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庆华 《辅导员》2013,(27):30-31
近些年,许多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出现焦虑过度、情绪紧张、害怕交往、羞怯、自卑、忧郁、孤僻、说谎、叛逆、浮躁、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挫败感等不良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随着年龄增长会更加严重。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许多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愈来愈高,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出现焦虑过度、情绪紧张、害怕交往、羞怯、自卑、忧郁、孤僻、说谎、叛逆、浮躁、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挫败感等不良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随着年龄增长会更加严重. 小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呢?  相似文献   

3.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性问题,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及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而出现的心理不适应,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则可能会转化为更严重的障碍性问题。小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正悄悄拿别人东西是一种性质严重的不良行为,老师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将这种坏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发展成恶习,使孩子形成残缺的道德认知和扭曲的人格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干预的方法上,我们只能采用心理策略,绝对不能使用"道德谴责",更不能使用"偷"这样的字眼儿。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水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心理不和谐状况调查显示,在学习障碍、性格障碍、行为障碍上存在问题的小学生略高于存在其他问题的小学生。其中男生心理不和谐的比率略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心理不和谐比率远高于城市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薄弱学校学生心理不和谐比率高于软硬件较好的学校;留级学生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障碍、行为障碍上均高于非留级学生。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以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其在欣赏实践中分辨美、丑,并获得自觉、正确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减退,在其健康不佳的情况下,心理因素也会产生明显变化;分析了老年病人常见的认识误区;做到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掌握与老年人交谈的技巧等,采用心理疏导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赵双 《考试周刊》2023,(30):14-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在享受丰厚物质条件的同时,心理成长缺少了必要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忽略的心理成长累积造成了性格和人际交往的缺失,使他们成了物质丰裕时代的“穷孩子”。文章首先提出低年级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三个表现,然后论述了低年级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意义以及低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低年级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运用眼神读心测验和信任量表对180名成年人(青年、中年、老年各60名)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在青年至中年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中年至老年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青年人心理理论的性别差异具有显著差异,中年人和老年人性别差异不显著;成人心理理论与人际信任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是成人心理理论显著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熊英 《教师博览》2023,(12):28-29
开展小学生心理工作对落实“双减”政策至关重要。它既能让心理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能让心理教师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文章从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状态不佳的原因,提出调整小学生心理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认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每个教师和家长克服教育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正确地引导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不顾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不适当的要求是不对的;另一方面,迁就小学生现有的心理缺陷,不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也是错误的。一、培养训练感知力小学  相似文献   

12.
"追星"是少年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充分理由"可以通过少年追求自我价值和模仿学习理论加以解释;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智力、情绪、意志等心理发展为少年"追星"提供了足够的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以181名回族幼儿、174名汉族幼儿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回、汉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异同。研究发现:回、汉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汉幼儿的心理理论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体上呈同步发展趋势,但回族幼儿心理理论发展速度要低于汉族幼儿;散居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速度低于在园幼儿;回族散居女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缓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幼儿教育,重视民族女童教育是促进幼儿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部分小学生因自身身体素质差、体育基础差,心理因素不稳定,影响了学习效果。行动上表现为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习效率低,肌肉动作笨拙,不协调,小动作多,无法完成技术动作;情绪上表现为紧张、自卑、沮丧、恐惧、孤独、胆怯等。分析了体育课上小学生畏难心理的表现、原因,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帮助小学生克服体育畏难心理、提高完成动作的信心和勇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在对不同年龄组的农村妇女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不同年龄的妇女,她们在求知识字的心理方面存在着差异。扫盲工作应针对妇女文盲的心理特点进行。一、不同年龄妇女,求知识字的心理差异(一)妇女的求知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少女是妇女一生中的妙龄时期,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智力上都是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她们自尊心强、求知欲高。青年时期则是妇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生理、心理和智力都发展到成熟阶段,她们不满足于现状,渴望学习。无论是少年还是青年女子她们的求知欲都是旺盛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年时期求知欲就逐渐减弱。(二)妇女的学习兴趣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广泛趋向注重实际。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心理不成熟,但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能力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抓住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这一关键时期,从解决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编     
●心路拾花师生关系的特点河北省沦州市第一中学张永红学生与教师的交往随着生理与心理年龄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小学师生关系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在刚进入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在小学生面前,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并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教师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具有稳定的情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具有正常的智力;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采取应秉承塑造这样的健康心理。遵循这样的目标分析当前小学生心理导向方式的优劣之处,确认有效导向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既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能造成无穷的苦恼与悲伤,既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能导致同学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小学生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时期,他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尤其喜欢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小学生与人交往时显得力不从心,有时临难而退,有时屡屡受挫,发出“交往难”的感叹。小学生有哪些心理症结制约了他们的和谐交往又该如何使其互相理解、平等合作、和谐健康地交往呢?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的心理症结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人际交往开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包括人际交往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3x2x2x2(年龄x性别×有无物质奖励X团体一个体)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创设四种“找不同”的实验情境,抽取二、四、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年龄、性别、物质奖励和团体压力对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四年级是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三个年龄段中坚持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团体压力的影响显著且与年龄交互作用显著;物质奖励的影响显著;四种实验情境下小学生坚持性差异显著.其中在团体有奖励的情境下坚持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