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着"民工潮"的出现形成了"留守儿童"现象.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亲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家庭抚育阶段亲子伦理的家庭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2.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文章从伦理身份缺失,伦理意识觉醒和伦理环境压迫这三方面讨论了美国南方黑人女性被剥夺了最基本的为人子女、母亲以及妻子的伦理身份;失去了正常伦理属性家庭关系里本应享受的父母之爱与两性之爱。文章认为:《紫颜色》充分体现了黑人女作家沃克一贯主张的伦理诉求:即广大黑人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奋发自为,解除父权社会下"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枷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尚秀云 《班主任》2013,(1):67-68
在歌曲《我想有个家》中,有一句歌词着实引人深思:“虽然你有家,什么也不缺,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永远都说没有爱,整天不回家……”家是心灵的港湾,对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但家是需要灵魂的,那就是爱。家庭关系因爱而温馨和睦,家人之间因爱而相互关怀,家庭伦理因爱而彼此传递。如果一个家庭缺少了爱,  相似文献   

4.
在《法哲学原理》中,家庭是黑格尔伦理观念发展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黑格尔阐述了自己的婚姻家庭观,认为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而家庭则是以爱为本质的直接的伦理实体。既深刻又片面,深刻于伦理性的突出,片面于经济关系的遮蔽;同时倒置了家庭与市民社会、国家的关系;且充满了对于女性的歧视。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家庭同一性解构的深层次根源是“伦”的退隐以及关于“伦”的观念的淡化,其直接原因是“理性”对“精神”的僭越.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将家庭成员解构成孤立的原子式个体,家庭成为个别性家庭成员“利益的战场”.应对家庭同一性解构的伦理路径是:以生态哲学的方法,通过中西方伦理资源的互释以及对当前中国伦理关系“新五伦”的把握,以其共同倡导的“伦理性的爱”为切入点,实现家庭伦理关系的生态整合;以精神哲学的方法,揭示“理性”对“精神”的僭越,还原家庭伦理精神而不是理性在家庭伦理观念中的地位,从而在意义世界使家庭真正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踩影游戏》呈现了消费主义引发的美国化印第安裔家庭的伦理危机。吉尔创作妻子的画像以谋利,用购买礼物取代对孩子的关爱,遵循了一切事物都可被商品化的消费主义逻辑,最终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印第安传统大家庭在收养孩子后对其进行关爱和照料,抚慰其原生家庭创伤。瑞尔与母亲间的脑文本传递寄托了以爱、谅解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诉求。夫妻的婚姻悲剧与子辈充满希望的结局表明:夫妻之间的爱与责任、亲子间的相互谅解,不仅是从内部化解家庭危机的良方,而且是维系家庭稳定、重建家庭道德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卡勒德·胡赛尼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凭借《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和巨大的声誉。《群山回唱》是他阿富汗系列的第三部小说,小说讲述了几个家庭、几代人的故事,探讨了阿富汗家庭中父母与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及兄弟姐妹等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受战争、贫困影响而产生的家庭伦理困境。本文通过剖析小说中包含的家庭伦理关系对胡赛尼产生的深刻反思,揭露在战争的大背景下,道德与伦理遭到极端利己主义的摧毁,以表达他关于人道主义伦理的迫切诉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留守家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9.
爱作为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其本质是通过把在伦理关系上相统一而又分离的事物重新整合起来,以化解各种伦理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爱的本质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即通过爱自身的整合力量能够激励道德主体扬弃身与心、个体与伦理实体以及天人之间的分离,从而实现身心关系、人伦关系、天人关系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0.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表达情感的词语。在犹太教以及基督教中,“爱”更是作为最主要的思想意义和宗教原则体现在两教经典《圣经》中,不仅体现出犹太教、基督教的宗教神性,更体现了上帝与人之间丰富的伦理价值,笔者力图通过对《圣经》中“爱”这个范畴的分析,揭示“爱”的深层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淑真的《断肠集》以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为经,描写了一个向往自由与追求美好爱情的"本我",恪守礼教又大胆反抗的"自我",以及关注民生、蜕变重生的"超我",呈现出一个享受欢乐、经历痛苦,最后蜕变超越的女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12.
《边城》呈现出“成长小说”的特质。翠翠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展现出她逐渐成熟的过程。在与茶峒的关系上,翠翠面对寂静、平凡的生活产生了“离开”的愿望,但出于照顾祖父的责任感而压制了欲望;在与祖父的关系上,翠翠的内心充满着丧失亲情的焦虑与恐惧,但失去祖父后她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而走向独立;在情爱关系上,自卑心理下的翠翠既渴望爱情又逃避爱情,但在具有爱的能力后,最终决定守候爱人归来。借助“成长小说”这一阅读视角,聚焦于翠翠这个人物本身,使读者更好地从其生命哀乐中领悟沈从文所谓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13.
铁凝的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的主人公白大省是一个天性善良、仁义的女性,她的核心性格就是善良。如果说白大省的善良是人性光辉的体现,铁凝在此也毫不犹豫地彰显自己对善良的推崇。铁凝把白大省放置在爱情经历、与同性交往和家人关系中,诠释彰显她本真的善良本性,以及在现在和未来的生存角逐中无所适从的悲剧,在白大省的生存悖论和困境中诠释了她丰富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特雷莎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她是“重”的代言人,其复杂的内心,特殊的性格,以及她对于“灵与肉”应当和谐统一的爱情追求,无不使其表现着生命之“重”。而特雷莎的梦境以及她在面对情敌萨宾纳时的服从,都鲜明对应着生命之“轻”。带着“重”的痛苦,特雷莎开始了向“轻”转变,她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矛盾向生命另一种极端形式变化。借由“轻与重”这生命形态二重性的不断追问与展现,特雷莎的女性自我意识在并非完全的田园牧歌式的情爱中觉醒,她经历了一次次的压抑、逃离、挣扎,才真正令自我意识的光芒绽放。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在其独立创作的三部写情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棣华、婉贞、阿男等三位女性形象,从而生动地阐释了“情为理之根、理乃情之果”这一情理关系。也就是说情是先天存在、自然发生的,如果个人把握得合理,就能升华为社会伦理道德;如果个人把握得不好,就会沦为“魔”“欲”。  相似文献   

16.
《超人》是冰心早期小说的典型代表,也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冰心在这部小说中以"爱"为基调,展现了一个悲观孤独者如何实现爱与被爱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爱的复苏与张扬,极力凸显了爱的力量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四种范式,即教学规范论、教学美德论、教学语境论和教学情感论,四种范式各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限度。教学关怀论以“爱”和“关怀”为伦理导向,以“关怀关系”的构建为伦理基础,以“交往实践”为伦理模式,呈现出关系性、隐含性、专业性、开放性等实践品性,实现了对传统教学伦理研究范式的整合与超越,重构了当代教学伦理研究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也论尤三姐     
尤三姐是一个反封建的叛逆者的典型.她出自小巷寒门,虽寄人篱下,而绝不屈从于纨绔子弟的淫威,并主动出击,以其特殊方式进行反抗.她公然背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理直气壮地提出自主择夫的主张,明确把爱情置于权势、金钱和门第之上.当她的爱情理想遭到封建势力的扼杀时,她以死进行抗争,表明了她的纯洁高尚,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炽烈和执著.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相似文献   

19.
Keying off of a “fully informed consent letter” that consists of the text of her original letter to participants interspersed with insights gained after‐the‐fact, the author explores ethical and institutional power issues that arose as she conducted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in her home institution – her own “backyard” – and offer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formed consent,” calling for a radical revision of the standard notions of research ethics that blur ethical sensibilities.  相似文献   

20.
On the December 25, 2020, Prof. Lu Jie, the Emeritus Professor and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a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assed away. The sudden news struck me and recalled my nearly 30 years’ friendship with Prof. Lu since 1991, stirring up also my memories of pre-1949 Christian colleges of China, and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of love” at Ginling College and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from the time of Prof. Wu Yifang, Prof. Minnie Vautrin, Prof. Tao Xingzhi and Prof. Lu Jie. In this paper, I shall recall the various meetings with Prof. Lu Jie, and how her life has inspired my re-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of love” in China. I shall relate especially her humanistic educational ideals,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 for life” and “cultivating human beings” with Prof. Tao Xingzhi’s “education of love.” Their educational ideals reflected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and Ginling Colleg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China. Though the two colleges had brought in a Western style of education, they had exemplified good models of indigenization, especially regarding how humanistic education could become Sinifized in Chinese soil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