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赤泥、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赤泥、矿渣和粉煤灰的最佳配比.当赤泥与粉煤灰比例为3∶1、矿渣的掺量为40%、12%硅酸钠促硬剂为0.12A、减水剂为0.7%时,所制备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力学性能较好.用蒸压养护制度可得出性能最优的碱激发胶凝材料.赤泥-粉煤灰-矿渣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盐腐蚀性、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抗冻性能;吸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泥、净浆试体、胶砂试体Ⅰ (灰砂比为2∶1)、胶砂试体Ⅱ(灰砂比为1∶1).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碱激发胶凝材料中生成了大量的铝硅酸盐和钙硅酸盐的复合反应产物,如:莫来石(K2O·NaO·H2O、Al6Si2O13)、托勃莫来石和C-S-H、C2-S-H凝胶产物等.该类材料不仅具有类似有机聚合物的完整岛状结构及链状结构,还能与矿物颗粒表面的[SiO4]4-和[AlO4]4-四面体通过脱烃基作用形成化学键;来源于原料中Ca(OH)2的C-S-H凝胶多生成于水泥水化的C-S-H凝胶孔隙之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结构密实度,是其获得高强度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粉体最紧密堆积粒径分布方程优化出矿渣和硅灰以4∶1混合为密实粉体组合(USG),并进行USG的减水率、胶砂强度、激发剂影响效应及掺USG的水泥浆体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USG与水泥和聚羧酸减水剂相容性优异;具有密实填充、增强效应;激发剂能显著提高USG水泥胶砂强度,其适宜掺量为2%~3%.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钠与磷石膏复合物激发粉煤灰和矿渣的超细粉体作为胶凝材料替代部分水泥制备水泥基灌浆料,研究了灌浆料的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随水灰比的变化规律,并且从微观结构上对地聚物超细粉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掺量为1.5%,磷石膏掺量为1.25%,水灰比为0.25时,灌浆料的流动度达到最佳值(0 min, 350 mm),且具有最大的抗压强度(1d, 36.4 MPa; 3d, 69.6MPa)和抗折强度值(1d, 12.5 MPa; 3d, 15.6MPa).  相似文献   

4.
污水处理厂污泥固化及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种含水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石灰与粘土或水泥与粘土进行固化,测试不同龄期和掺量下固化污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发现:固化强度随龄期和掺量增大均增大,且相同条件下,水泥的固化效果要好于石灰,前者固化强度约是后者的2~5倍;龄期较短时,粘土对固化强度影响明显,龄期较长时,石灰或水泥的影响明显.短龄期内提高固化材料的掺量,对于强度提高不明显;污泥含水率由92.1%减小到53.1%时,强度增大2~10倍.最后,建立固化强度预测模型,预测含水率相近污泥的固化强度.  相似文献   

5.
以原状磷石膏、水泥、偏高岭土等为主要原料,磷酸或乙酸为激发剂,制备了酸激发磷石膏胶凝材料并探究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酸激发剂的种类及掺量对胶凝材料抗压性能和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偏高岭土、水泥的质量比为45∶15∶40,掺加量为1-5%的磷酸或乙酸,制备的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折性能;掺加量为4%的磷酸制备的胶凝材料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了30.97MPa,抗折强度3.64 MPa;掺加量为4%的乙酸制备的胶凝材料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19.03MPa,抗折强度达到了4.08 MPa;在自然养护条件下,磷酸激发的磷石膏胶凝材料的激发效果优于乙酸。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掺入体积掺量为1.0%、1.5%和2.0%未经油化处理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对碱激发矿渣砂浆板弯曲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声发射(AE)系统监测破坏过程中裂缝的发展状况,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纤维-基体界面.研究结果表明,PVA纤维对碱激发矿渣砂浆起到了较大的增韧作用,但对120 d砂浆板的弯曲强度的提升效果不如早期明显.PVA纤维增强碱激发矿渣试件破坏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主裂缝形成阶段和极限荷载后3个阶段.观察发现,抗弯荷载下3和28 d龄期样品中的纤维以拔出为主,而120 d样品中的纤维则是拔断破坏.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高性能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研究了功能填料配比对隔热性能的影响、粘结材料配比对粘结强度的影响以及功能填料掺量对隔热性能和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备热反射涂层,对其耐久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TiO2和SiO2质量比例下,随着TiO2质量的增加,热反射涂层的隔热性能升高。相同固化剂掺量下,在增韧剂掺量为20%~30%时,粘结强度最大;相同增韧剂掺量下,当固化剂掺量为30%~40%时,粘结强度最大。随着功能填料掺量的增加,热反射涂层隔热性能升高,粘结强度先缓慢降低,后加速降低。根据各组分最佳配比制备热反射涂层,涂层磨耗率随磨耗次数的增加而升高,前期升高速率快;隔热性能随磨耗率的增大而线性减小;抗滑性能随磨耗次数的增加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
运用X-衍射分析方法分析了赤泥的矿物组成;采用差热-失重综合热分析方法分析了赤泥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物理化学变化;依据综合热分析,分别采用500℃、620℃和703.7℃对赤泥进行了煅烧处理,处理后的赤泥分别以不同的掺量掺入水泥中制作标准的胶砂试件。试验结果证明620℃煅烧处理的赤泥效果最好,掺量可以达到30%;500℃处理的赤泥效果最差,最大掺量仅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1.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MSB)竖向隔离墙的耐久特性。2.探讨干湿循环过程中循环级数对隔离墙的质量变化、干密度、p H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孔隙结构和微观产物等的影响,并探究MSB的服役性能。创新点:1.通过干湿循环作用,揭示新型MSB隔离墙与传统水泥基(OPC)隔离墙的耐久性差异;2.通过微观分析,成功测定新型MSB隔离墙干湿循环后形成的水化产物。方法:1.通过宏观实验分析,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比较MSB隔离墙和OPC隔离墙的质量、干密度、p H值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图2和4~6);2.通过微观分析,研究MSB隔离墙中氧化镁激发高炉矿渣(GGBS-MgO)和膨润土的掺量对空隙结构的影响(图8),并探讨干湿循环作用如何影响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水化产物的形成(图9)。结论:1.MSB隔离墙的质量损失比OPC隔离墙高1.1%~2.1%;2.MSB和OPC隔离墙的干密度和p H值均随干湿循环级数的增长而减小;3.MSB和OPC隔离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级数的增长而降低;4.增加GGBS-Mg O的掺量可减少2%~12%的累计进汞量,而增加膨润土的掺量会增加4.6%~7.9%的进汞量;5.干湿循环可加速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水化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不同掺量的水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作为碱激发剂,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0%-40%的水泥、2.5%的Ca(OH)2和2.0%Na2SO4复掺后,粉煤灰试块28d的抗折,抗压强度均能达到全掺水泥基准砂浆的相同龄期强度.本研究应用于工程,可减少水泥熟料的掺入,降低混凝土的配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高掺量矿渣粉煤灰复合水泥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类型混合材之间性能上的差异,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的复掺,可以取得性能上优于任何一种单掺时的效果,即“优势互补效应”.本文对矿渣和粉煤灰的优势互补效应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适当的外加剂来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混合材的合理搭配,即使粉煤灰掺量达28%,混合材总掺量为70%,水泥各龄期强度仍能满足425R~#复合水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工业固废镍渣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制备单组分镍渣基地聚物。研究碱激发剂种类和碱掺量对镍渣基地聚物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XRD、SEM及EDS等试验对水化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碱激发剂为复掺Na2SiO3/Na2CO3,wNa2O=6.5%时,单组分镍渣基地聚物28 d抗压强度可达68.96 MPa。单掺NaOH对镍渣活性激发效果有限,单掺Na2SiO3和复掺Na2SiO3/Na2CO3激发效果显著,单掺Na2SiO3和复掺Na2SiO3/Na2CO3不能使地聚物的矿物组成发生较大改变,但可以显著提高反应体系中凝胶产物的生成量,改善地聚物微观结构的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纯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以及掺有矿渣或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纯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768;矿渣混凝土及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之间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5和0.8419;而所有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之间的相关性更差,相关系数仅为0.6568。可见,除非用于纯水泥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比较,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通常不能反映其渗透性。  相似文献   

14.
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能显著改善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而得到普遍应用。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压汞法(MIP)和X-CT断层扫描技术分析粉煤灰分别为10%、30%和50%对水泥基材料微结构的影响,进一步从氯离子传输角度分析掺合料对微结构改变的本质。压汞法的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从10%到50%,水泥基材料的毛细孔和凝胶孔的体积率分别减少和增加,但总孔隙率在50%时出现增加;X-CT三维重构的结果显示,水泥基材料的微缺陷随着掺合料的增加而减少;氯离子传输的实验显示,含50%掺合料的试样,具有较大的传输系数,表明不适量的掺合料会降低水泥基材料的抗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软士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软士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士,从而提高地基士强度,增大变形模量。此方法适用于软基处理,效果显著。使用水泥士搅拌法加固地基也有其局限性,这点更应该引起设计单位的重视。当采用水泥士搅拌法用于处理无类似工程经验的地区或工程时,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地质勘探补探工作,按规范通过设计前期的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用一天水泥抗压强度和矿渣掺加量预报七天水泥抗压强度,其预报曲线为三元二次方程,经过变换后变为二元回归方程,这样就能较容易确立和计算。对于控制矿渣水泥生产,保证其质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筑砂浆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建筑砂浆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和石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水泥和石灰要消耗大量的矿物资源和能源,严重破坏环境;工程中往往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砂浆,造成资源浪费;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差,配制工艺复杂,不利于推广干混砂浆等.其解决对策是利用具有潜在胶凝活性的工业废渣研究开发能够替代水泥和石灰的建筑砂浆新型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和P(AA-co-MA)/PEG、FDN-A减水剂,以不同掺量掺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运用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研究不同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水泥砂浆减水率、水泥净浆泌水率以及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电镜对添加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的硬化水泥石的内部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0%时,水泥净浆流动度达322 mm,砂浆减水率为47%,泌水率仅1.1%,28 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可达67.9 MPa。可见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无论对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的分散能力、保水性能和减水作用,还是对力学强度均有明显优势。从水泥石的内部结构SEM图看,添加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后更能保证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经时耐受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弱酸性软土水泥土工程性能,对比不同Ca(OH)2外加剂掺量下的水泥土配方试验,分析其对水泥土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性、压缩性提高的效果。 掺入Ca(OH)2 后,其密度增大幅度基本位于4.8%以内。 水泥土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着Ca(OH)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掺量高于10%时增幅相对较小。 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泥土强度逐渐提高,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较为明显。 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各个不同龄期的水泥土渗透系数随之降低,水泥土压缩模量得到提高。 综合提高效果和经济性因素,Ca(OH)2外加剂掺量不宜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