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近代的数学教育史中,解题的重要性经常被人们所强调.早在1944年,波和亚就提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是说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要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明创造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在我国,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大前提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问题解决”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那么教师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从下述几点考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授课教学,还要注重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加强“问题解决”教学.教师可以“合理简化问题,提高解题效率;注重数形结合,高效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操作,提出解题方法;注重逆向思考,锻炼解题思维;利用方程思想,提高解题能力;引入优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等策略为出发点,多角度提高“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1背景1.1问题的提起文[1]正式提出、分析、讨论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指出中国解题教学的特点是:(1)注重研究数学解题思维过程.(2)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3)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4)应用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5)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顾持流研究员就中国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形象地指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西方教育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有吃前两个馒头的大多数学生就吃不饱了,于…  相似文献   

5.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数学解题教学.波利亚、舍恩菲尔德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都是对一般“数学问题解决”而言的.中学数学教学更关注的是“应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其最大特点就是多了一个“解题时间”的因素,迈耶、吉克研究了数学问题解决的成分和模型.这些理论对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艳 《江苏教育》2007,(2):41-42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联想关系密切。实际上,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解题者不断联想的过程.不断将“陌生”化为“熟悉”的过程。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谈到:“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先联想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更容易着手的有关问题?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类比的问题?……”改编题目,以熟悉化解陌生,是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折纸”问题既是数学课本中的一个亮点,又是各地中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但由于“折纸”是一个操作方法,题中给出的是变化了的动态过程,图形虚、实相间,不易捉摸.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这类题时不少同学深感困难,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的甚至一筹莫展.其实,“折纸”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和解决办法.下面给出几个例题的分析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总结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相遇问题”是研究行程问题中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情况,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1)这类题目涉及的概念较多,如时间、地点、方向、运动结果等,并且学生也比较生疏;(2)学生对“速度和”的概念较难理解;(3)相遇问题有其结构特点和解题规律,学生必须形成特定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11.
立体几何“动态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其中的动态背景有动点、动直线、动平面、翻折、旋转等,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有轨迹问题、定值问题、存在性问题、最值问题和范围问题,本文通过典例分析,探究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于应用题教学来说,什么更重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是把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局限于应用题本身,仅仅为了掌握解题思路,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应用题是对生活材料的高度提炼,其价值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其应用性。所以,只重解题思路训练,忽视其应用性,显然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反之,只重应用性,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其应用性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应用题教学应该是解题思路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本文收集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的两个案例,或许能提供点滴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春明 《中学教研》2004,(12):11-12
多项式函数中的切线问题是导数内容的一个“新亮点”,由于它涉及高中数学中较多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近几年,各类考试中命题人常以切线问题为载体,编制试题,来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但由于切线问题知识的综合性、题型的新颖性、解题方法的灵活性,导致学习者往往不得要领,以至无从下手,本文就切线问题的解题策略作一归纳,为切线问题的迅捷解决开出两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圆包含了直线型中的许多知识,因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性质.过去一些非圆中的直线型问题,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构造圆,得到了圆满和简捷的解决,“圆”在解题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再提供一例,和读者谈谈“构圆解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陈素媚 《山东教育》2002,(26):33-34
数学探索性问题是相对于封闭性数学问题而言的,其解法过程中带有较强的探究性。近年来在数学学科的测验考试包括中考的试卷中时有出现,此类题目的引进,对考察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独立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起到了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本文拟对它的题型及解题策略作一探索。一、探索性问题的分类1.条件探索性问题条件探索性问题,一般是由给定的结论,反思探索命题应具备的条件。此类问题中常有“当符合(或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得到相应的结论”的语句。需要解题时,假想有了相应的结论,然后执果索因,寻找能使该结论成…  相似文献   

16.
“充要条件”有许多用途,活用它可以解决有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且对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下面列举实例说明“充要条件”在解题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问题分析中,能抓住问题的突破口是解题成功的关键.陕西师大的著名解题学研究专家罗增儒教授曾提出的“问题结构差异分析”,它以问题中条件与结论在结构上的差异人手分析,并以相应的手段逐步消除差异,从而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标.本文作者试图从问题中的“元”作为问题分析与解决的突破口,也是作者多年在数学解题与解题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郑军 《湖南教育》2006,(8):19-19
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教师灵活运用“恒成立”问题进行教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解决“恒成立”问题,一般先建立函数解析式,然后在其定义域内充分挖掘函数的性质进行解决。现列举解决此类问题常见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解决问题教学模式通常是“问题→分析→解答”,忽略对“问题前”和“解题后”的研究.“问题前”指的是对问题背景的研究,也就是对问题来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为核心,探讨了其对初中几何问题解决的应用.通过分析“怎样解题表”,结合初中几何教学的实际案例,本文提出了理解题目、拟定计划、执行计划、总结反思四个解题步骤,并强调了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