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颓废"的美:城市的另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 ,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 ,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 ,建立城市美学 ,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 ,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 ,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经济、文化也随之崛起,以城市人的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市美学,是美学研究的新任务与新方向.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应当由对乡村的审美经验把握转向对城市的审美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多民族审美认同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文化过程,一种文化动力。而壮锦则是广西区域民族共同认同的审美形象,其传统状况和现状生动地反映出多民族审美认同的建构问题。壮锦与多民族审美认同的建构问题指的是广西区域民族以审美方式体验并认同壮锦所表征的区域民族文化身份,并以此审美自律来衡量和调控自己的审美行为。由此可见,研究壮锦与多民族审美认同的建构问题以揭示其建构路径,这对于如何通过审美文化来建构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身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对民族地区如何以传统而又现代的文化姿态融入开放世界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视艺术和审美文化相关论说的研讨和借鉴,借助中国电视媒介环境的分析,试图从多元、重构、审美生产、审美消费和审美批评等方面探讨新时期中国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希望以此促进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审美日常化和大众化的美学环境下,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广西文学,以审美超越性特征解秘文化比经济的超前性问题,这对促进和谐文化的建构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审美场域之一,金秀瑶族博物馆以其所展示的朴素的黄泥鼓舞、精美的瑶族服饰、优美的大瑶山自然生态等瑶族文化符号营造了美的艺术、美的文化、美的生态,表征了审美场域与审美认同的互动关系:审美场域建构审美认同,审美认同也建构审美场域;审美认同与审美场域双向建构,互为审视。  相似文献   

10.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阐述了艺术审美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审美艺术介入到城市文化空间的必要性,提出了城市文化形象设计的思维范式,旨在形成一种健康、清新、高雅的城市艺术氛围,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形式。通过深度的特色建构,所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及学校全体成员共同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模式,就是学校文化。审美文化是在审美教育特色深度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立教育之美、塑人格之美,是一种基于儿童之美、教育之美、文化之美的学校文化。为儿童人格的臻美奠基是审美文化的核心价值,课程、活动、环境是审美文化建构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自20世纪末崛起以来,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并毋庸置疑质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审美文化的生活化趋势日益不符,迫切需要建构向日常生活回归的美学。以大众文化为基础的日常生活美学在美学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讨论。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其存在质疑和颠覆了传统日常生活的审美原则和价值,背离了传统审美文化。生活美学是在倡导现代生活的基础之上建构的,其既继承了传统美学中的精髓,又超越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和价值立场。因此,构建现代生活美学,既须与传统审美文化有机结合,又要超越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进而升华出新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显示出生活美学在现实社会中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出现于1980年代,经过1990年代的发展,基本完成元理论的探讨与建构,走上学科化的发展道路.其主要意义在于:一,重视审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扭转了审美自律范式一枝独秀的美学研究局面,拓展了美学研究的空间;二,特别关注1990年代以来中国审美活动的变迁,对新的审美现象给予了理论上的及时回应.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应该不断深化自己的实践性、微观性和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文化影像建构与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文化的影像建构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利用大众传媒,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齐齐哈尔城市文化传播与建构效果,进而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教育是塑造城市文化精神的关键手段和内容:它不仅传播知识,更传承与创造了文化。在南通现代城市建设及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中,教育及教育建设成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南通通过转变教育目标、扩大教育对象、注重培养师资等举措打破旧文化中的教育元素,建构真正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文化。城市文化精神不但要继承、积淀,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滋养与丰富。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对于新时代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审美视角看,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还存在着课程审美价值不突出、审美内涵不丰富、审美形式不契合等问题。为此,要注重对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审美建构,凸显审美价值,提升审美内涵,完善审美评价等,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17.
当今网络文化信息综合化、互动建构性及虚拟体验性等特点带来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多元化、审美品位世俗化、审美体验感官化的多种挑战。审美价值本身的综合价值本质,决定了审美价值观处于所有价值观相互渗透的中心地带。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灵魂和境界,优化人格体系,推动价值观建构走向高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我国航空科技、制造的高速发展,我国航空文化研究明显滞后,开拓航空审美文化研究新领域,是在现代世界性交流的平台上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实践。在探索性描述航空审美文化研究的基础学术视野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文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之间"展开工作的思路;提出首先建构中国航空审美文化"史前史"的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方面存在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环境失真,思维发展与提升虚化,审美鉴赏与创造环境抽象,文化传承与理解环境割裂等问题。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训练、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训练、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训练、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训练,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其主要内容,提升语言的基础应用力、思维迁移力、意境审美力和文化感知力是其提升的四大着力点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