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集邮家克里夫顿·阿姆斯特朗·豪斯(1873—1936,图1)主要收集加拿大、朝鲜、日本等国邮票。他在邮刊发表文章,还出版集邮专著。1911年在波士顿出版的《加拿大:邮票与邮政用品》,是他享有盛名的经典专著,至今仍是研究加拿大邮票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他是当时美国集邮界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1910年8月起,他成为美国集邮协会(APS)会刊《美国集邮家》主编,并经常发表自撰的研究性邮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后就准备出版会刊,这是在第一次筹委会会议上就达成的共识。邮会出版会刊是中外邮会的经验,因为它是联系会员的纽带,如果没有会刊,会员间难以广泛地沟通。昔日轰轰烈烈的中华邮票会和新光邮票会都曾千方百计地维持和恢复会刊的出版。上海市邮协于1981年1月10日成立,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陈沂表示要“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1925年10月1日,上海“中华邮票会”主持人周今觉(1878-1949)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大型正式邮刊《邮乘》(中华邮票会会刊),从创刊号至1929年7月出版最后一期,共出版三卷9期,第一卷出刊2期,第二卷出刊4期,第三卷出刊3期。在1927年6月20日出版的《邮乘》第三卷第1期和9月20日出版的第2期上,两次刊登了一则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11,(5):48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上海著名集邮家徐星瑛先生因病于2011年4月19日12时23分仙逝,享年九十四岁。徐星瑛先生是新光邮票会会员,《近代邮刊》的创刊人之一,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专家。他最早创办我国商业性邮品通讯拍卖,主办《上海邮展速报》(我国首份刊期最短的集邮  相似文献   

5.
周煦良(1896-1984)中国集邮家、翻译家、教授。1955年向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后转到北京)捐献外文邮刊2500册。其中包括英国皇家集邮学会早期会刊《伦敦集邮家》300余册,著名的《大英集邮》杂志200余册,这批邮刊中许多是其父、号称“中国邮王”周今觉的  相似文献   

6.
林轩 《集邮博览》2013,(7):32-33
要问我国文献集邮始于何时?其实很难界定。广义的说,有邮刊发行,即有人留存。如我国神州邮票会会刊出版,会员就会收藏,好像文献集邮随着集邮活动与生俱来。狭义的说,指专门从事集邮书刊的收藏,当时只称收  相似文献   

7.
年近90高龄的郭润康先生是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批名誉会士,是当代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他于1917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从15岁起开始集邮,60多年来为我国集邮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因而广大集邮界人士敬称他郭老。郭老早在青年时代就爱好对邮票的收藏和积极学习集邮知识。1942年8月他和邮友们一道成立了“金竹邮票会”,创办和出版了邮刊。随后他又加入“甲戌邮票会”。先后发表了各类集邮文章千余篇。为弘扬  相似文献   

8.
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稿”字邮票,记入了中国珍邮的史册。关于它在集邮界的面世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集邮老人汤若泉先生。 汤老生于1919年,12岁开始集邮,最初集得宣统登极、中华邮政开办25年和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引起极大的兴趣,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他在1941年参加上海新光邮票会,为778号会员。与钟笑炉、马任全、王松麟等上海集邮家都有交往。钟先生向汤老寄赠《近代邮刊》,汤老请钟先生代购《斯科特邮票目录》,也为钟先生收集解放区邮票,两人交流邮识。互  相似文献   

9.
赵善长(1903-1989)江苏常州人,名国元,笔名善长,著名集邮家,甲戌邮票会创始人。今年7月22日是他诞辰百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表示缅怀。 1934年5月,赵善长与郑汝纯、阎东魁等在郑州创建甲戌邮票会,发行《甲戌邮刊》,博得邮人响应,纷纷加入。中华邮票会会长周今觉携全体董事加入,以示提倡。甲戌邮票会迅速发展、壮大,举办邮展,广交邮友,正当踌躇满志,意欲再展宏图之际,"七七事变"爆发,抗日烽火燃起了!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华东师范大学集邮协会和化工集邮协会联合举办的上海市2013年第一次集邮学术研讨会——"上海邮史研讨会"于2月28日在华谊集团职工合唱团排练厅举行。会上有4篇学术报告,分别为叶军的《上海邮票会会刊之谜》、黄祥辉的《〈时报〉揭开了上海邮票  相似文献   

11.
图书简介     
《甲戌邮票会史话》 文献集邮联谊会丛书之 第一本《甲戌邮票会史话》于 2005年4月问世,该书由中 国邮史出版社编辑出版。甲 戌邮票会是中国早期三大邮 会之一,曾为中国集邮事业 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会刊《甲 戌邮刊》对中国邮坛也颇有 影响。这本史话以大量珍贵 史料记述了甲戌会员对新中  相似文献   

12.
新光邮票会于1925年冬在浙江杭州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取得较大发展,出版邮刊,举办邮展,队伍不断壮大,会员不断增多,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为在我国普及集邮,扩大集邮的社会影响,建立了显著的功绩。因此,新光邮票会成为我国集邮史上最负盛名的三大邮会之一。 纪念新光邮票会,主要是纪念新光邮票会在集邮活动中,热爱祖国、重视邮德、邮识和邮谊的宝贵传统。 新光邮票会的许多老会员,在旧中国,在沦陷时期,以保存国粹为精神动力,坚持发扬民族文化,收集  相似文献   

13.
韩海麟 《上海集邮》2007,(11):22-23
随着集邮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和收藏早期集邮文献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整理、抢救历史文献,满足不同层次集邮者收藏和研究需要的影印本便应运而生了。由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缘故,一些早期集邮文献被多次影印后,仍会有乐此不疲的后来者。如原上海中华邮票会第一种会刊《邮乘》就至少出现了4种影印版本。《邮典》、《近代邮刊》、《金竹邮刊》等  相似文献   

14.
谈到红印花邮票的研究文章,自然要提及集邮家赵人龙。赵人龙收集和研究的重点为中国早期古典邮票,同时对中国欠资邮票、新中国普票等也有极深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迄今近80年的集邮生涯中撰写的集邮普及与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其中关于大龙、小龙、万寿及红印花加盖邮票这四大古典华邮的研习文章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广泛刊载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出版的数十种集邮刊物上,如《集邮》、《中国集邮》、《集邮研究》、《上海集邮》、《集邮博览》、《天津集邮》、《中国集邮报》、《鼓楼邮刊》、《邮友信箱》、《中国邮史》、《邮票世  相似文献   

15.
集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邮品的互通有无。上海是中国集邮活动的发源地,首次收购旧邮票的广告就刊登在上海的《申报》上,最早的邮商之一也诞生在上海。不少老一辈集邮家为了适应集邮发展的需要,下海当了邮商,承担起交流邮品的责任。他们在经营中重品格,讲邮德,至今受人称颂。中华邮票会、新光邮  相似文献   

16.
刘方宣 《上海集邮》2002,4(2):39-40
上海强华邮票会的第二种会刊《邮学月刊》于1928年至1932年间发行,累计4卷48期37本(内有数期为合刊)。其中共刊载航邮(当时称“飞邮”章17篇;任其英栏中从第2卷第10期至第3卷第1期、又连载梅赞(S.J.Mills)的《中国航邮》(China Airmail)一。由此可见,当时中华邮票会会员对于航邮的收集和研究已相当重视。《邮学月刊》编在一则《关于飞邮之新刊介绍》中曾经说:  相似文献   

17.
徐星瑛(1919—),浙江桐乡乌镇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名誉会士。  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首批名誉会士和会士中唯独徐星瑛,除了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鉴定专家和上海市邮协学术委员两个学术性很强的头衔外,再也没有任何“一官半职”;徐星瑛虽曾只以《华东区邮票》在全国邮展中拿过镀金奖,但在世界邮展摘取高奖的集邮家都忘不了他的支持;徐星瑛虽然没有出版过个人的邮学论著,但是多种经典性集邮文献都少不了他参与审稿。他写的《试析上海的“星期戳”》一文被评为全国优秀集邮学术论文……他是一位研究型的集邮家,无论对中国票、外国票、…  相似文献   

18.
美国邮刊 种类繁多 美国的邮刊种类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林氏邮票新闻》编辑部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各种邮报邮刊,从单页的邮协通讯到厚厚的杂志,像潮水一样涌进他们的办公室。仅美国邮协下属的各专题协会就发行近200种刊物。如航空邮协发行月刊《航空邮政》,美国专题邮协的双月刊《专题时代》始于1949年(图1中),机盖邮票协会发行季刊《机盖邮协通讯》,首日封协会从1955年起发行一年8期的《首日》杂志(图1下),美国集邮协会的月刊《美国集邮家》(图1上)已连续发行108  相似文献   

19.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集邮博览》2014,(5):8-16
正引言"红便邮"是集邮者对"苏皖边区红色‘便’字5分邮票"的俗称(图1)。该票是解放战争时期所发行的解放区邮票中最具集邮价值,或者说集邮重要性最高的邮票。据考证已露面者不超过10枚,因此,多年来一直倍受集邮者的关注,已成为解放区邮票中著名的珍品之一。最早报道该票的文章刊载于1947年10月在南京发行之《首都邮刊》创刊号上,是一篇署名"筱"(即张筱,系已故著名集邮家和火花收藏家)的《红辨士票在边区》。该文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