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立华 《青年记者》2020,(12):106-107
邹韬奋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与出版家,"韬奋精神"是其远大志向在新闻实践中的结晶,是韬奋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新时代学习韬奋精神,挖掘其精神内核,追寻其新闻志向的践行足迹,对加强新闻志向教育、对广大新闻学子与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志向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回忆钟敬文     
涂石 《编辑学刊》2003,(6):51-54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离开我们已经近两年了.多少年来,我同钟敬文先生的往来,他留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是那样的深刻、那样的清晰!  相似文献   

3.
我在复旦求学、任教的33年里,对我影响最大、教诲最深的恩师,莫过于丁淦林教授.即使离开复旦后,他仍然一直关心着我,指导着我.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概括地说,丁老师是一位少有的宽厚长者、睿智学人、谦和宗师.他给后人留下了丰硕而宝贵的精神财富,限于篇幅,我谨撰此小文,献上心香一瓣,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初,复旦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请来了复旦新闻学院著名教授童兵老师,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经典》课程。这是我离开学校十几年后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后受益  相似文献   

5.
在和美国的电视界同行探讨如何才能制作出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时,美国同行提出的三个C原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讲师斯塔西沃·费尔博士,是具有二十四年新闻编辑经历,足迹遍布美国,以及欧洲和中美洲等地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他认为作为一  相似文献   

6.
在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羊城晚报的消息《寻人信发往山东》获了二等奖。作为当年的评委,这条消息的获奖,至今印象深刻。一方面是消息报道了广东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来首例因经济困难而自动离开大学校园的新生,校方获悉后尽全力解决他遇到的经济困难,让他重返校...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编辑部同志:你们好! 我是《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之一。作为一名即将融入“新闻战线”的新闻专业学生,长期以来,我非常关注以贵刊为代表的有指导性质的业内媒体,所获甚多,在此诚致谢意。 作为一份专业性极强的杂志,《新闻战线》始终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紧扣主旋律,充分反映基于全局的宣传重点,并且贴近现实、贴近社会,遵循新闻自身规律。我认为,《新闻战线》既可以当作国内报纸杂志的导刊来读,还可以用来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及新闻爱好者的学习培训教材。《新闻战线》既是新闻界同业交流的园地,又是新闻成就展示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正>董天策先生是我2001年从媒体调入大学后最早结识并至今保持联系的一位学界朋友,虽然年轻,但成果颇丰,令我钦佩。我读过他的许多文章和著作,就连他作为《同舟共进》审读专家写的每期点评文章我都拜读过,受益匪浅。但是,他的这一本《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新闻学传播学名家论丛"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问题与学理》)却让我能够更系统地对他的经历以及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所做的探索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过去的新闻传播研究中,学界的学术研究和业界实际需求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困扰我们进行新闻传播研究的老问题。董天策教授所著的《问题与学理》一书出版,或许为我们进行更接地气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供学习效仿的视阈。  相似文献   

9.
为撰写《曹聚仁传》,我走访曹先生的夫人邓珂云女士的寓所。 无意中她解开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困惑。 这就是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新闻的首发者是谁? 曹聚仁先生原在上海暨南大学执教,“八·一三”凇沪抗战爆发,他放下粉笔,奔赴现场,任中央社战地特派员。住进了孙元良的第88师师部。 1937年11月11目,淞沪前线我军总撤退。曹聚仁随军撤退,次年到了武汉。 蛰居在上海租界的邓珂云,心情非常苦闷。1938年春,曹聚仁函电她去武汉。她毅然离开上海,投入  相似文献   

10.
当记者时写了几百篇稿子,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却是《赶快刹住我县有奖储蓄中的几般歪风》这一篇。它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挑了“刺”,获了奖,更因为它是一篇无意中“拣”来的新闻。这条新闻是如何“拣”来又是怎样获奖的呢? 那是1987年5月26日,我和通讯员小刘一起到县人民银行采访我县金融部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采访结束待我们起身告辞时,银行的同志见离下班只有20多分钟,就邀请我们坐下再聊聊。由于当时我县几家专业银行都在搞“有奖储蓄”,于是,我们的话题自然就很快转到了这个“热点”上。我们首先问起了这次储蓄的效果,对方回答说:存款倒是抓了不少,但从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很多。他们递过一摞报  相似文献   

11.
赵老自1934年在南京加入《朝报》工作,到1992年离开人世,除了“文革”期间被迫离开新闻岗位之外,始终坚持在新闻第一线。这在中国新闻界能有几人?1985年接赵老信,要我找夏公为《未晚谈》一书写序。夏公爽快地答应并说,超构不是新闻官,是一位真正的记者。这句话给我印象极深,赵老从事新闻工作一辈子,真正的记者是对他最恰当的称号和崇高  相似文献   

12.
黄源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的眼前出现,他的海盐口音虽然多年没有听到了,但一想起黄源先生生前每次开会讲话时的情形,立刻耳畔响起老人家浓重的海盐口音。我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因为业馀学习现代文学,研究茅盾,与黄源先生有过二十多年交往,聆听过他老人家的多次教诲,也多次得到他老人家的无私帮助,尤其是他八十多岁的高龄,  相似文献   

13.
叶蕾  祁林 《新闻界》2007,(3):10-11
2007年5月19日至20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新闻学著名学者方汉奇、丁淦林等人做了主题发言,对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新闻史研究的思维转变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各分会场的代表就当前新闻传播学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黄铭敏 《今传媒》2014,(12):141-142
广播由于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等特性的影响,受众对其所传播的内容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西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倾向,目前已让包括广播在内的众多媒体同行的认同。本文从广播新闻和故事的关系、广播新闻"讲故事"的方法、广播新闻"讲故事"的原则等方面对广播新闻如何讲好"故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培养讲述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汪增琪先生在一篇回忆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文章(《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中说到,沈先生教小说创作,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许多学生听得一头雾水,闹不清到底是什么意思。汪先生说他听明白了,他认为先生的意思是:“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初期,李成书同志在河北大学中文系读书。那时我讲授基础写作与新闻写作一类的课程。20多年过去了,他留给我的勤奋、刻苦、朴实、忠厚的印象,至今难以磨灭。最近,省内新闻界的、一些同志向我介绍说:邯郸日报的李成书很有“动静”,值得注意。近年来他采写了大量有特色、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其中20多篇获省级以上奖励,并被评为邯郸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我听后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8,(3)
纯真的新闻老人商恺文/若白商恺老今年76岁了。他是人民日报资深的老记者。中等身材,微胖,对人说话轻声漫语,十分慈祥。商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绝对纯真的新闻老人。我与商老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结识的。1994年5月全国地市报研究会在河南平顶山日报举...  相似文献   

18.
范列 《传媒》2004,(1):54-56
梁衡是中国新闻界和文学界颇具影响的人物.作为一名地市报记者,我曾与梁先生有多次工作上的接触,聆听过他的教诲.2003年11月上旬,当梁衡先生到浙江衢州主持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时,记者采访了梁衡先生.于是,有了以下关于新闻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穆青先生德高望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盛誉。从《雁翎队》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历史的审判》到《风帆起珠江》……党的新闻史上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报道都与穆青先生的名字紧密相连。穆青和他的作品感动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新闻人。他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他的“勿忘人民”的新闻思想。他的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他的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2005年lO月。在穆青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郑州大学召开了穆青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学术研讨会,本刊特刊发周胜林先生和朱清河先生的两篇文章。以表达对穆青先生的崇敬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王中、甘惜分、何微,都是我国当代新闻大师。我曾就读于甘、何二位门下,是他们的学生,自然对老师的新闻学术观点有所了解。对于王中先生,只知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历经坎坷,终不辍学术研究,其它知之甚少。半年前,我到《陕西日报》看望老报人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