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幸福指数作为新兴的一种测评指标体系,有别于传统评价指标,它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测评对象,力求使之量化为具体的评估指标。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倡导"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幸福指数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测评指标体系甚至有取代GDP的趋势。通过对幸福内涵的解析,以对国民幸福指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为基础,探讨了幸福指数测评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幸福指数的量化、幸福指数与GDP的关系、幸福指数设定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广泛开展"幸福学"尤其是"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一、从GDP到人民福祉:@@社会变迁视阈中的幸福广东@@2011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幸福广东"的奋斗目标,并将其与"加快转型升级"一并作为全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核心任务.幸福广东的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开始把保障人民幸福生活作为执政目标,并对增进公众福祉作出庄严承诺,是对长期以来"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模式的纠正,是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施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界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概念、构建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和对江苏8所高校调查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幸福指数,并提出提高其幸福指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读幸福指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社会成员的幸福指数,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幸福指数研究的考察,分析了幸福指数的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并提出如何科学看待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幸福广东的建设放慢了GDP增长的速度,转向以增强民众福祉为重,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新的建设目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广东的发展不再单纯注重物质水平的提高而是更加注重人们精神生活层次的提升.幸福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感受,当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会感觉到幸福,休闲正是一条通往人类美丽精神家园的康庄大道,学会体闲能增进人们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维度,构建了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统计数据进行测算,得出苏州居民幸福指数在江苏省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最热词汇是“幸福”。 告别单纯的经济GDP崇拜,将焦点从经济GD转向社会GDP,让两种GDP同步增长。世界许多纷纷从经济GDP至上转向到国民幸福指数,把健康、就业、环境等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如此看来,以幸向来创造经济,缔造幸福中国,更应成为全中国人为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民幸福指数是最近出现的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引进国民幸福指数,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政策评估体系。在运用国民幸福指数评估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不丹的做法,将包括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纳入指标体系中,同时还要避免国民幸福指数狂热,并注意国民幸福指数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幸福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是社会运行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通过对江苏省四所高校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感受以及自我幸福感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不同背景下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项目的差异分析,对大学生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和筛选,探索提出了大学生幸福指数五维结构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房价的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拟从测评幸福感的主观指标体系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房价对于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并从政府、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