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学者陈兆教授称誉本刊前不久,本刊收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陈兆教授来信,陈兆教授的厚爱是对我们编辑们的鼓励和鞭策,同时陈教授的严谨治学的态度也是我们作编辑的需要认真学习的。喜接《北京档案》1998年第1、2期,读了几篇文章之后,觉得北京市档案...  相似文献   

2.
刘叶秋先生是国内知名的学者和老编辑,他丰富的学识向为大家所敬重。他自拟小传《雕虫射虎两浮名》,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处世作正人、治学作通人”的生活信条和治学原则。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编纂《十三经索引》,既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了一部高质量的检索工具,也对当代编辑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有诸多启示:要善于在编辑实践中发现选题;选题要具有普适性与长远价值;编辑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不但要出好书,还要善于宣传。  相似文献   

4.
朱燕萍同志在《编辑之友》2001年第5期发表了《什么是编辑定义本质的属》,文章针对我们在《编辑之友》2000年第5期发表的《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属--编辑概念构成方法系列论证之一》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朱燕萍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朱文")实际上不只是谈了编辑定义属的问题,而且涉及了编辑定义的整个构成,而我们对编辑定义的属和种差(《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种差--编辑概念构成方法系列论证之二》,见《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都已经分别著文作过论述.现在对朱文择要进行答复,也是我们对上述两文的补充,所以以"再谈"为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回顾《唐翰林学士传论》一书的编辑出版历程入手,简要评述此书的学术价值和出版后产生的影响,重点记述书稿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傅璇琮先生对编辑在工作、治学方面的悉心指导,特别是傅先生将数十年积累做编辑、做学者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令编辑感到与名家的交流使其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展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成果,以自选集的形式推出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的自选集《治学清历》即是其第四辑中的重要一部。《治学清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第960厂厂志》编辑完成。与其他单位志书的编辑不同,《第960厂厂志》的编辑完全是民间行为,是一些年近花甲的原960厂的同志,出于对国防建设工作的历史责任感,怀着对当年参加小三线建设的眷恋,自发  相似文献   

8.
作为基层单位一名普通的通讯员,站在基层通讯员特有的角度,感觉到《中国记者》比较注重专业记者编辑的工作与生活,而对基层通讯员(业余记者)特别是初学者有所忽略。在《中国记者》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精神鼓舞下,我向《中国记者》提点建议: 一、最好多刊登一些从基层干起,对新闻事业执着追求的优秀名记者。这样对其他记者特别是广大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是不是《莱茵报》的主编?──兼谈《莱茵报》的编辑体制展江在以往各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马克思被称为《莱茵报》主编。在1995年出版的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第11卷有关注释中,马克思被称为《莱茵报》编辑。那么,马克思在《莱茵报》到...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人、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来新夏先生,当年曾计划编写一部《中国古代编辑事业简编》,大概是因行政工作的繁忙而未及完成,但写作提纲尚存。此提纲思路明晰,严谨缜密,从中也可管窥到来先生的治学路数。兹有幸刊载,或许会予后学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赵航 《出版科学》2000,(2):59-60
南开大学中文系赵航教授写了一篇长篇纪实文章《啊,我的编辑老师们》,抒发了他对编辑的敬佩之情,也反映了他受命兴办我国第一个编辑专业的艰难历程。全文将由《编辑之友》发表。经征得《编辑之友》同意,本期摘发了其中的第三部分。题名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2.
自1991年刊出《再论何谓编辑》以后,我有幸得到姚福申等几位先生的批评。去年以来,又见到王耀先先生的《关于编辑、出版的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李长声先生的《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读书,1993年第9期),特别是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受益甚多。深感编辑概念这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不同观点的佳作并起,美不胜收,它或许可望成为出版科学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而近两年来,为这讨论而询问和关心我的人颇多。于是,想到联系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这《三论何谓编辑》。  相似文献   

13.
编辑概念必须同一──答张洪玲同志叶向荣长沙张洪玲同志《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两重含义》一文(见《编辑之友》1996年第4期)对我的《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见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一文的基本论点、论据提出了否定意见。我见了感到非常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14.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15.
拜读张立同志《新形势下的期刊编辑》(载《编辑之友》1993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3期转摘)后,获益匪浅。笔者同意张文对我国90年代期刊出版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同意张文提出的“期刊编辑记  相似文献   

16.
编辑是外载信息优序化的文化缔构活动──对任氏编辑定义的修正王栾生【洛阳】所谓任氏编辑定义,即任定华、于泳琳二同志在《关于编辑与编辑学对象及概念问题》一文(《编辑之友》1995年第1期第24~28页)中提出的“编辑是信息、知识有序化、载体化与社会化的业...  相似文献   

17.
新论摘编     
对编辑15条戒律的认识成放在2011年第2期《新闻实践》中刊文写到,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最近编辑出版了一本《编辑戒律》,用《人民日报》所报道的案例,提出了15条编辑戒律:  相似文献   

18.
读了《新华文摘》编辑部李连科在《编辑之友》1987年第5期上发表的《编辑是精神产品的质量检验员》一文,颇有感触。将编辑比作质量检验员,有合适之处,似于也有欠周之虑。编辑与物质产品质量检验员的相同之处,李文已有全面论述,在此不再赘述。我以为其中欠周之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审张本同志1994年12月26日来信指出《编辑学报》刊出的陈亮《撰写科技论文的几个问题》(见《编辑学报》1992年第4卷第3期143-145页)系抄袭他发表在《实用内科杂志》1987年第7卷第1期37-38页的《撰写医学科研论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文,“除将后者的文题和正文中‘医学’改为‘科技’二字以及第2段之‘医学’二字改为‘畜牧’二字之外,完全一样。”1994年12月7日陈亮复张本同志函承认“侵犯了老师的权益”。为维护知识产权著作权法的尊严,本刊编辑委员会决定撤销《编辑学报》1992年第  相似文献   

20.
《图书发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自创刊以来,已经过了十个春秋,这十年是伴随着发行体制改革而渡过的十年,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走向成功的十年。 我初次拜读《研究》是在安大求学时,系里几位老师是《研究》的编辑,我很敬佩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办刊工作中所表现的奉献、敬业精神。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芜湖市店业务科工作。芜湖市店近几年的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高,这与把《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