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反思是实践主体对于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教师自觉地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有利于不断优化教育策略和行为的选择,提升教育效果,同时也提高专业化水平。反思常常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由某个具体问题或事件引发的。教师如果能够自觉留意这些问题或事件发生的各种信息,就可能在行动的某一个环节成功地启动反思。本文介绍了几种启动反思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作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根植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衡量和判断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的一个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价值与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价值与主体——客体、价值与实践——认识、价值与真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价值与认识的关系,试图说明价值是认识论的基本范畴。文章认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对于价值的追求是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最终动因。价直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事实认识而获得的,是较之事实认识更深入、更重要的认识层次。真理都是有价值的,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因而,实践检验也就包括认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两个方面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科学方法是人们揭示客观世界奥秘、获得新知识、探索真理的工具。它虽然是认识主体的主观手段,但不是主观随意自生的东西,它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自己的行动方式或思维程序,采取特定的  相似文献   

5.
价值论在我国哲学领域还是新学科,涉足者少,且涉足不深,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人们去探讨。本文作者认为,“价值主体只能是包括从最简单的生命组织到最高级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各个等次的自控制系统”。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作者肯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实践、价值、认识三位一体,难解难分,人(个体和群体)作为主体,必然既是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和认识主体。作者认为,把这种观点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界在内的一切有生存活动的自控制有机系统,就会看到:一切自控制、自调节的有生命系统作为主体,都必然既是生存活动的主体,又是价值主体和信息选择与接受的主体,不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主体。三种主体具有严格的相关性,三种主体与周围世界的三种关系(生存活动关系、价值关系、信息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功能耦合性。根据以上观点,作者对有的论者把“实践-认识关系”归并在一起,作为一方,又以价值关系为另一方,据以论证没有“认识-实践”活动的无机物也可以单独具有价值关系、也可以作为价值主体的论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对该论者把“作为一个完整体存在的规定性”作为判定价值主体的标准的论点作了比较深入的辩驳,断定无机自然物不可能是三种主体中的任何一种主体,它们根本不是主体。  相似文献   

6.
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因此,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价值是人的认识所应把握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指引人们从事认识活动的动力因素与内在尺度。价值体现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满足需要间的关系,是需要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满足需要的愿望和动机,集中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在认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定向作用、评价作用和调节作用。价值在认识中的作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类在认识活动中,不仅要追求真理原则,而且要追求价值原则,不仅要追求认识是正确的,而且要追求对人类自己是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为了维护人类的整体的现实利益,人们必须重视价值在认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的教学评估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一次大检查和大评比,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重要测评工作,也是实现“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的”。一、价值取向规范教学评估的指导思想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则是人们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活动的统一。它不仅反映了人的主观需求,同时还体现在人们为实现价值的现实活动中。价值取向的最主要最直接的用途是对于人类活动的定向作用。它帮助人们进行价值选择,认识主体的价值取向使它产生一种“知觉防御”,阻止那些同主体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科学知识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渗透于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已成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动力因素;它的不断问世既是人类自觉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活动不可回避的影响力,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都不得不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科学知识价值认识就成了当代价值认识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现代企业是科学知识的应用者和科学知识价值实现的经济实体,同时科学知识价值的实现给企业带来效益,企业经营离不开科学知识.企业经营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价值认识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企业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这就要求企业经营必须树立明确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活动,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是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没有价值意识,人类就不会给自己提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因此,人们历来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效果。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价值性原理和“有用就是真理”这一实用主义命题的区别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一、必须弄清的概念 :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的课题。主体 ,从认识的意义上来说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包括两项基本规定 :一是主体必须是有自觉意识的人 ,二是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实践活动。从这一点来看 ,主体与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的同一。[1] 一般认为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 ,属于认识领域 ,即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道德认识、道德真理问题在广义上虽然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但是它的特殊性又决定着它必然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个问题:一是伦理学研究道德真理问题的重要意义;二是道德认识和道德真理之特殊性;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真理性分析。 一 道德行为总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愿自觉的行为。所以,一种道德要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行为实践,就必须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和情感。那么,主体道德意识和情感是依据什么来建立的呢?在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和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科学的认识人生价值,以个体而言,有助于正确的人生目标的确立。以群体而言,有助于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内涵 价值是一个使用很普遍、内容很复杂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一般说来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即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亦即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一个关系范畴。人生价值同样是客体与主体的问题,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作用,在人生价值中,人既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又是价值关系的客体,就  相似文献   

13.
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使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客观事物对人的价值。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就在解决主体认识客体的问题。但是由于思维方式或者出发角度的原因,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直到马克思提出实践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时,才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最终的解决。而为了实现这一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认识的主体性,并考虑到实践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谈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认识效率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反映世界的内在动力系统的重要因素,它是人类对认识对象选择顺序的潜在尺度,制约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能循着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并不断促进着人类认识活动的节奏发生变化。认识效率成为认识研究的范畴是认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并将成为人类未来认识史发展趋势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主体在真理性认识过程中起着主导的能动性作用。主体是有头脑、能思维、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或人的集团。主体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属性。主体的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人类主体等。深入探究主体的相关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之必须。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价值自觉是青少年对主体地位的理性思索和认知,是其反省自身存在意义与客观存在间价值关系而获得的精神自觉。青少年价值自觉的特征体现为价值认知上的分化与趋同共存、价值选择上的个人与集体兼顾和价值实现上的认知与行为不一。在价值认知上统一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在价值选择上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在价值实现上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青少年价值自觉的有效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写作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在写作主体这项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中,写作实践是其生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对真、善、美的追寻、创造和实现,是这种活动的终极目的;在这种写作主体特有的行为方式中,语言符号具有重要的、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人们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一般来说,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达到。实践是社会的实践,广阔的社会活动领域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经验的积累,人类认识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历程也大为缩短。作为认识能动性的一个突出表现,科学研究就被凸现了出来。科学研究,是使用可靠的方法探讨事物本质,揭示其规律的活动,其实质在于有效地开发未知领域。从这一实质出发去考虑问题,则这种活动,既可以是凭借一  相似文献   

20.
人们有意识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具体意识,包括目的、计划等等,总称为实践理念。实践理念中包含着实践主体的对象认识、自我认识、条件认识,还包含着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即实践主体希望通过某种实践活动作用于实践客体,以使自己获得所需要的价值,满足自己的一定需要。实践主体把它们整合起来,便形成为实践主体的意欲进行具体实践活动的目的、计划、步骤、手段等,然后即可以自主有序地发动、支配、安排、调控整个实践活动。我们在进行每一项具体实践活动之前,在构想实践理念时,必须自觉地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切不可主观随意,草率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