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美珍 《考试周刊》2014,(52):52-52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有一个好的开端,这就要求我们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课堂导入,使课堂导入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神圣、魅力和诗意。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4,(24):30-30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总是片面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美的因素。殊不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文本美、情景美和语言美的结合,让美走进语文课堂,相信语文课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就要求只有我们语文课本身是"美"的,才能达到美育的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课中,处处为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从而创造美的生活,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的教育,将是贫穷的教育。”实际上,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美的因素,让语文课与美同行。  相似文献   

5.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地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而且必须是美的。因此实现语文课上“美”的同归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爱美的情趣、培养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诗,也应该是一幅画,更应该是一曲动听的音乐。可以说,任何一节语文课都是师生一道把教学目的要求谱写成的教学进行曲。语文课堂的音乐美表现在哪里? 一、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的教学具有不同的情感基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  相似文献   

7.
社会美主要指的是人的美。人美包括外貌美和心灵美。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美的人,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的人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这些美的人,模仿这引起美的人,从而造就新一代美的人,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的宗旨。该文试图通过分析课文中社会美的内涵和形式,探索社会美的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社会美的审美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正如王钦韶说的:"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语文课就是一个琳瑯满目的美的世界!用审美的心灵来感受,语文课就是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无尽的宝藏!"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学生面前展现的美璀璨夺目:文本的情感美、文本的意境美、文本的人性美、文本的智慧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追寻文本美的足迹,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认同和喜欢,才能让学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一、感悟想象: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10.
好几次外出观课,越来越多地发现,我们的语文课似乎进入了另一种误区:工具性、人文性凸显有余,语文课内在美表现的张力不足,导致语文课美点不显,了无生气。此时,语文教师就应让课堂充分彰显美的力量,让语文课以一种优美的姿态站立起来,从而让语文课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美的盛宴。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美的散文,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语文课堂的导语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笔者认为,导语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语文课上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用文学的形式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从对大量的优秀作品的阅读中提高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在...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爱美,讲究风度仪表美。让学生欣赏老师美的外表、美的言谈举止、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美"中学习知识,在"美"中学会做事做人。教师具有美的风度、美的仪表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感召力,即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5.
王吉灿 《甘肃教育》2014,(18):49-49
正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去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的分析,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进而使学生学会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语文课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美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种旨在提升生命质量的  相似文献   

16.
李明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02-102,34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所以说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7.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8.
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在语文课中就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文章的语言美、景物美、结构美、人情美等来感受美,欣赏美,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去创造美,成为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  相似文献   

19.
仇正义 《现代语文》2008,(12):93-93
语文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学生上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语文课的美,是一个三维结构:语文所蕴涵的美,教师所发挥的美和学生所体验的美。这个三维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教师对课文的审美关系,学生对课文的直接审美关系,学生以教师为中介的间接审美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审美关系,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审美关系,等等。显然,这些审美关系中,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是最关键的。学生是美的接受者、感受者和反映者,因而,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美、热爱美,从而正确的审美和努力地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美,带领学生欣赏、品味美的不同形态,并且通过对美的形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了解作品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掌握美的创作手法,从而提高审美水平。语文课文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这些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