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鑫璟 《江西教育》2006,(12):32-32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首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如图所示的“车票”。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从体验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这些理念中可以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仝过程足课程实施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唤醒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5.
教学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符合学生求参与的心理需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精神的需要。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深化“学案导学”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慧贞 《考试周刊》2009,(22):101-103
深化“学案导学”数学教学可以强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充分“动”起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作者根据深化“学案导学”的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师需要进一步做好的工作.以及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2001年起,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活动化教学的探讨与实践,力图打破课堂上师生之间相对被动的“接受”关系的状态,通过增加学生自主参与各种外显的、操作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既使课堂信息不断拓展延伸,又使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动耳、动口,以外显的活动促使内隐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和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达到动智与动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拓展思维、自主评价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教学”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是指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学习观。这种学习观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其中的“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现代教学论认为,亲身体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儿童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有利于儿童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  相似文献   

13.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动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都要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内涵,把教学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因地制宜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数学乐园中。  相似文献   

14.
李彩红 《考试周刊》2011,(73):45-45
初中语文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体验学习,践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育原则。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主动、独立,才是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语文”和体验“学习的语文”。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转变:一、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圆锥的认识”时,大胆抛弃程式化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引导学生行为投入和思维投入很重要. 一、引导行为投入——让学生学有所“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自主学习数学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让学生学有所“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空间与图形教学就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即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应用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在“课程目标”中把“探索”单列为一项目标,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主要源于书本和教师,缺少鲜活的直接经验。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觉得数学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也会停滞不前,创新精神受到抑制,使数学学习进入低谷。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让生活走进数学领域,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一、参与生活实践,在主动探索中挖掘创新潜能“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大凡来自实践且在实践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信息的搜集,并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整理、重组力求创新,使学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