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门术语。“无”“有”作为哲学范畴,不是对立的、更不是矛盾的,乃是一贯的、相连续的,是两种有对待比较关系的事物。二者同出于道。“有”由“无”来,“无”自“道”生,故为“有无相生”。老子的“无中生有”是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渊源。凭借现代科学技术,采用无中生有、隐真示假的战术,仍然是一条保存实力的途径,消灭敌人的妙方。  相似文献   

2.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3.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概念。《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此句依托“道”而言“无为”,实质上就是从“道”之和谐的根底出发,指明“无为而无不为”乃复归“道”之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恍惚”、“自然”、“玄览”体现了老子的审美思想旨趣。“恍惚”是“道”的本体状态,朦胧不定的深层生命律动是美所由自的源泉。老子有关“道”之“恍惚”描述,正合乎人类审美体验的特征。老子所谓“自然”可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认识:在形上层面,老子的“自然”指一种不见斧凿痕、未经人为操作的“无为”、“朴”的理想状态。在形下层面,老子的“自然”是“道”的运行之迹,偏重阴柔指向的自然体认。老子的“玄览”乃是效法“自然”的内指心态,是一种柔顺、无欲、无疵、无知的心态。“玄览”之心不是从当代心理学的意义上与审美相通,而是从中国古典哲学重视人格理想的意义上与审美相联。  相似文献   

5.
赵艳 《文教资料》2014,(30):14-15
老子“无味”之“味”是一种至味,其建立的思想基础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老子的“无味”之境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是“道”境,具有无穷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其“道”论哲学为基础,从“自然”之“道”推及社会之“道”,形成特有的管理模式。老子的“道”论,在思维方式上主张和谐性和统一性,在社会管理思想上着眼于自然无为的方法,希望通过返璞归真的“无为而治”使“天下”达到“道治”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老子》一书的主要思想出自春秋末期的老聃.自古至今,注解和论述《老子》之作数以百计,但都见仁见智.分歧和争论主要就在“无”字上.本文对老子哲学的“无”,谈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一、“无”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哲学是对世界总的认识.它通过思维的范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由浅入深.思维的范畴,也由贫乏而逐渐丰富.《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本哲学专著.它和世界上其他古代哲学一样,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它的思维范畴还是很贫乏的.老子是通过哪些基本范畴来把握世界的呢?许多研究者认为,“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老子以“道”为本的言意观是道家言意观的基础。他以“道”不可说论为生发的基点,显示了语言不可能与世界亲密无间的倾向。老子认为,意可通于“道”,但言与“道”隔,不得已而用时只能“强为之名”。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否定言之功用,而是要求运用合道之言,即“希言”、“贵言”和“言有宗”,其实质是“其中有信”。而对形式上的要求则是要运用“善言”,要“无瑕谪”,从而达至用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子在《绝智弃辩》(老子甲)中提出的“道”是可以作为社会生活依据的客观法则,是客观性和形上性的统一。老子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它不是一个思辩的概念,而是一个混然自成的实体。它源于古始神话本原,是对中国神话本原的哲学概括,是对世界本原的理性回答。后起道家学者关尹、太史儋(老儋)对老子的“道”进行了诠释和补充,构建了中国天道本原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老庄道家哲学中,关于“道”这一范畴,老子和庄子的认识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老庄的天道观,从根本上讲,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认为“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上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但老庄关于“道”的认识也有不同之处,老子的“道”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庄子则将“道”内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则追求精神境界的超升;老子的“道”玄不可测,而庄子的“道”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老庄“道”论之异同,对老庄后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3.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4.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出发来认识意境的形成,意境的生成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联系非常紧密,老庄对生命本体(道)的认识为意境的生成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形成了意境最基本的特征,即意境重视整体效果、境生于象外、物我交融等等;老庄和佛教禅宗对“道”、“法”真谛的认识又为意境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白世界观与老子哲学,李白文学观与老子美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老子由天道自然进而推论人道和社会,提出了功成身退的政治观和无为而治的社会观。这一切,李白都有所继承和发扬,虽然不以哲人的面目出现。老子美学是由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引伸出来的,而“道”所具有的根本特性就是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无不为”。根据这个特性,不难看出,老子美学本质上是指自然无为的原则支配着一切美和艺术现象。李白的文学观与老子美学心心相印,如大美,自然美,无言美,阴性美。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道家之"道"的真正意涵一直众说纷纭。"道"本身的模糊性和解释视角的多样化不仅带来理解的歧异,而且还引发意识形态的纠缠。其实,"道"作为道家形上之思的突出表征,乃在其为我们敞开了一个超越一切"有限"而又不离一切"有限"的"自然世界"。"道"物不二,天人本一,道家"道"的形上学不是一种本体论兴趣的形上学,而是一种生存论兴趣的形上学,一种实践论兴趣的形上学。  相似文献   

18.
论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与老子哲学的关系。本文表明,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的某些方面.可以追溯到老子哲学。并且.老子哲学对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思想.有着重要影响。两者间存在着相同或相通之处。特别是老子哲学中的人责论、无为思想,在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均有体现。文章还用老子哲学的某些观点和论述.诠释了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中某些方法论原则,即其所说的促进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三个前提: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性理解。将老子哲学和罗杰斯心理治疗思想进行比较和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自然人性论"与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哲学的起点是“道”,其对文明的理解也由“道”所规定。庄子文明观的建立,出发点在他所坚持的“自然人性论”。他由天道及人事,以“无为”建立了道的社会秩序,使人伦关系得到和谐而人同时得到自由。在物质技术方面,他主张“道进乎技”,在身体的技术中达到审美的境界,而否定了由“机心”而获得的进化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20.
试析老子“道“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是老子的思想基础。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道"指规律性;"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强调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精辟之处在于他将有为与无为,成与败,得与失等辩证地统一起来,成为改造世界借鉴的方法论,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