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化学式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密度1.438g/mL(20℃),熔点-0.41℃,沸点150.2℃。可与水任意比互溶,市售商品为30%或3%的水溶液。H2O2常温下能缓慢分解(2H2O2=2H2O O2),H2O2具有弱酸性(H2O2=H HO2-,K1=1.55×10-12,20℃)、还原性和强氧化性。H2O2可用作氧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的漂白性实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化学式H2O2)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密度1.438g/mL(20℃),熔点-0.41℃,沸点150.2℃.可与水任意比互溶,市售商品为30%或3%的水溶液.H2O2常温下能缓慢分解(2H2O2=2H2O+O2),H2O2具有弱酸性(H2O2=H++HO2-,K1=1.55×10-12,20℃)、还原性和强氧化性.  相似文献   

3.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叫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化学式为H2O2,易溶于水。双氧水和水(化学式:H2O)虽然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从分子结构来看,一个双氧水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双氧水”因此而得名。正是这一个氧原子的差异,使得二者的性质有很  相似文献   

4.
题目 (2004年遵义市)新兴大脑营养学发现,大脑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关,从海底鱼油中提取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脑黄金”,它的化学式为C26H40O2,根据“脑黄金”的化学式将你获得的信息至少写出四项。  相似文献   

5.
一、定“1”法所谓定“1”法,就是找出反应式中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其系数为1,再根据这种化学式的原子个数,按顺序确定其他化学式的系数。如果系数中出现分数,须通分,再去分母。配平的原则是先配化合物,最后配单质;配平关键是定哪一个化学式的系数为1;配平要领是掌握配干的规律。规律1一般把最复杂的化学式的系数定为1。例1配平C2H6+O2-CO2+H2O解析步骤:(1)1C2H6+O2-CO2+H2O(2)1C2H6+O2-2CO2+H2O(3)1C2H6+O2-2CO2+3H2O规律2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复杂程度相似,一股定反应物的化学式的系数为1。…  相似文献   

6.
根据化学式,可进行下列计算:一、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胆矾(CuSO·45H2O)在农业生产上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解析: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等于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积之和,胆矾化学式中的“·”应理解为“加”,而不是“乘”。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64 32×1 16×4 5×(1×2 16)=250。二、求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例: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其中尼古丁(C10H14N2)对人体危害最大,则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  相似文献   

7.
化学式与结构式 :CH3COOOH ,C2 H4 O3,HCHHCOOOH相对分子质量 :76.0 6理化性质 :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 ,弱酸性 ,易挥发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并带很强的醋酸气味。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溶解性与醋酸相似。温度较高时放氧 ,加热至 1 1 0℃时 ,强烈爆炸。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它是一种氧化剂 ,与有机物接触有危险 ,易燃。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 ,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 ,应在避光、密封、低温下贮存。制备方法 :( 1 )过氧化氢法在硫酸存在下 ,由醋酸和过氧化氢反应制得。CH3COOH +H2 O2H+硫酸CH3COOOH+H2 O( 2 )乙醛直接氧…  相似文献   

8.
一、H2O2有哪些主要物理性质? 答: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无味道,无气味,沸点150℃,凝固点-1℃,在0℃时密度为1.465 g·cm-3,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相似文献   

9.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基础 .近年来中考对化学式知识点的考查已逐步由知识性考查转向能力性考查 .例 1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 H8O6 ,它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近年来 ,科学家又发现它还有防癌作用 ,从维生素C的化学式C6 H8O6 ,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至少写出三项 :( 1 ) ;( 2 ) ;( 3) ;( 4 )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要求同学们思维开放 ,大胆而又合理地解答 .化学式有宏观、微观和量三个方面的意义 ,于是 ,从这三个方面思考 ,可得答案为 :( 1 )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2 ) 1…  相似文献   

10.
(1)若某气态混合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6,或它的平均化学式为CxHy,其平均碳原子数1相似文献   

11.
题目在CO、HCOOH、C2H2O3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r,则C%为( ) A 3/7(1-9y) B 6/7(1-r) C 3/7(1-6r) D 1/7(1-r) 一、变形法. 混合物中三种成分的化学式可变形为CO、CO·H2O、2CO·H2O,观察上述化学式,容易发现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1.“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X=N2 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 A.N2H4 B.N2H6 C.NH2 D.N2H4O2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易溶于水、醇及醚,高浓度时有腐蚀性,过氧化氢溶于水形成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无杂质污染和良好的贮存条件下,可以长期保存,在约114℃以上开始发生爆炸性分解。在工业生产上可广泛应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已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5O2 X点燃3CO2 4H2O。由此可知,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A.C3H7OH B.CH4C.C2H6D.C3H82.右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1.(烟台)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现象,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9O2——4CO2 2X 6H2O,X的化学式为( )(A)H2SO4 (B)SO3 (C)SO2 (D)CO  相似文献   

16.
一、解读互滴操作过程中的“相对量”例1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 O H溶液和A l2(SO4)3溶液B.H2SO4溶液和N aH C O3溶液C.C aC l2溶液和N a2C O3溶液D.Ba(O H)2溶液和N aH SO4溶液分析若将K O H溶液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当K O H不足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A l3++3O H-Al(O H)3↓,随着K O H溶液的加入,沉淀量逐渐增多后又逐渐消失。而将Al2(SO4)3溶液滴加到K O H溶液中,开始时由于K O H过量,没有沉淀生成:A l3++4O H-AlO2-+2H2O,随着Al2(SO4)3的加入,沉淀会出现并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用语中各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而难以回答,下面用拟人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它们的意义。1.左边站的是微粒的个数:1)元素符号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系数“2”表示2个氢原子2)化学式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分子。如:2H2O系数“2”表示2个水分子3)离子符号左边站的是几,表示几个某离子。如:2Fe3 系数“2”表示2个铁离子2.右脚下踹的是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如:H2O中H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3.头上顶的是元素的化合价:如:H2O中O头上顶的“-2”表…  相似文献   

18.
一、拆分化学式1.观察化学式,拆出相同部分例1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6%B.22%C.32%D.64%解析由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可以看出,它们均有共同的部分“Na2S”,混合物的组成可用通式Na2SOx表示。由通式可知,Na和S的质量之比为46∶32,因此,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3246=32%。故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32%=22%。选B。2.变形化学式,拆出相同部分例2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无色黏稠液体,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一般市售的是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家庭使用的是质量分数为3%-5%。  相似文献   

20.
过氧乙酸是抗非典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消毒剂,其分子式为C2H4O3.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具有弱酸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熔点O.1℃,沸点105℃,饱和蒸汽压2.67(25℃)kPa,相对密度1.15(20℃),闪点41℃(35%过氧乙酸溶液)。危险性:遇明火、受热、摩擦、震动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温度稍高时,易分解产生氧气;加热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