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3.
吴永斌 《科教文汇》2007,(7X):163-16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人格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因此成为后世许多传说乃至神话的附会对象,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笔者通过《论语》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为孔子素描了五张画像,力求展现给读者一个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了“礼乐”、“中庸”、“美善合一”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然后从这几方面分析了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最后对其音乐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李贻员 《科教文汇》2012,(13):18-19
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其德育思想也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孔子的德育思想,包括其对道德教育的地位、目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原则的论述,并阐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0,(6):51-53
孔子东游,路遇一潦倒富家子弟。富家子弟说:"我以前家资万贯,可三年下来已身无分文。"孔子问:"你挥霍了?"富家子弟说:"没有啊,我平时非常节俭!"孔子纳闷:"你把钱送给别人了?"富家子弟回答:"也没有,我非常吝啬的,从来不接济别人。"孔子觉得很奇怪:"那是为什么?"富家子弟的答案引人深思:"我把钱都埋在地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话》,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桂永锋 《科教文汇》2011,(31):145-147
孔子体育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体育思想的重心是"寿"。孔子倡导体育"载道",为了政治,为了教化,他不但教授体育,而且躬身践行;但是,如果体育不合"仁"、"礼"、有悖孝道,他是坚决反对的。像孔子的其他思想一样,他的体育思想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存。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师,他创立私学,广收弟子,潜心从教,以弟子三千、七十二贤者被誉为"万世师表"。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孔子、学习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论语》这一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著作,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麻勇 《今日科苑》2010,(16):221-221
孔子不仅当“仁”不让,而且当“礼”不让。此文拟在分析论述了“礼”在孔子心目中的诸德的地位以及“礼”是“仁”的价值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仁”的重要载体,并且进而阐明了孔子在诸多方面当“礼”不让。  相似文献   

11.
麻勇 《金秋科苑》2010,(16):221-221
孔子不仅当“仁”不让,而且当“礼”不让。此文拟在分析论述了“礼”在孔子心目中的诸德的地位以及“礼”是“仁”的价值表现形式,也是实现“仁”的重要载体,并且进而阐明了孔子在诸多方面当“礼”不让。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科教文汇》2009,(14):246-246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其文学价值泽被后世,影响全世界。浅论《论语》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及文体特征等几方面,略述己见,以期更好地学习和鉴赏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曹静 《科学与文化》2012,(11):44-45
若问谁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人,答案恐怕是,孔子。至于孔子是如何走向世界,世界是何时开始认识孔子、熟悉孔子的,已经难以考证。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等,浸润在儒教文化中已逾千年。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不如章子怡?2006年5月11日,《华西都市报》刊载了《孔子不如章子怡!?》这样一篇报道,报道说到,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孔子不如章子怡。  相似文献   

15.
面向未来的大孔子学说──访胡国亨先生本刊记者黄:胡先生,在大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您对西方文化及其衍生的现代化作了极富深度和尖锐的批判,并且重新诠释了孔子思想。在此基础上,您提出了大孔子学说,相信孔子学说会给予西方文化一个较为清醒而理性的认识,从而...  相似文献   

16.
仁”和“礼”共同组成了孔子德治思想的主干。孔子将“尊五美”视作推行德治的基石,把“屏四恶”作为推行“德治”的具体要求“仁”是孔子德治思想的核心,“礼”是德治的目的,二者互为表里,倚为皮毛。  相似文献   

17.
田湘红 《科教文汇》2012,(28):200-201
“正名”是孔子阐发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孔子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阐述了其涵义.即“正名”是为社会成员立规以实现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和良性运转。为实现“正名”,孔子提出了两种路径:一为根本性的路径,即礼;一为辅助性的路径,即政、刑。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知识窗》2010,(1):45-45
大司寇.一度还代理宰相。这期间.孔子做了几件有声有色的事情:整顿社会秩序:外交上以强硬态度对待齐国等等。他的种种表现使齐国感到害怕,因此.齐国以向鲁国国君赠送美女的方法.离间孔子与鲁定公。最终孔子被迫离开鲁国.踏上漫长的出国求职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从孔子死亡思想看中国哲学的世界化与现代化的同步性——兼评胡国亨先生的“大孔子学说”段德智一、“大孔子学说”的理论启示香港学者胡国亨先生在其新著《独共南山守中国》中提出并阐释了“大孔子学说”,断言:“以孔子学说为基础,加上西方文化中的精粹”,“去开展一...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论语》言简意赅的辑录使得后来者谈及孔子是各凭己度、异彩分呈。本文专以探讨孔子在人格领域及艺术世界的“尽善尽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