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爱学 《江西教育》2005,(10):25-26
课例名称:椭圆的标准方程。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品”中欣赏;“做”中探究;“悟”中发展。情感目标:欣赏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类比猜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法目标:能运用试验、归纳、代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概念,能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其推导过程,了解椭圆中三个基本量的几何意义。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及能力培养。教学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及学生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本内容,对椭圆图形、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运用解析法研究具有某一特征的曲线方程。为以后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提供方法。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初步掌握求椭圆标准方程的方法。能力目标:强化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观察、类比、探索、归纳及分析的能力,加深对数形结  相似文献   

3.
在双曲线的教学中,通过与椭圆的类比,让学生自主探索双曲线的相关知识,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类比法在椭圆和双曲线教学中的应用:(1)类比法在双曲线定义与标准方程推导中的应用;(2)类比法在解双曲线例题和习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学生省时、有效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讲解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教学思路;第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教学思路;第三,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   1 使学生从发现、发展的角度理解和掌握双曲线及标准方程。 2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发现能力及分析、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演绎能力及推理等能力 ,学习类比、猜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 :双曲线概念、双曲线标准方程教学难点 :双曲线概念的形成及掌握标准方程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渗透教学方法 :启发式、类比法教  具 :计算机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新课 ,激活原认知结构   1 椭圆是怎样定义的 ?椭圆的标…  相似文献   

6.
双曲线是三种圆锥曲线中最复杂的一种,其前有椭圆的铺垫引领,后有抛物线的巩固加强,在整个圆锥曲线的学习中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与椭圆类似,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的相关知识,基本掌握了椭圆的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让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得出双曲线的定义。而要让学生经历双曲线轨迹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节内容选自语文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三册第十章.)一、设计理念从深化概念教学入手,通过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沟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椭圆的定义;②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和数形结合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实物想像的直观教学,通过建立标准方程创设情境,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由学生口述,求曲线的方程的简要步骤,教师讲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基础.2.引入椭圆概念采用…  相似文献   

8.
差异教学是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把学生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努力.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由椭圆定义式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利用差异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讲解、变式、编题等力图使其牢固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9.
近日里,教研组的同事要去参加市级数学优质课比赛,教学内容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中,围绕着课题的引入、椭圆定义的发生、椭圆方程的推导、第二类椭圆标准方程的类比导出、教科书例题的使用、课堂小结的内容方式等环节的教学处理,教研组里的数学同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意见,公说公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借助信息技术探究圆的有关性质在椭圆或双曲线中的推广;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借助信息技术将垂径定理类比推广到椭圆或双曲线.  相似文献   

11.
李汉兵 《考试周刊》2014,(50):63-64
椭圆的几何性质是解析几何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研究圆锥曲线的主体之一.本文从椭圆的基本定义推得的标准方程入手,推导分析了椭圆的各种几何性质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和对知识的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2.
我同大部分教师一样,在讲授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时,都是比照椭圆,应用类比法进行讲解。这次我仍是利用类比法来讲授这节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没作任何提示与引导,真正放手让学生类比椭圆几何性质的推导方法,针对方程的结构形式来推导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圆锥曲线在高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每年必考.而椭圆为三曲线之首,其中椭圆的最值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课题,它主要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应用,涉及到的知识有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参数方程、三角函数、二次函数、不等式等内容。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与椭圆有关的最值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画椭圆的过程中发现椭圆的几何特征,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利用坐标法、逻辑推理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近日里,教研组的同事要去参加市级数学优质课比赛,教学内容是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改进过程中,围绕着课题的引入、椭圆定义的发生、椭圆方程的推导、第二类椭圆标准方程的类比导出、教科书例题的使用、课堂小结的内容方式等环节的教学处理,教研组里的数学同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一些教学环节的处理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论不息.到底怎样的教学处理比较好?它是否具有相对一定的准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对于椭圆学生已经不陌生,如何激发学生对椭圆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并发现椭圆的定义,从而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是这节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通过实习教学,开发学生的知能,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通过实习教学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训练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我们采取了模块教学法、专题训练法以及外聘专家与观摩实习法等,在大学生中培养高级维修电工,下面谈谈我们的经验体会。 一、建立培训的职能部门——电气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相当于大学系里的一个教研室,有了这个组织,就在实习经费、实习场地、实习指导教师等方  相似文献   

18.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课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使所传授的物理知识形象、生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怎样的教学才能启发学生呢?我认为除了应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外,在教学中应当深入浅出,一是要运用正确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二是要进行正确的类比,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在教学中,如果把科学性的知识与通俗性的知识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比喻,就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就容易接受,感到有兴趣并由此正确地诱导他们从理…  相似文献   

19.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教材中,继“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后的一节概念课.鉴于大多数学生对双曲线很不了解,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双曲线的实际应用举例,使学生能对双曲线有较深刻的认识.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将双曲线与已经学过的椭圆反复进行类比,帮助学生从双曲线的生成过程,有步骤、有层次地建构双曲线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几何画板》、《Visual Basic》等软件设计了类比实验和建构实验、实验环境完全互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使教学过程体现创新教育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差异教学是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把学生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努力.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由椭圆定义式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利用差异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讲解、变式、编题等力图使其牢固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