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王耀先先生《关于编辑、出版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感想颇多。不禁想写这篇“也谈”,来凑个热闹。  相似文献   

2.
四论何谓编辑(上)──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刘光裕出版概念与著作概念一样,是界定编辑概念时必须注意的重要相关概念。我在《三论何谓编辑》中曾集中讨论著作概念,本文借与刘辰先生商榷的机会,探讨出版界说。在近年的编辑概念讨论中,出版界说已经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4.
四论何谓编辑(下)──为出版“界说”与刘辰先生商榷刘光裕真的还是假的──所谓“国际流行的出版概念”刘辰写文章,也许比一般人更喜欢夸张。比如,把“公诸于众”作为出版界说已经不妥,而《特征》还说这是“国际通用的界说”,这样的夸张不着边际,已经明显地离谱了...  相似文献   

5.
编辑构思及其基本规律──书籍编辑构思论之一徐柏容从笔者在1985年提交“全国首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的《论杂志的总体编辑构思》一文(后发表于本刊前身《出版与发行》1986年第3期)中提出“编辑构思”这一概念后,10年来己为编辑学者所普遍接受,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6.
“有出版才有编辑”——谈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八年前,我写过这样一段话:“从历史上看,编辑是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有出版才有编辑,书籍编辑存在于并发展于出版业中,所有编辑都存在于并发展于传播业中。”(《中国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见《编辑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409页),此话我至今不以为非。不过,当今学术界持有不同见解的一些人认为,不承认历史上有书籍就有编辑,或者不承认孔子、司马迁等人是最早的编辑家,就是否认编辑的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过程。这种观点之所以不可取,在于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编辑概念。记得几年前,有人讥之为“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参见《读书》1993年第9期:《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把“鸭头”与“丫头”混淆在一起去讲“历史发展”,才是真正的缺乏历史观点和科学态度。有关这方面的种种混淆,除了令人感到困惑,也引发深入研究问题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古代出版业中的情况考察编辑的产生和发展,重点是谈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的特征。其中,当然不能不讲区分两种编辑这个老问题,因为不讲这个区分就意味着甘脆放弃历史研究中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看到《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摘要刊登的出国留学人员座谈出版改革实录《中外出版交融点上的思考》(原载1993年5月12日《新闻出版报》,以下简称《实录》),其中谈到了出版社体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问题,说“出版社以编辑为中心的传统出版体制并未突破。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出版社体制,实质着眼于‘看稿’、‘把关’,而并非经营”。《实录》提出我们的编辑工作职责应当重新界定,认为“开发出来的选题要适销对路,这是编  相似文献   

8.
“编辑”概念的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刊1991年第2期上,我写了一篇短文《“编辑”辞义辨析》,出乎意料地收到北京、石家庄等地的来信,表示赞赏。可见《编辑学刊》的影响很广,与我持相同见解的也大有人在。最近,又看到本刊1991年第4期上刘光裕同志《再论何谓编辑》(以下简称》《再论》)一文,尽管刘先生的观点与我相左,但他说:“《辨析》虽属批评我的文字,然而都是为了繁荣编  相似文献   

9.
您在《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予本刊1989年第1期——编者注)一文中提议的问题是重要的,需要解决的。在我的印象中,刘国钧先生在他的《中国书史简编》中也谈到过类似的问题。张召奎先生在写《中国出版史概要》时,也是先分析“出版”的概念,然后再论述出版事业史研究的范围(张先生在这里说的是“出版事业史”,有时也  相似文献   

10.
来源: 这是曹扬先生在《营销编辑——最缺乏的工种》一文中提出的名词概念(全文载于《出版广角》2003年第一期)。 内涵: 营销编辑是在“策划编辑”的基础上分化出来,但又有别于“策划编辑”的概念。从业人员要具有很强的市场综合判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的评价与“核心期刊”——与王振铎先生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振铎先生发表于《出版广角》2000年第12期上的文章《质疑“核心期刊”论》(《新华文摘》2001年第4期转载)对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核心期刊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核心期刊“已闹得我国编辑出版界搔首踟蹰”,甚至“泛滥成灾”,“应尽快弃置不用”,或加以严格限制。笔者在此就该文的一些观点与王先生提出商榷。一、学术期刊的评价办法王先生的批评所涉及的实际上是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核心期刊”这个概念是就学术期刊而言的,人们最关心的也是学术期刊的评价,所以以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的雏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从编辑学原理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发表于《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和第4期的阙道隆先生的《编辑学理论纲要》进行了评述;同时,就多媒体的共性、编辑学与出版学、编辑活动的产生、编辑概念、编辑主体、编辑权、编辑规律、编辑原理等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拜读张立同志《新形势下的期刊编辑》(载《编辑之友》1993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3年第3期转摘)后,获益匪浅。笔者同意张文对我国90年代期刊出版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同意张文提出的“期刊编辑记  相似文献   

14.
为编辑家树碑立传让社会了解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编辑之友》1993年第1期“编辑春秋”专栏里十位编辑出版工作者热情洋溢的一组文章。适值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七十华诞之际,  相似文献   

15.
倪士毅先生于1980年发表的《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郡斋读书志>》(《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提要的私家书目。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目录学论文集》收录了这篇文章。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文化史专题史话》和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典籍之最》两书都采用了这种观点。显然,这种观点在近来是有些影响的。其  相似文献   

16.
冤良 《编辑之友》1999,(1):44-46
郭殿忱同志的《“硬伤”自探兼论“读书三难”》(载《编辑之友》杂志1997年第5期)分析了在编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误例及其造成的原因,对此我颇有同感。联系自己在出版社多年返聘工作中所碰到的不少意外的奇特事例,也确实感到读书之难。这里把新近发现的三个例子报...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史料》2008,(3):4-4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 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 现将授予刘果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呆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果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新闻知识》1986年第12期刊载了两篇文章,均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给文章下的定义。其一是岳鸣的《毛泽东同志论文章原理》(见第4页),其二是姚文华的《评论要素与写作程序》(见20页)。此外,我在由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文章原理初探》第4页上也见到上述说法。可是,我认真查阅了三遍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一文,竟  相似文献   

19.
王振铎先生《质疑“核心期刊”论》一文(刊《出版广角》2000年第12期,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对我国的期刊出版管理而言,“核心期刊”论能否用于对期刊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能否以刊物是否“核心”来评判期刊质量的优劣。在“核心期刊”日益泛滥的今天,这是一篇注定要引起纷争的文章。不出所料,2001年张林祥先生发表《学术期刊的评价与“核心期刊”》一文(刊《出版广角》2001年第9期,以下简称“张文”),对王文进行商榷。张文的立足点就是:“刊以文名,文因刊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认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发表文章的刊物。在笔者看来,张文的这种商榷与王文的“对接点”、“交锋点”并不准确,商榷得也不“精彩”。鉴于张文对“核心期刊”某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具有代表性,颇有“市场”和“群众基础”,这里不妨对张文的“商榷”再度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关于出版学理论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 《编辑之友》1992,(3):45-47
(一)“出版学”一词的出现,在我国大约始于70年代末。1979年初,原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编辑工作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并主张编写“编辑学”、“出版学”著作(参见袁亮:《出版科学与出版实践》,载《出版与发行》1986年第5期)。这很可能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