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蒲团》多攀附化用儒家经史以为小说。其写"未央生"与艳芳、权老实夫妇故事等分别取法《诗经》中《庭燎》《氓》与《静女》诸篇,表明《诗经》是《肉蒲团》思想与艺术取法的重要参照或对象。作者的用心虽在籍以坐实其自道是书之作得力于"经史"处甚多,以可与"经史"并观为小说加一层保护色,但其把当时最下流与最上位两种文本揉为一体的写法,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诗经》内容的庄严性,同时是以小说形式对《诗经》写两性关系内容的另类诠释,可以启发人们对小说中色情描写尺度的思考,值得《诗经》学者引为参考。这一写法在前此小说中似无先例。鲁迅说此书"较为出类",大概也包括了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文丽 《文教资料》2009,(28):20-21
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笛福多次引用《圣经》里的话,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在小说中表现上帝的博爱、宽容,以及所引用的《圣经》典故,都展示了无处不在的《圣经》意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11,(10):44-45
1918年4月,鲁迅先生应老同学钱玄同之约,创作了《狂人日记》,发表在当年五月的《新青年》上。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至1922年10月,他又先后创作了《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和《社戏》等小说,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霍桑及其作品深受《圣经》影响,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小说人物、情节、主题与《圣经》典故的许多方面有对应关系。霍桑通过对《圣经》典故的大量借用,赋予该小说丰富的《圣经》的象征色彩,使这篇充满象征意义的小说具有了更深的内涵,从而奠定了霍桑作为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浪漫主义作家的地位。文章以《红字》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为核心,探究了小说中的《圣经》典故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世说新语》的文体,古今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从“小说”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以及《晋书》与《世说新语》的比较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小说,并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Tao杌闲评》前绍《金瓶梅》,后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明清世情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链条。它对《金瓶梅》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立意和多层次塑造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它对《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官场黑幕的暴露和笔法上的痛快淋漓的谴责两个方面。抒情写意性则是《Tao杌闲评》体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简·爱》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引用了不少《圣经》典故。它们作用于小说的四个层面: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衍生,主题的深化,风格的定位。这四层面彼此相关:情节衍生离不开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衍生,小说风格是各方面细节的各方面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探讨《简·爱》中的《圣经》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欣赏乃至研究该小说。  相似文献   

9.
历代对小说的分类方法很多,《四库全书总目》把小说分为三类:杂事、异闻和琐语.本文试图以《博物志》、《山海经》为例,从《博物志》的写作目的、两部书的性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常被人称做集体创作型小说,根据它们各自的成书过程来看其共同点有四:这些小说都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化而最终成书;这三部小说的基本框架、人物都通过宋元时期的话本作品、戏剧作品确定的,它们可以说是小说的雏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不断积累、发展的;这些小说的创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由此我们可以称其为集体创作型小说。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中出现了"猪八戒",经考证这些都来自于小说《西游记》而不是杂剧《西游记》或其他,《金瓶梅词话》中还出现了一副对联及一句俗语,也极可能来源于小说《西游记》。小说《西游记》现存最早的刊本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则受小说《西游记》影响的《金瓶梅词话》不太可能早于此年,由此可得出《金瓶梅词话》当成书于万历年间。  相似文献   

12.
《名利场》与《围城》是英中文学名著中相隔百年的讽喻小说。两者的故事层面、文化层面相似,在小说技巧方面也如出一辙。区别在于人物塑造的手法与妙喻珠联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越南汉文小说《圣宗遗草》是一部优秀的传奇小说集。其中《鼠精传》摹仿了中国小说《百家公案》中的《决戮五鼠闹东京》,同时,也融入了越南的民族文化。《百家公案》最早刊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而黎圣宗则卒于公元1497年。据此可知,《圣宗遗草》乃伪作,非黎圣宗所作。  相似文献   

14.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世说新语》的文体,有许多观点.从“小说”的概念出发,得出《世说新语》是古代小说,与《晋书》比较分析,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5、6月出版的《山花》《作家》《天涯》小说总体较为平淡,尽管不乏新异之作,却依然让人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9、10月《山花》、《作家》的小说好看者居多,读时只觉乱花过眼却鲜有夺目的亮色。有先锋追求的作家学会讲故事固然不坏,如果只满足于讲故事则不免令人有些担忧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语第四册的第一单元,收入了鲁迅先生的《药》、莫泊桑的《项链》和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这三篇经典的小说,而且将本单元学习小说的重点定为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用意是明显的,设计是巧妙的。  相似文献   

20.
3、4月的《山花》、《作家》和《天涯》总共刊发了近30篇小说,包括3个长篇、4个中篇,但总体质量平平,难得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