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高中立体几何重、难点之一,遇到这类问题,许多学生往往感到比较困难,常常无从下手,对寻求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更是感到无所适从.解答此类问题,主要的方法有“定义法”和“转化法”,“转化法”常将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转化为直线与平面的距离,或转化为平面与平面的距离,或转化为求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或转化为用等体积变换的方法等来求解.下面我将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作一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高中立体几何的重点也是难点知识,遇到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问题,许多学生往往感到比较困难,常常无从下手,而且大多对于寻求异面直线公垂线段感到无所适从,解答此类问题,主要的方法有“定义法”和“转化法”,特别是转化的思想技巧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转化法”常将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转变成直线与平面的距离或平面与平面的距离来解,有时还可借助于棱锥体积来求.它联系到直线与平面、多面体、平面几何、代数的多种知识,对于巩固、深化知识很有好处,下面我们把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方法作一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异面直线是学生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时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空间概念。由于学生头脑中尚未树立起空间观念,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因而,对理解和掌握这一新概念有很大困难,常错误地认为异面直线就是“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对异面直线的画图、看图和证明,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对此,谈以下几点意见。一、联系实际,引出概念在讲异面直线之前,先复习在平面几何中学过的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指出,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和平行关系在空间仍然存在。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条直线在空间还有没有其他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实例,如黑板的横边线和电灯的吊线等,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相似文献   

4.
《几何》中“空间两直线”的主要内容是异面直线,这是空间中两条直线的一种特有的位置关系,与平行和相交直线相比,异面直线不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是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教材内容,我对异面直线中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讲解和分析。一、怎样正确理解异面直...  相似文献   

5.
对高中生而言 ,为考察其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求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成为立体几何的难点之一 ,而且近几年的高考题也出现与之相联系的内容 .因此 ,针对学生在这部分知识在思维分析及解答中的困难 ,本文用向量法求解两条异面直线的关系问题 ,可以消除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数量关系在空间想象中的模糊性 ,使几何问题代数化 ,减少作辅助线的条数及消除其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避免繁杂的推理与计算 ,并在逻辑思维中体现向量的特点及应用的优越性 .一、例题 :向量法求解异面直线关系的问题例 1 分别在异面直线上的两点之…  相似文献   

6.
立体几何中“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这部分教材的主要内容仅包括“两条异而直线的公垂线”和“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这样两个概念的定义。现行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上,这一段内容只占几行字,然而,如何对这部分教材作出透彻的分析,从而拟订一个合适的教法方案,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定义课本上从一个实例出发,抽象化得到异而直线的公垂线的定义。从字面上讲,“公垂线”显然是指“公共的垂线”。但“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的定义中含有两个要素,即①垂直,②相交。一条直线只有当  相似文献   

7.
异面直线是空间两条直线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它既不相交,也不平行,但是异面直线同相交直线、平行直线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它们,可以和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一样去定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又可象平行线间的距离一样去定义异面直线的距离,这就可用数量来刻划两对异面直线的差异。因此,异面直线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项;异面直线的概念,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距离。课本对这三项内容没有集中安排,在教学中要全面考虑、精心安排、分步要求。同时,随着这段教材内容的展开,可把学生的思想由平面到空间一步步引向深入,从而逐渐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立几的两个重要方法,类比与  相似文献   

8.
异面直线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者说两条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用定义直接证明,理论上可行,但无实际操作性.本文归纳三种证明异面直线的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1.怎样认识和判定异面直线 对“异面直线”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生常有以下三种模糊认识。认为异面直线是①在空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的两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其原因是对异面直线是“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这一本质属性缺乏正确的理解而造成的。要深刻理解异面直线的问题,其焦点是能够把两条直线平行和异面区别开来。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做这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浅议用最值法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可靠性吕永藩(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高中722201)用“最值法”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的理论根据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连接两条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的连线的最短者.具体作法是,先在两条异面直线上各选一点M、P,构造三角形来建立函数...  相似文献   

11.
由立体几何知识知道,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问题比较复杂。通过多元函数极值问题和向量问题两种方法,讨论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最短距离,并给出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12.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对空间两条异面直线间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同时也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同学遇到此类问题时,时常感到无从下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求解方法,希能抛砖引玉. 一、垂面法 当两条异面直线a、6互相垂直时,一定存在一个平面α经过直线a且与直线b垂直,如图1所示,那么,我们只需过直线b与平面α的交点P,在平面α内作直线a的垂直线PQ,则PQ即为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而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是立体几何的难点之一.主要难在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或将所求的问题进行转化.下面针对这两个难点谈谈求两条异面直线距离的常用方法.一、定义法其思路是在已知图形中找出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然后再求出公垂线段的长.例1如图1,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长和宽都是4cm,高是2cm.求异面直线AD和BC1的距离.分析:由ABCD-A1B1C1…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立体几何中,如何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其难就难在某些题目中的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不容易直接作出,特别是结合在某些几何体中求各种位置的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更感到无从下手了。本文以正方体为例,介绍求解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的五种基本方法,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所启迪的作用。一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作出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然后根据条件求此公垂线段的长。一般来说,当两异面直线互相垂直时或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过另一直线的平面时,用定义法直接作出其公垂线段进行求解较为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高一立体几何课本中,谈到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中最难理解和掌握的是异面关系,这也是教学的难点。要作出它们的公垂线就相当困难,而求两异面直线的距离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另辟途径,通过问题的转化进行求解,当然对一般的两异面直线的距离不易求出,但对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两异面直线的距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6.
对于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学生往往感到比较棘手。本文拟利用代数中求极值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它的想法是: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是分别在这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所连结的线段中最短的一条。例1.正方形 ABCD-A_1B_1C_1D_1的棱长为 a,  相似文献   

17.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的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 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根据空间等角定理及推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与顶点位置无关,将角的顶点取在其中的一条直线上,特  相似文献   

18.
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立体几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类问题的技巧。本文介绍以下几种解法。一、直线法一般地,过两条异面直线a、b中任一条(如b),作垂直于另一条直线(如a)的平面α,垂足为A,再过A在平面α内作直线AB垂直于直线 b,垂足是B,则线段AB的长度就是异面直线a与b的距离(如图1),这里关键是作垂面α。  相似文献   

19.
<正>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根据空间等角定理及推论可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与顶点位置无关,往往可以选在其中一条直线上(线面的端点或中点)利用三角形求解。  相似文献   

20.
一、联系实际,启发思维立体几何中有很多的重要概念,如异面直线、二面角的平面角等。在教这些概念时,要先结合实际,利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仔细地读课文,独立思考,再相互讨论,以便学生牢固掌握。如在讲“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教师提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教室里的顶棚、地面与四面墙壁的交线、电灯线、黑板边缘等实物研究两条直线的各种不同位置的关系。当学生研究到“既不平行又不相交”这一新的位置关系时,情绪很高涨,这时,教师指出这两直线的新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并让学生自己给异面直线下定义,然后再看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