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一、感悟想象:品味美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课上,  相似文献   

2.
夏郭芹 《教师》2010,(17):11-11
从牙牙学语的幼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我们在一生中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与运用。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功不可没。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感受到爱与美,从而实践于自身,从小就做一个有爱心、欣赏美、高素养的人。那么,究竟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  相似文献   

3.
从牙牙学语的幼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我们在一生中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与运用.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功不可没.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感受到爱与美,从而实践于自身,从小就做一个有爱心、欣赏美、高素养的人.那么,究竟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  相似文献   

4.
正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离不开美育。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提出人所耳濡目染于艺术,就会"浸润心灵",融美于心灵,使心灵美好起来。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领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美育深深地根埴于语文课堂这片广袤精深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用语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赵香 《中小学电教》2007,(11):13-13
<正>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学科,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离不开师生的想象力,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应挖掘文本,发挥想象,放飞思绪,领略艺术之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现代诗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应引领学生徜徉在美的境界中,挖掘诗歌教学价值,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一、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现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诗歌教学,学生不仅仅依靠教师,更要通过自身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诗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储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  相似文献   

10.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活动课与语文课堂教学两种形式相比,它的优点是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生活,就有语文;反之,有了语文,就一定会有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与语文共存。可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说,阅读,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独  相似文献   

12.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正>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文质兼美,作为语文教师,应灵活巧妙地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在"美"的语文世界里徜徉,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小学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离不开文质兼美的文章、课例,更离不开触景生情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潘晓莉 《成才之路》2010,(31):42-43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教学中的选文,一般多文质兼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老师备课时,要把握好选文特点及文体特点,探寻教学中的美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从“美育”的定义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蕴含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师亟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有广阔的审美天地,语文新教材更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间,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等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呢?  相似文献   

18.
反思语文教学目标,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发现语文的美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的美点很多,列举了朗读之美、语言之美、创作之美。发现语文之美的方法归纳了四种:一是用激情感染,二是以展示带动,三是创情境悟美,四是拓外延激趣。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有两个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审美情操的培养,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启发学生去感受美,引导学生去鉴赏美,激励学生去创造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书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朗读艺术,认为:培养朗读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语言潜力;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诗歌作为朗读的素材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节奏的把握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