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也是该节的重点和难点。渗透吸水是细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1质疑夏祥斌[湖北省武汉市钢都中学(43008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P.19在解释神经元之间兴奋单向传递时提到"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而人教版旧版教材的叙述则是"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突触小泡"。那么,"突触小泡"到底在哪里呢?刘永生[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671000)]神经递质是突触小泡释放的吗?郭海燕神经递质都是在神经细胞内合成的吗?2讨论王彬突触小泡只位于突触前膜内侧的突触小泡内。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神经细胞膜上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及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方式的问题,以及题目中涉及水通道运输和有关物质透过膜的层数等问题,对此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其实这些问题是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向来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要攻克这一难点,教师要针对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模式教学生一些妙招,如先教学生厘清解题思路后强化训练,先让学生找到单位"1"后探求解题技巧,先让学生习得列式技巧然后选择解法等。  相似文献   

5.
1突触小体与突触小泡 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的末端膨大部分,可以与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 突触小泡是在突触小体内靠近突触前膜处的囊泡结构,内含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当神经细胞兴奋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一次考试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共同完成一次文言文试题讲评的课例,全面阐述了"语文试题讲评课授课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有条理地一一列举,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先后进行了三次磨课,现将我的三次磨课过程呈现给大家,以期与大家共同进步。第一次教学:我首先出示例1及其场景图(略):"王大叔用18根l米长的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读题后,我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引导:(1)要围长方形必须  相似文献   

8.
兴奋是神经系统信息传导的唯一方式,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而产生兴奋,兴奋产生后先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兴奋跨过突触间隙时通过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上。  相似文献   

9.
陈建军 《天中学刊》1999,14(5):100-100
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研究认为,数学思维品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学元认知水平的差异.据此,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难点归因教学.学生通过对难点难在何处的剖析,增强了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从而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现通过“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一难点的教学实例,说明我们的做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对以下3个例题的讨论来完成:例1例2已知例3已知,求X的集合.我们采用的新方法是:(1)确认难点:向学生说明这是三角函数中稍难的问题.(2)难点归因:引导学生剖析难点难在何处,强…  相似文献   

10.
圆柱的侧面积及表面积公式的运用、圆锥体积公式中的"1/3"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是"圆柱和圆锥"的教学难点。通过有效复习、厘清公式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破解相关难点。  相似文献   

11.
1 神经递质只能由轴突传向树突或细胞体吗? 两个神经元相互接触处叫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根据两个神经元之间互相接触的部位不同,突触可分为三类:轴突-胞体型突触,轴突-树突型突触和轴突-轴突型突触。轴突-胞体型突触,为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之间的接触。轴突-树突型突触,即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树突之间的接触。  相似文献   

12.
陆俊 《中学生物学》2010,26(6):39-40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简单线性规划"在高中教学中,有些关键点现行教材的解释,学生难于理解;整点最优解,学生更不容易求得,下面略作探讨.整点最优解的求法是个难点,学生不易求得,而教材解法不够详尽.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一)"打格子法"可行域内若整点较少,则用打"横行"或"竖列"的办法,再通过代值检验可得最优解.例1某运输公司在建筑某段高速公路中,承包了每天  相似文献   

14.
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为例,基于新课标要求,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创设情境引入主题,以问题为驱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容积与容积单位》一课,学生既要了解"容积"的概念,又要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通过教学前测,了解到学生对容器的容积和容积单位概念理解以及容积的计算不存在问题和困难,但感受单位容积1 L与1 mL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怎样帮助学生感受单位容积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呢?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向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16.
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水分子的跨膜运输"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自制渗透演示装置,结合问题层层引导,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破了探究性实验设计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正>"当堂训练法"即教师在课堂上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边学边思,着重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训练,形成能力。"当堂训练法",其精髓应该在"先学后教"上。学生先进行自学,教师应注意三点:(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有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内容一律不教。(2)教的要求,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7。教学目标1.通过"待客"这一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掌握普通话。2.引导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3.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文明待客,并能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9.
轨道圆的旋转是磁场问题中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突破"有困难.所以通过一题多变的形式,总结一些解题技巧,让学生能"有备而战".原题如图1所示.直线边界MN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664T,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沪科版"力与运动"为例,浅谈如何进行校本单元过关练习设计,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本章所学知识,通过几个题目的解析突破重点、难点,通过综合题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