教育部某司官员王定华说:“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英国利兹大学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目前,英国初中女生的吸烟人数竟是男生吸烟人数的两倍,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年仅十几岁的女生吸烟的目的竟是通过吸烟抑制食欲,进而达到减肥的最佳功效。在11-12岁之间的初中男生与女生并没有什么不同,吸烟人数的比率都只占百分之二;13-14岁之间的初中男生与女生的吸烟史就有较大的差别,百分之十六的女生有吸烟史,百分之八的男生有吸烟史;15-16岁之间的初中女生百分之三十一已有吸烟史,而初中男生却只有百分之十六。这一数据表明,在初中就读的未成年女生吸烟人数竟是男生的两倍,而且15、16岁女生的吸烟人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旧知识陈[日的周期和新知识产生的周期日益缩短。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因为在工作过程中.他将会经常遇到在。人前学过的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新问题.他将要经常迎接新时代不断产生的新知识的挑战。所以.一个人要想能立足于未来社会.就必须具有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依我们的看法.为了培养大批能适应科技加速发展、知识急速膨胀的21世纪的人才.应当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就有能力独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