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晋 《地理教育》2001,(2):32-32
一、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要求下,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野生动植物的自发生长繁殖过程,通常要依靠土地才能进行.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的影响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工业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利用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获得产品物质的生产过程.一般只要具备资金、技术、设备、原料、能源、劳力等就可以投入生产.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如气温、降水、光照、土壤等)限制比较小,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协作性.  相似文献   

2.
李春艳 《地理教育》2002,(1):13-14,25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讲述了人类满足生存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本单元对这两种人类活动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层次、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劳结合"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综合技术教育是"教劳结合"的方式,"教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人的根本途径;两个"承认"和两个"代替",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所应确立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世界"工业生产和布局的趋向"是高中地理"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一节的重点内容和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龚芳 《地理教育》2004,(1):13-13
本课作为工业生产活动的绪论部分,它的知识要点十分重要,关系到工业生产活动部分知识的导入与深入,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生产的投入、工业生产的转型、工业生产对资源和劳动力的要求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当今社会世界和科技发展水平,使我们能准确把握教材知识和课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村”里,生存着千百万种生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有的生物互为友邻,相得益彰,谐和共处,生死与共;有的却彼此排斥,格格不入,甚至穷争恶斗而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这些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互相促进或抑制现象,在生物学上统称为共生现象。生物共生是生命世界、生态系统中的普遍联系和关系。生物共生关系的深入探讨。在生物进化、生态平衡、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乃至在促进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诸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兴 《化学教学》2008,(3):32-34
乙醇是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且重要的用途,特别是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研究其结构,探讨其化学反应机理更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业生产企业是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企业对环境保护负有更大的责任.工业生产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是粗放式经营、科技水平低、资金不足、对环境保护不重视.工业生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必须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政府应进一步依靠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促使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1.工业布局、工业区位、工业分布 工业布局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既包括工业分布的含义,也包括如何把工业生产的空间位置布置得更加合理,在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制订出最佳的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这节内容,具有明显的份量繁多、思维抽象的特点,基理论性相当概括和高深。如讲授得不好,便令学生如同“嚼蜡”,失去学习信心。我们注意要求学生在熟悉工业生产发展过程及结果之中,认真抓好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世界主要的工业部门得到新的发展,工业布局出现新趋向的主导因素,从而找到与“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这课紧密相呼应的、简明正确的而科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1.
首先概述现有的几种工业生产乙醇酸的方法,即氯乙酸水解法、羟基乙氰水解法、甲醛羰基化法、草酸电解法等,虽然能生产乙醇酸,但不符合安全环保理念;综合分析了当前改进乙醇酸生产技术路线的研究方向,如乙二醛氧化法、甲醛与甲酸或甲酸甲酯偶联法、草酸二甲酯加氢法、乙二醇选择性氧化法、微生物法;最后指出,乙醇酸工业生产的最佳发展方向,应当是以乙二醇为原料选择性氧化生产乙醇酸。  相似文献   

12.
搅拌是科学实验中的一种基本操作,目的是使物质和物质充分混合而增大接触面,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矿石的破碎,原料的混合,煤球的制作,造纸原料的浸泡,肥皂、雪花膏的制造,冲奶粉、冲炒面都离不开搅拌.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搅拌可是一种价值连城的秘密技术!这里有几则故事可作佐证.  相似文献   

13.
《中学文科》2006,(8):2-9
【常考考点】 ●农业生产的特点、分类及投入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工业生产的投入一产出及工业生产的发展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学地理中经济地理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布局(区位选择)。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与地理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内容无疑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成为地理应考复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围绕这个“必考点”,结合2008年各地高考试卷,谈谈该知识版块的复习方法,以期对考生备考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学教育过程及其效率、效果等为研究内容 ,认为大学教育是一个“生产”与“自我生产”有机统一的双重“生产过程”,从人才质量的角度探讨了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批量产出”问题 ,研究并提出了大学教育的“自我生产”机制及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安徽省工业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安徽省工业发展情况及工业生产影响因素,探寻安徽省工业发展的规模报酬情况.结果表明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二者对工业增长的解释度为97%,其中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434288,资本产出弹性为0.501954.总体呈规模报酬不变型.  相似文献   

17.
生物制品的生产与其他的工业生产一样,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生产中采用有效的安全防护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本论文针对生物制品生产中有关人员安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发展的一个巅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分析是与对资本生产的批判紧密相连的,即通过对私有制社会经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组成元素——商品及商品生产二重性的分析,揭示出隐藏在大工业生产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背后的矛盾,进而揭示出整个私有制社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弊病与矛盾根源。在《资本论》最后,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以私有财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必然会在经济体系内部衍生出否定其自身的现实的经济条件,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设备和人身安全。文章介绍了温度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通过对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温度检测仪表的优缺点,对温度检测仪表在生产过程控制中的选型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世界文学"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文学”的思想,是在“世界主义”流行的18世纪产生的。马克思的“世界文学”不是一个纯文学概念,而是一个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在内的文化概念,它植根于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等全球化物质基础上的现实和必然。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剔除民族间的隔阂,克服本民族的局限性,互通互利,把各民族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变成世界各民族都能共同欣赏的公共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