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安徽毫县)人,生于东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卒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操次子,因其兄曹昂早死,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于建安二十二年立丕为魏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辞世,丕嗣位为魏王,同年冬,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都洛阳,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在位七年,公元226年卒,溢“文”,称魏文帝。  相似文献   

2.
曹丕,字子恒,沛国谯(安徽毫县)人,生于东汉灵帝宁平四年(公元187年),卒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操次子,因其兄曹昂早死,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于建安二十二年立丕为魏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辞世,丕嗣位为魏王,同年冬,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都洛阳,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在位七年,公元226年卒,谥“文”,称魏文帝。  相似文献   

3.
济川赋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五月曹操封魏公,此赋有“思魏都以偃息”之句,故知斯赋作于此事之后。观曹植《朔风诗》、《王仲宣诔》可证。据《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九年秋七月,操率军征伐孙权,曹植传云,时操“使植留守邺”,似乎丕随军出征。冬十月,曹军自合肥无功而还。此赋大概就是渡济水返邺途中的作品。此赋言济川洪波之势也。  相似文献   

4.
“子桓以下,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桓以下,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许善述清人沈德潜说:“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①。在建安诗坛上,由曹操开创的重抒情的诗风,经过曹丕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变古朴凝重的“汉音”,而为清新绮丽的“魏响”。建安诗风这一重大转变,表明了我国中...  相似文献   

5.
愁霖赋     
斯赋云:“将言旋乎邺都”。曹丕不称邺为魏都或魏京,而称邺都,似在曹操未为魏公时。魏公以后,便称邺为魏都或魏京了。观曹植《朔风诗》、《王仲宣诔》可证。则此赋写作时间必在建安十九年以前。考《魏志·武帝纪》十七年冬十月,操东征孙权,据丕《临涡》序,丕、植随行,十八年夏四月返邺。植《愁霖赋》云“迎朔风而爰迈兮”,可以设想,丕、植赋当同作于建安十八年返邺途中。  相似文献   

6.
曹丕是帝王身份的文学家,作品多有流失。《古诗十九首》至今未定时间和作者,然其中有与昔日建安文人在西园聚会相似的描述,且与曹丕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通过将部分“古诗”与曹丕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属于他的风格烙印。以往学者猜测《古诗十九首》为曹植、王粲等建安诗人所作,而今“建安说”和“感甄说”混淆,根据曹植是部分“古诗”作者的情况推论不存在的“植甄隐情”。通过逻辑分析,可撇清“建安说”和“感甄说”的关系,论证“建安说”的合理之处。结合“古诗”相关“数据”,从词汇和语境上综合分析,其中几首或为曹丕所作。  相似文献   

7.
孔融《临终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丕《典论·论文》在评论“今之文人”时,第一位即为“鲁国孔融文举”。孔融为曹操所冤杀;作为儿子的曹丕,却无所顾忌地推崇他,可谓有胆识。诚如后人所说,“丕好贤知文,十倍于操”。 孔融(公元153—208)有《临终诗》传世。明·胡应麟《诗薮》云:“北海(孔融)不长于诗”,其诗“存者皆不工”。这种说法也许有道理。譬如孔融的《离合作郡姓名字诗》,  相似文献   

8.
登台赋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冬,曹操筑铜雀台于邺,率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曹植挥笔即成,操甚异之。故丁晏《曹子建年谱》列赋于是年。然审其兄弟之赋所述景物与“冬季”抵触,显然是错误的。当从曹丕斯赋前序所云,作于建安十七年春。此赋写登台所见所闻所感,尤如一幅优美的春景图。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发掘教材人文之气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人文之气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或“作风飞气”。建安文学评论家曹丕在出:生精语文此,。所”或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宋朝文学家苏辙也说,“文者气之所形”,意思是说文章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思想气质和作品情感气势的外在表现形式。文章有气,才有“风骨”,“风”即风致,是作品思想内容给予儿童充分的教育和感化作用;“骨”即骨力,是文章优美词句在儿童身上…  相似文献   

10.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曹丕《典论·论文》把他排在孔融、陈琳之后,当是按照年岁来排列的。曹丕又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团扇》《桔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这是对王粲的作品作出较早的评论。曹丕又在《与吴质书》里说:“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曹丕认为徐干的辞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流行的曹丕《典论·论文》写于黄初初年、太子时期、建安十六年前后三说。作者倾向于太子时期说 ,然据文献推断《典论·论文》写于建安二十四年《与吴质书》之后。此时正值曹植、曹丕两派斗争激烈之时。结合《论文》写作时代之情势与其具体内容考察 ,曹丕创作《论文》不仅有其文学之目的 ,而且还有其政治、立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车渠椀赋     
曹植、应踢、王粲、徐干皆有此赋。丕赋云:“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周,其俗宝之,小以系颈,大以为器。”《广志》云:“车渠出于大秦(按:罗马)及西域诸国”。考《魏志·武帝纪》:建安二十年。曹操攻屠河地,西平金城诸将麴演蒋石等共斩送韩遂首。凉州平定,西域交通开始恢复,西域诸国饶送,才能达致邺都。应、徐、王俱死于二十二年,则此赋创作时期,不会后于二十二年春天。是时王粲已死,据此,此赋或写于二十一年中。  相似文献   

13.
曹丕《黎阳作》诗三首系年魏文帝曹丕《黎阳作》诗三首,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誉为“纵横成文,伤悲之心,慰劳之旨,皆寄文句之外。一以音响写之,此公子者,岂不允为诗圣”(见《古诗评选》卷二)。诗之写作时间,黄节《魏文帝诗注》考释云:“《魏志》:建安四年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七年,绍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八年春三月,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八月,谭、尚争翼州,谭败乞降,公许之,引军还,冬十月,到黎阳。九年二  相似文献   

14.
魏文帝曹丕和陈思王曹植是亲兄弟,又都是当时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创作方面丕不如植十分明显,可无庸议;理论批评方面情形如何?有一本文学批评史写道:“子桓(丕)识力精绝,辨别明晰,皆出子建(植)之上,可比较得之也。”这种看法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南朝齐——刘勰即认为“《典论》辨要”(《文心雕龙·才略》),而“陈(思王,即曹  相似文献   

15.
汉末至建安时期,正当“劝百讽一”的大赋被其形式主义的枷锁桎梏得奄奄一息之际,一大批风格清新刚健、内容健康充实的抒情小赋却异军突起,冲突于文坛。其勃勃生机与大赋之衰落恰形成了鲜明对比。而其中王粲的赋作更是成就卓然,独步当代。魏文盛赞王粲“长于辞赋”,认为其作品“虽张(张衡)蔡(蔡邕)不过也”(见曹丕《典论·论文》)。观粲之作品,其思想与艺术上之高度成就,令人深觉魏文所言不谬。考虑到抒情艺术对于抒情小赋所独具的意义,本文仅试就粲之代表作《登楼赋》抒情艺术之成就作一番探讨。《登楼赋》抒情艺术的成就之一,乃抒情方式与抒情内容之契合。“文以气为主”,而作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五同志主编,下同)第三编第一章《建安和正始文学》开篇说道:“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建安文学”在这里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历史上的建安时期:从东汉末代皇帝刘协被曹操挟持至许昌改元(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到曹丕代汉,建立曹魏王朝(建安25年,  相似文献   

17.
“建安七子”,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指生活在汉献帝建安(196—220)时代的七位著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场、刘桢。刘勰对他们都有评论。刘勰对作家的评论,往往三言两语,抓住要害。十分精采。这样的例子很多,他对“建安七子”的评论就是其中一例。孔融气盛于为笔  相似文献   

18.
喜霁赋     
《初学记》卷二引《魏略·五行志》:“延康元年,大霖五十余日,魏有天下,乃霁,将受大禅(《艺文类聚》作“祚”,是。)之应也”,丕斯赋云:“厌群荫之至愿,感上下之明神”,显然是就准备受禅而言。据此,赋当作于延康末,将即帝位之日。  相似文献   

19.
曹丕诗歌的“士气”体现在多抒发温柔敦厚之情,好采撷美善细微之物,常熔铸悲凄伤感之句,爱选择音轻调弱之韵,善运用委婉含蓄之法。而形成曹丕诗歌有“士气”的原因,乃在于他所具有的久经历练、善于权变,武兼备、以见长,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尊奉儒学、排斥异端等方面的个性气质,以及他对前代诗歌特别是对李陵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并受到了建安至黄初这两个时代诗风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历代视曹丕《典论·论文》是纯粹的文学专论,认为它强调了文学的价值,批评了文人的陋习,区分了文学的体裁,品评了建安七子,并提出了文气说。然而,笔者以为它还有许多言外之意,这篇文章既是曹丕为建安七子的盖棺定论之作,又有着特殊的写作动机及正本清源的目的,政治效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