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宁 《文学教育(上)》2008,(24):104-105
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流派代表着一种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它所代表的是开放的人生,是欢畅、没有过多道德和文化禁忌约束的自我表达。诗人艾伦·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确立他在美国文学上的地位的两篇诗作,一是《嚎叫》,另一篇便是《祈祷》。  相似文献   

2.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美国历代作家都记述了人们的寻梦历程.克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也探索了二战后的年轻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尤其是以迪安·莫里亚蒂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对新美国梦的追寻和探索.从他们的寻梦历程,我们体会到"垮掉的一代"在精神领域的探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垮掉的一代在美国乃至西方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历来饱受争议的一个流派.《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评论界对这部作品褒贬不一.文章以“禅”作为切入点,从一个独特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层层剖析,得出“垮掉一代,从未垮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试析《在路上》作品中“垮掉一代”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垮掉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场文学、文化、社会运动。本文通过分析"垮掉一代"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路上》,来试图阐释"垮掉一代"在疯狂外表下的真实精神追求,并探究它所与美国历史上追求个人价值和个性自由这一精神传统的一脉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垮掉的一代"文学属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作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作者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和文学试验来反对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市侩文化,追求极端的个性自由,在生活中放浪行骸,在文学中蔑视传统."垮掉的一代"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和其代表作<在路上>,在西方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当代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和《圣经》,它是美国文学中诠释西行主题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主人公萨尔对东部厌倦———对西部的幻想———西部梦想的幻灭为线索,体现了"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下所贯穿于作品当中的西部情结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凸显过程也暗含了美国文学中对东部和中西部所持的对立的传统看法,即东部是欧洲堕落的化身,而中西部是原始道德的发源地,这种西部情结背后深藏的是"垮掉的一代"对现实的不满、对社会的抗议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是美国小说家克鲁亚克的代表作。二战后此书被美国青年奉为“生活教科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对小说文本进行解构主义解读,将进一步说明这部作品作为“垮掉的一代”的宣言书的地位,并揭示出50年代的美国垮掉派对美国传统和权威的反抗以及他们放荡不羁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高金和 《海外英语》2014,(20):198-199
威廉·巴勒斯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代表作中,分别塑造了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该文分别对巴勒斯的瘾君子、酷儿和控制欲这三个文学世界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这三部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垮掉派文学"。"The Beat Generation"在翻译成中文时除了被译作"垮掉的一代",还被译作"疲惫的一代",显然,前一种翻译更为大众所熟知。但相比后一种翻译,"垮掉的一代"存在着明显的误读。该文将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对"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翻译"垮掉的一代"的翻译误读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尝试还原它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垮掉一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接受了中国的禅宗思想,将禅宗思想融于作品创作中。他的诗歌《金色永恒律书》以其独特的结构、语言风格和主题思想被称为"美国版的《金刚经》"。克鲁亚克还将诗歌与绘画融为一体,《金色永恒律书》以诗入画,以画悟禅,开创了美国禅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艾伦·金斯堡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垮掉派著名诗人。他在其代表作《嚎叫》一诗中,表达了美国社会同时代人的共同呼声。该文从内容简介、特点分析、作品主题三个方面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嚎叫》一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垮掉的一代”是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誉为是“垮掉的一代”的《圣经》。“垮掉的一代”以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对阶级束缚的反叛并以精神的狂欢、荒谬怪诞的行为为特征,揭示了二战后一代文学奇才对精神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禅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引发了巨大的热潮,对于"垮掉的一代"有极大的影响。杰克·凯鲁亚克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自传性质作品《达摩流浪者》中展现了他在现实的重压下习禅的过程。虽然他对于中国的佛禅有一些误读,但是他还是在习禅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解放,寻找到自己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高金和 《英语辅导》2014,(3):209-210
艾伦·金斯堡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垮掉派著名诗人。《卡迪什》是金斯堡为悼念他母亲而写的一首挽歌,是他的又一首代表作。本文从内容简介、特点分析、作品主题三个方面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卡迪什》一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高金和 《海外英语》2014,(4):160-161
威廉·巴勒斯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小说《瘾君子》中,使用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毒品世界,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该文从内容简介、作品赏析、作品评价三个方面加以探讨,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瘾君子》一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认为小说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不安于传统、逃避现实、追寻刺激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精神状态。主人公多次横穿美国大陆时所走的路正是"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     
《海外英语》2013,(8):23-23
《在路上》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之一作。一伙青年男女,在美洲大陆上一路狂奔。梦想.是诱惑、自由还是放纵,《在路上》发出一次次对生命的拷问。本期影片即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相似文献   

18.
"垮掉一代"的精神并不像字面意义揭示的那么简单,从社会文化背景、精神和文化渊源、美国文学传统三个方面探索"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突出其精神中反传统反体制,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金斯伯格被誉为现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通过对其代表作——长诗《卡迪什》的简要分析,从而论证他的诗歌突破了传统的艺术风格,以急流瀑布般的宣泄式的感情抒发、随意的结构、色彩分明的画面,在思想和艺术上为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垮掉一代"的代言人艾伦·金斯伯格的长诗《嚎叫》和《卡迪什》揭露了"垮掉一代"的痛苦、绝望与他们对黑暗社会的畸形抗争。作者在对时代精英和自己的母亲在黑暗社会里的遭遇痛心疾首和深批猛揭的同时,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善良的禀性和复杂的信仰和思想是他人文关怀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