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惟恍惟惚的道,道为天下母,为万物之宗。纵观五千言,弥漫了浓浓的水的气息。老子选择了水这一原型意象作为玄虚之道的实物载体,水几于道,道即似水,水使《老子》这部书于理性的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如水的自然美、诗意美、精神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2.
《老子》二十一章论“道”有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儿所谓的“精”,指精气,犹《管子·内业》所谓“精,气之极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而《庄子·大宗师》云:“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此言“有情有信”,语本《老子》;“无为无形”,则进一步推衍为不可知“道”。“有情”即“有精”,“精”、“情”二字古本  相似文献   

3.
老子建立的以“道”为本位的学说,强调“自然无为”,然其旨归在于通达“无不为”之境界。老子这一思想在不自觉中暗合了审美的内在规律和精神品质。老子提倡之“无为”精神符合审美心胸的特点,而其终极目标“无不为”之境界则又暗合于审美体验的最高理想。因此从美学角度讲,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是与审美精神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老子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的,所以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是指客观自然规律,兼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二十五章》)的永恒绝对的本体之义。“自然”即天然,自然而然,指万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老子认为,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这就是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冯友兰先生指出,这构成了一条自然的不变规律。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法天贵真”的主张,表现出重视自然、清淡、真诚之美的审美趣味。其含义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学生作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从接受任务,到动笔完稿的过程。从本质上考察,写作是人的一种生命实践形式,是情感长期作用的结果,需要借助特定的语境才能完成。1、写作是人的生命实践形式。写作,就其实质而言是思想的生产过程,思想的生产源自对宇宙本原、生命奥义,即天道、物道、人道的觉知。然而人世间的种种“道”又不是赤裸裸地显现出来的,往往借助一定的人、事、物来反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人们要于恍惚窈冥的物象中搏见道之精义,必须…  相似文献   

6.
《老子》揭示了宇宙从混沌中演化而来,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是:“道——惚恍——状(象)——物”,这个过程是一个“道法自然”的自组织的过程,在混沌与物质形态之间以“状”、“象”作为一种亚组织的中介受到重视。“道、无、有”在不断运动中的交互构成的产物,“道”通过“无”体现出自身无限性的潜藏力。  相似文献   

7.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问题。千百年来,人们无时不在探寻着它。老子站在他所处时代的高度,对世界的本源、世界的形成等哲学本体论问题作出了杰出的回答,从而形成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学说。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由道化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以下引《老子》只注章名)道作为“天下母”,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就象子由母生一样。所以,道就是世界的本源。 “道”是老子哲学的一个特定的范畴。道并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体,而是一种“无”(形)的状态。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二十一章)“视之不见,名  相似文献   

8.
一、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庄子的美学是真正的艺术哲学。“道”作为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原义是道路。首先把“道”引入哲学领域,用它表示宇宙本体的是老子。老子曾用“恍惚”、“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来界定“道”的形态,以致引起人们理解上的不同。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道”的自然无为,先天地生,为万物母,无为而无所不为。从这里生发开去,老子产生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观,素朴、少私寡欲的人生观以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文艺思想。这充分表现了他对社会、人生、文艺的主观体验,它表明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作用。庄子深受老子影响,不过他不重视“道”的存在形态,而是著力领悟“道”自然无为的精神。《大宗师》论“道”,有一段很重要的话:“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  相似文献   

9.
一、虚静由哲学向美学、文艺心理学的嬗变最早提出“虚静”这一概念的是老子。他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十六章)。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就是“道”,它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的本原;同时,“道”又是认识的对象,并且是认识的最高目的。因此,人们对于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观照都要进入到对其本原“道”的观照。然而在老子看来,“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具有“恍惚”的特征,一般人对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把握起来十分困难(《老子》十四章)。正是为了认识这种“道”,老子提出了“虚静”  相似文献   

10.
老子直接论述“美”的文字并不很多 ,表面上似乎还排斥美。但在其思想中 ,他已用其自然之道的形上学原理 ,深刻探讨了美的本质。老子的美学正是在对世俗的、传统的审美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以自然真朴为美的美学思想以及“道法自然”这一认识和把握真正“美”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使得老子美学开创了道家美学以至整个中国美学注重法自然、尚素朴以及重质轻文、求真贵淡的优秀审美传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审美的瞬间的分析,可以揭示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时间意识。在伽氏看来,审美的瞬间在本质上是一种充实的属己的时间;它在日常时间的“中断”中形成了自身的连续性:其思维的内在逻辑是解释循环;在审美体验的瞬间,于流逝中把握到永恒,最终实现了真理的显现和意义的生成,从而完成这一定居过程。  相似文献   

12.
艺术思维是复合混融的立体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象思维是外延比艺术思维大得多的概念,与艺术思维是两个不同级别并具有本质区别的范畴,形象思维具有认知和审美两大功能,其思维的结果有的是学艺术作品,有的是理论形态的作品,有的是一般社会意识,艺术思维不是过去学理论教材中所说的要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质的飞跃,满足人们认知的需要,思维过程也不是遵循形象的逻辑运动这种线性思维方式,思维的结果也不是一般性意识形态,而是要经历从一般生活形象到艺术审美形象的转变,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艺术形象,其中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审美、情感与想象、灵感与感知、现实与梦幻等多种思维方式复合混融的立体辩证性思维,其思维结果是为了创造出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形象或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是与现代性问题相伴生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甚至还是一个“普遍敏感性的历史时期”。但其纠结与离散,从来就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实践伴生始终的问题,只不过是随着资本逻辑的强化而从关于世界本源和道德伦理的幕后窜到了资本运动的前台,并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进程而打斗愈烈。本文意欲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义含混和审美颠覆,通过再现其展开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途径和它内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典抒情诗以其丰富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成就了东方诗美的神采。那些闪烁异彩的诗篇,正是因了其中的回忆性的审美意象而平添了令人沉浸其间的无限魅力。在诗人的回忆性意象体验中,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时,诗人进入一种超越层次的高峰体验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诗人的情感体验超越了物象、超越了个人情感、超越了历史时空,个人心灵与人类历史沟通,由物会心,由象生意,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体验天地万物、宇宙苍生,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进入一种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宇宙大化”之境。  相似文献   

15.
明代文论的“复古”思潮,体现了文人主体精神的本源性回归。特别是儒家诗学主体在审美经验的传承中既认识到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又渴望在“道”的“立言”中寻求自我精神家园的建构和生命意识的张扬。  相似文献   

16.
审美经验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审美经验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生动、具体的感知与体验,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审美经验的当代性就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性的体现。在现代性、前现代性、后现代性交织的当今社会中,许多新的现象、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审美经验。文学的边缘化带来审美经验的世俗化、私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审美经验的感官化、娱乐化;大众传媒多样化带来审美经验平面化、当下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在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其在思维模式上注重人生精神体验;在价值目标上追求人格道德修养;在反映方法上强调直觉顿悟等方面的独特性。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祖国美学的丰富遗产,在更加宽广的视界中不断完善美育思想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加强美育思想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庄子《齐物论》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分析庄子的美学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试从死亡观、美丑观和真人境界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在《齐物论》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观点,并把对道的体认与人生联系起来,提出了“游心于物之初”的命题,并把“朝彻”、“见独”、“心斋”、“坐忘”等作为体道功夫。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在体道的过程中又显示了其思想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20.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