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汉代的“公田”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讨论中,“公田”、“官田”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的问题。特别是汉代的“公田”,它和曹魏的屯田、晋的占田、北魏隋唐的均田,不仅是主张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同志的重要论据;同时,亦是主张唐中叶均田制破坏前土地国有或国有占主导地位的同志的主要论据;即使主强“公田”、“官田”是私有制的同志,有的也认为“公田”、  相似文献   

2.
法国大革命时期,土地再分配问题是资产阶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解决土地再分配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出售国有财产和分割公地。国有财产的出售使原属教会、贵族的部分土地被转让给资产阶级、农民等社会阶层。公地分割使一批乡村共同体将公有土地平均分给了共同体的成员。广大农民通过购买国有财产和分割公地获得一小块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革命时期的地权转移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强化了法国的小土地所有制,也推动了法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着赐田制度。君主以手中掌握的大量土地不时赏赐给功臣、名士以及幸臣、贵戚等,赏赐数量多少不一,受赐人数、等级也无具体规定,往往只是由君主随意而定。赐田作为君主拉拢控制臣下的正面手段,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乐行不疲。至于赐田本身是公田还是私田性质,赏赐之后田地是公有还是私有等问题,似乎史学界历来无大争议,一般都认为赐田就是由公田转为私田,成为私人所有。我认为,秦代与汉代的赐田制度有所不同,从它们的不同处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秦汉间土地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一、公地矛盾公地矛盾又称公地悲剧 ,是哈丁 (Hardin)在其《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提出来的。其描述性模型是一个对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在草场生态系统中 ,草场是公有的 ,畜群则是私有的 ,每个牧民在个人利益最大化驱动下 ,尽可能增加自己的牲畜数量 ,当生产数量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 ,草地就会受到损害 ,但这种损害是全体牧民分担的 ,最终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导致牧场的退化甚至毁灭。将这一范例推广开去 ,公共资源的自由享用促使人们尽可能地将公共资源转变为私有财产 ,从而致使全体成员的长远利益遭到损害或毁灭。从环境的整体性看 ,公地…  相似文献   

5.
略论公有民办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是从一项事业或是一项产业的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都可以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来承办。这种共同承办,既可以是国家与社会力量各自承办,也可以两者合作承办。一般来说,由国家(通过国有高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高等教育,称之为公有民办。正确认识公有民办的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及其历史意义,将有助于推进公有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促进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公有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高教事业的发展与新一代劳动者素质和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福建,各类公田普遍存在着地权分化现象,但分化的程度参差不齐.地权分离使土地成为公田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其中有与普通公田相同的方式,也有独特的形式.公田中的双层地权同普通公田一样可以自由典卖,同时田皮、田骨分别流转,扩大了公田的流转规模,更充分地解决了典卖人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李东 《少儿美术》2023,(3):31-32
<正>2023年1月18日上午,枣庄市少儿美术中心垂髫知汉·鲁南汉画像石少儿版画展在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开幕。画像石可以说是一种石刻绘画,这种造型艺术,按成型技术来说,应属雕刻;依其整体艺术形态而言,实似绘画,故习称为画像石。画像石出现于汉代,后代仍在延用,但分布地域和发现数量,以及内容丰富程度皆无法与汉代相比,故人们提到画像石时主要是指汉代画像石。山东滕州汉画像石以发展脉络完整清晰、雕刻技法丰富多样、画像内容包罗万象和祠堂画像石精美绝伦等在国内独树一帜,影响广泛。它既是一种雕刻,也有绘画的风味,在中国美术史上是很重要的一章。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地,联盟这种合作模式已经通行甚久.特别在商界,更被推广为一种运作方式;在教育界,亦被证实是有效益的.长期以来,英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都有专上院校的联盟,其中国际间的联盟如联邦学院或南太平洋大学等都是显例.所以这模式的成功与困难都早已为人认识.在亚洲方面,虽然是刚刚起步,但可以肯定这模式是绝对可行的.这份报告旨在介绍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故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吏"一词在汉代有多种含义,以往学界多重视其"旧时属吏"的意义,而忽略其他含义。笔者利用文献和汉简材料,讨论了作为"前为官职者"的"故吏"在汉代的政治表现。认为他们虽已不是官吏,但凭借其行政技能,有时仍能参与行政事务。并指出这种"故吏"在汉代有相当多重新为吏的机会,已成为了一种任吏资格。  相似文献   

10.
从“诗可以兴”回归到“兴”在宗教祭祀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诗之兴”向“思之兴”延伸的路线。借助于“兴”这个概念,可以从原始的巫术祭祀文化中剥离出乐舞仪式时空中迷醉的状态,这是远古遗留而来的诗性力量。汉代,这种诗性力量又有其独特性。在汉乐府《郊祀歌》与汉画像互文性的阐释中,通过生死之境的构筑,汉代开拓出独特的诗性空间,它存在于汉乐府诗歌的兴发之中,也印证在汉画像的视觉叙述中。通过这种阐释,可以看到汉代鼓舞乐可以养兴,宴飨饮酒可以养兴,祥禽异兽也可以养兴,这种兴发的状态是为了突破汉代个体生命的有限,而向外去寻找仙境的虚幻,借助于生命总体的永恒性来突破现实的桎梏,彰显汉代人独特的诗性力量,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超神御魔的大汉浪漫。  相似文献   

11.
大学制度创新显然不是指对现实的大学制度进行修补或完善,而是应该创立一种新的、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大学制度.这种大学制度可能与现行的制度有联系,可能继承了现行制度中的许多合理内容,但与现行的大学制度无疑是不一样的,应该比其更接近大学本质,更符合大学规律,更体现大学的特性,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潮流,能够得到大学教师们由衷的认同和真诚接受.这种制度可以使大学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亦即"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国家的文明和进步,甚至引领国家的文明和繁荣",发挥大学对国家文化、科学、教育、制度等方面的促进或引领作用.这种制度在创新方面有两重内容:一是改传统大学中的"人治"为"法治".二是改传统大学中的"治事"为"治人".以伟大的大学建设伟大的国家,是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2.
公田制这种农田体系使农民形成一个个以村庄为地理单元的共同体.相对于庄园制,从村庄共同体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时期的乡村社会,可以看出,村民集体在农牧生产管理中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利.他们可以制定关乎村庄共同体利益的村法,这些村法涉及到耕作、放牧、拾穗以及整个村庄农田的调整等经济事务,这样的乡村基层呈现出很强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世界经济仍然受资本运动及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但是资本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出现了新的资本类型,如公有资本、知识资本、权力资本等。公有资本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由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所得利润和利息仍为公有的资本。知识资本是指参与投资或经营、其收入超过正常收入水平的知识或知识成果。权力资本是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化进程中形成的资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一、赋役制度演变历程1.贡赋制度实施: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实施。内容:部落(夏、商时期)或受封的诸侯向国王(周天子)交纳一定的贡赋,是我国赋役制度的雏形。影响:在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奴隶社会后期,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影响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2.相地而衰征实施: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内容:不论公田与私田,一律“相壤定籍”,依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确定赋税的等级,统一征收赋税。影响:淡化了公田和私田的界限,实质上承认了私人…  相似文献   

15.
由久暂章法切入分析文学作品,可以有"由暂而久"、"由久而暂"、"暂久暂"、"久暂久"四种不同的时间设计.而新诗中形成"由久而暂"结构者较为常见,因此就会造成"时间定格"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久"时间对"暂"时间形成对比或调和的烘托,而且此"暂"时间不仅兼具个别性与代表性,形象独特、情意丰富,并且置于诗末方才出现,更是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凡此种种,都让这个"时间定格"益发鲜明而独特,美感极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一明代初期民田和官田的性質 明代土田分為官田和民田兩大類。在洪武永樂年间(公元一三六八——一四二四年)明朝實行了一些向农民讓步緩和階級矛盾的改良措施,大力推行移民墾荒,並勵行軍衛屯田制,广大勞動农民發揮了生產积極力量,因而社會上呈现出繁榮景象。當洪武二十六年(公元一三九三年),全国土田總計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同時軍衛屯田方面,在洪武年间全国衛所軍士總數約一百八十萬人,軍屯田畝約八十九万三千餘顷。軍屯佔官田的主要部分,其他如民屯,商屯、莊田,公田等都是屬於官田的次要部分。據明史食貨志说:官田佔全國土田的七分之一。在這全国七分之一的土田上的农業生產的主要勞動者就是二百萬左右的军丁,他們被編制在世襲的军衛戶籍里,束缚在固定的衛所的地區上,不得自由移動,這在身份上显然是农奴性質。馬克思說:‘官有地產“与其说是农民手中的工具,不如说是地主手中的工具,与其说是农民自由勞動的工具,不如说是地主榨取勞役的工具”。’(轉引自侯外廬‘中国封建社會土地所有制形式的问题’見‘历史研究’一九五四年第一期第一一七頁)也就是明代封建土地佔有制採取了對勞動力的軍事的政治的統治形式。军屯在明朝初期的農业生產上雖然起過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其他超過軍  相似文献   

17.
将传统的国有企业逐步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用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进一步明确出资人权利和义务。公司制可以最好的体现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因为国家财产权最终仍在公司制里完整的依法享有最终权益。  相似文献   

18.
张嵩 《职业技术》2006,(6):235-236
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理分析 (一)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 本文所指的土地征收制度实际上就是指04年修宪之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与土地征用制度存在明显的差别,土地征收指的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取得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土地征用指的是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强制取得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后者强调的是使用权,也就是使用完毕还存在归还的问题.由于当时立法技术的不成熟,在法律条文以及相关的文章中,实际上是将土地征收包含在土地征用的外延之中的,均笼统的称为"土地征用",这是非常不合逻辑的.04年的<宪法>修正案对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进行了区分,将第10条第3款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土地征收制度,而非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高校公有用房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 人们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可分为三类,即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物品.高校公有用房属于混合物品,具有较多的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物品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的公共物品提供体系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高校公有用房作为满足"高校"这一特定范畴的物品,从配置的角度而言,同样需要解决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配置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上,以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国家对财产权有不同的分类,我国现行法律以所有制为标准将财产权分为公有财产权和私有财产权。社会日益发展,财产的形式也与日俱增,由此就使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日渐突显出来,公有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急需一套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公有财产权的主体在我国是单一的,即国家或集体组织,全民公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集体公有的财产则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