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纵33.5厘米,横118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此帖以手卷形式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第3年寒食节),无款及年月.诗句为五言二首:  相似文献   

2.
苏轼,字子瞻,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所作诗文语涉谤讪罪被逮,这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流放到今湖北黄州,带罪任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居黄州间初寓定慧寺,后迁居临皋亭,元丰五年春筑雪堂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东坡在黄州前后约五年时间,至今留下许多遗迹。  相似文献   

3.
《虹县诗帖》,行书,宋米芾书,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高32.2厘米,长488厘米,每字10厘米大小,堪称巨制。  相似文献   

4.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杨文花 《兰台世界》2014,(10):12-13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初被贬谪到黄州,并在此地生活了四年又两个月。本文试图从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思想开始,解读他在黄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及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档案时空》2008,(6):F0003
桂东县档案馆珍藏的郑成功条幅墨本真迹.于右任行书条幅.陈祥乾行楷五言联是由爱国人士陈祥乾先生无私捐赠。  相似文献   

7.
《湖北档案》2009,(4):F0003-F0003
说明:黄州安国寺又称护国寺,建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坐落于黄州城南的青云塔下,因北宋名相韩琦曾在此发愤读书,考中进士而闻名。  相似文献   

8.
《湖南档案》2008,(6):F0003-F0003
桂东县档案馆珍藏的郑成功条幅墨本真迹.于右任行书条幅.陈祥乾行楷五言联是由爱国人士陈祥乾先生无私捐赠。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定西县一马姓农民,藏有祖传明代诰封一件。 这件“诰封”长430厘米,宽31厘米,共分五段,每段均长88厘米。第一段深黄色,第二段淡黄色,第三段黑色,第四段天蓝色,第五段淡黄色。边宽3厘米,织饰淡黄色云龙纹图案。第一段卷首织篆体“奉天诰命”四字,两边饰双龙戏珠纹图案。接下织有黑色楷体诰文。文后日期中部盖朱红篆文“制诰之宝”方形印鉴,印高12.8厘米,宽12.6厘米。日期“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中之“五”及“十一日”为手书楷体,墨色较印制的年月稍浓。  相似文献   

10.
民国著名书法家陈陶遗曾经作过一副行书对联,赠送给柳亚子先生的夫人郑佩宜女士,那联语既别致又颇耐咀嚼: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宣纸质地,联语宽22厘米,长134厘米.上款:"佩宜先生雅令";落款:"上章敦牂皋月陶遗",下钤二方印章,白文"陈陶遗",朱文"天真道人",均2.1厘米见方. 上章敦牂皋月,是庚午年五月,即1930年农历五月.那时,柳亚子与郑佩宦结婚已经24个春秋,柳亚子44岁,郑佩宜43岁,陈陶遗49岁,都已年逾不惑.陈陶遗尊称柳夫人为先生,可以想见他对郑佩宜的敬重.对联没有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甚或相敬如宾的俗套语言,只是拈及生活中的寻常琐碎,诸如"汲水浇花","扫窗设几",一些妇道人家的小事,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1.
王恒安     
《出版参考》2011,(6):F0002-F0002
恒安行书 王恒安先生是当代书法家,尤擅行书。他的行书好看,说其好看,指的是给人呈现的是一种寻常美感,让人感觉的是一种自然意趣;他的行书耐看,说其耐看,指的是秀丽中有情境,灵动中有气韵。在观赏之余,还似乎让人感受到他那深刻的人生体验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2.
报道     
《报林求索》2009,(10):10-11
<正>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工程开工建设9月5日,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工程开工。工程起自武汉铁路枢纽京广线滠口站,经五通口、香炉山、阳逻、林四房等站,引入京九铁路黄州站,正线长76.4公里。全线实行电气化,线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相似文献   

13.
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真撰元泰定二年(1325)李怀素刻本章钰跋。存三卷(卷三至五)。框高23.4厘米,宽16.5厘米。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姬志真(1193—1268),本名翼,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其先雍  相似文献   

14.
行书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之一种,以其流而不散、草而不放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书家和爱好者。从晋朝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始,后学蜂起,像李邕、黄庭坚、米芾、董其昌至近代于右任等书法大师无一不在行书创作上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成绩斐然。然而,与创作实践相比较,行书基础理论的研究则  相似文献   

15.
李成贵 《今传媒》2005,(2):58-59
作为《黄冈日报》城区版的《黄州新闻》,创刊于2003年元月2日,2名工作人员担负着每周2个版面的采、编和出版任务。创刊伊始,《黄州新闻》编辑部主任程水清为其定位颇费了一番心思。他认为,除了日常报道,专版更应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就是他确定的选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在工厂做了十三年工人,但有关工厂的文字却一行也写不出。苏东坡在被严格监视的情况下可以佳作连篇(惠州和黄州时期)。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档案馆现存明清档案,上起明洪武二年(1369),下至宣统三年(1911),共计22794件,是研究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青海地方政权关系和青海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军事、民族、宗教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现将其主要内容分历史时期概括介绍如下: 一、明代档案6件:洪武二年八月授魏华忠显校尉管军千户的诰命一件;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初五日授魏庇儿副千户、授徐勇百户的敕命各一件;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授赵德忠显校尉的诰命一件;天顺二年(1458)皇帝授高阳伯李文的金书铁券一件,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二十一日陕西监察御史关于茶马贸易的照会一件。这6件档案的载体分丝绸、纸张、金属三种。其中尤以明英宗授予李文的金书铁券为稀世珍品,此件基本完好,系本馆1985年从西宁市郊区一农民家中征集而来,面长37.5厘米,宽21.2厘米,厚约0.2厘米,重1300克。形状如瓦,拱宽23厘米,拱高11.8厘米。铁券正背两面共锉金字217个,每个字约1厘米见方。其中背面右上角书一“右”字,正中自上而下书有“若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一行十个字,正面自右而左,以每行十三字分十七行,书有206个字,文曰:  相似文献   

18.
陈子平 《陕西档案》2010,(2):24-24,F0003
第二十二军史略1946年3月编撰,长27厘米,宽17.8厘米,载体为麻纸毛笔字书写,字迹清晰,保存较完好。该史略全套8卷。卷一图像、卷二沿革(上)、卷三沿革(下)、卷四传记(上)、卷五传记(下)、卷六经济、卷七艺文、卷八其他。  相似文献   

19.
1897年,范鸿吉出生于湖北省鄂城县(今鄂州市葛店镇)一个职员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范鸿吉初在家乡读私塾,1911年考入黄州的一所“洋学堂”,191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8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  相似文献   

20.
<正>1981年10月出土于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河子乡前河村窖藏的这件北朝时期的金龙项饰,通长128厘米,重212克。龙身用金丝精心编缀成绞索式管状空腔,外观似鳞片相叠,盘曲自如。龙身两端都有龙头,形象相同。龙头用金片卷成长4.8、直径1厘米的圆管状,形制瘦长,五官、两腮、下颔的纹饰点缀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