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问:孩子出了差错,老爱推卸责任,张口就说:“不是我!”这应该如何教育? 答:孩子推卸责任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认错之后惹来更倒霉的后果造成的。我们有的家长在孩子出错之后要他认错,而在他认错之后又施以不恰当的惩罚。孩子觉得上当了,还不如抵死不认好些。这样慢慢形成习惯,张口自然要说“不是我”了。  相似文献   

2.
名人     
《中学教育》2005,(2):6-7
钱学森的“认错精神”;陈寅恪之“恪”怎么读;管桦教子轶事;  相似文献   

3.
<正>丁超云老师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人!他教我怎么上课,怎么写文章;还告诉我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先说读语法书。自从修改病句打了"50分"之后,我羞愧难当。但我是个敢于面对事实,更敢于认错改错的人。不过,你得让我服气。如果你自己本来就没两下子却来唬人,那我虽然嘴上不会嘲讽你,但心里隐藏的那种鄙夷,你倘若得知,恐怕会同我拼命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在偶翻孩子作业本时,想起了鲁迅笔下的藤野严九郎的。近来,教育界讲“有偿服务”、讲“竞争”多了,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似乎变成了不大时兴的话题。孩子的这册作业本,已为教师批了十几回“阅”字。然而,仅只是“阅”,既无评语,又不改错;不打对号,不划错号,一“阅”而已。我指给一道做错  相似文献   

5.
以文代罚改错字广东方胜圻小学中年级错别字很多,光靠老师圈,学生改,效果一般。学生依赖惯了,自我检查能力差,犹如吃多了某类抗生素药,形成了顽固的耐药性。一旦恶性发作,错一字,抄一行,罚十行也不管用。改汤换药,怎么让学生养成小心翼翼地“咬文嚼字”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勇气     
每周都有升旗仪式。这其中,三年级时的一次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天,当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飘扬时,方校长来到领操台上。她神情严肃地说:“同学们,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说一件不愉快的事,不知哪位同学将石子扔到了围墙外邻居家的院子里,希望这位同学下课后主动来校长室认错……”话未说完,一个男同学慢慢地踏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领操台,那不是五(3)班的金施一凡吗?难道他是去告密的?没人会出卖朋友。那他是去认错的?有谁会这么傻,在全校师生面前认错。我正在奇怪呢,方校长问金施一凡:“你怎么上来了?”“对不起,是我把…  相似文献   

7.
早在2000年,我结合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发表过一篇文章——《从父母向孩子道歉看今日父母的成熟》,当时我想:成熟的父母未必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够认错和改错的人。如果我错怪了儿子,我一定向他说声“对不起”,与儿子建立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儿子12岁了,在与儿子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流泪改错     
流泪改错青县实验小学陈树秀冬天的一个傍晚,天空中飘着雪花,我离开教室,推着自行车走出学校大门。“陈老师”,一个女学生的声音。我收住了脚步,回头一看,原来是班上的李芳同学。只见她躲在校门的一侧,身上头上全白了,她一定是等了很长时间。“你怎么还没回家?”...  相似文献   

9.
黄文君 《小学生》2010,(11):51-52
异步教学法是由湖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黎世法所创,其核心内容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师教学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其特点足:“教师适应学生,学生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具体做法是:学生按照六因素学习法(又叫“六步学习法”即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  相似文献   

10.
罚厨师吃肉     
迷糊先生成了一家大饭店的经理。大饭店真大,里面碗多盘多厨师多。可是,常常有厨师开小差,不是打破碗,就是打碎盘子,打得迷糊先生好不心疼呀。“再打破什么,我非狠狠地处罚不可啦!”迷糊先生对厨师们说。“砰——”迷糊先生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已经有一个大碗从一个厨师的手上掉到地板上,碎成了一堆。“好哇,看我怎么处罚你!”迷糊先生生气地对那个厨师说。“我错了,我错了!”那厨师吓得心惊胆战,连连认错。“我该怎么处罚呢?”迷糊先生心里并没有主意,就问身边的儿子,“小迷糊,你说怎么处罚最好?”“那好办,”小迷糊说,“就罚他吃肉吧!”“好…  相似文献   

11.
我听到不少执教苏教版一年级“国标本”的老师反映:“认一认”这种类型的识字教材我们以前没教过,教材中安排“认一认”的意图是什么,应当怎么教,心里没有个底。我曾就此写过一篇《怎样教“认一认”》,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现再将江苏省铜山县茅村实验小学李方老师执教的“认一认3”推荐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耐心     
儿子小骏10岁了,虎头虎脑的长得十分可爱,就是脾气倔,火气大,常常在学校打架闹事。每次开家长会回来,我就找儿子“撒气”:轻则批评、训斥,重则罚跪、打板子。我常常拿出笔和纸,让他写检查、写保证书。儿子不服气,执拗地偏着头,还拿眼瞪我。看他那不服软的样子,我更生气了,下手一重,儿子忍受不住,大叫一声“就不检讨。”接着破门逃跑。儿子不认错怎么办?一天,我正在家里生闷气,在师范学校教书的表姐来了。听了我的诉说后,表姐却说,孩子认不认错不要紧,关键是要他心里明白事理,千万别硬逼。他若是想骗你一下,天天写一…  相似文献   

13.
有yǒu错cuò认rèn错cuò要yào改+ǎi错cuò,认rèn错cuò改+ǎi错cuò不bù为wéi错cuò。有yǒu错cuò不bú认rèn错cuò,错cuò上shàn+又yòu加jiā错cuò;认rèn错cuò不bù改+ǎi错cuò,还hái有yǒu错cuò中zhōn+错cuò;有yǒu错cuò不bú怕pà错cuò,要yào认rèn错cuò改+ǎi错cuò。有错认错改错@方艳~~  相似文献   

14.
字谜     
有个古字谜十分奇妙,为三人对话。“子路曰:‘是也!’颜回曰:‘非也!’孔子曰:‘若是也,直在其中也!’”孔子和他的两位弟子的对话,很符合各自的身份,且表现出不同的性格。子路率尔马虎,粗心大意,容易把字认错。颜渊严肃认真,认字要仔细得多。孔夫子是大圣人、大教育家,不仅能区分错别字,而且能予以纠正,不愧为人师。请问,孔子师生三人认的这个究竟是什么字?(答案在本期找)本期“字谜”答案:孔子师生三人说的是个“也”字,你猜到了吧?字谜@薛桂坤  相似文献   

15.
在课改实验之初,我曾经讲过:教室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在教室里、课堂上犯错。通过出错到认错、纠错、改错等一系列行为,学生才可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课改实验之初,我曾经讲过:教室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在教室里、课堂上犯错。通过出错到认错、纠错、改错等一系列行为,学生才可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太阳de味道     
刚回到家就看女儿翘着小嘴,满脸的委屈。“怎么了?”“老师把我的日记改错了!”“是吗?拿给爸爸看看!”“你看!”小家伙撇着嘴,把日记本递给了我。我一看有一句话“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被老师画了一个“?”,旁边还写  相似文献   

18.
“改错”是语言学习中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行为。在测试中采用“改错题型”对教学有积极的反拔作用。科学地选用“改错”的语料是确保试卷“信度”和“效度”的关键,而不在于是否用“改错题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已经不肯认错,不敢认错,甚至不会认错。 一、认错曾经要资格 我们的文化传统,似乎很鼓励认错。谁不知道“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蚀)焉”?但不知是否有人想过,这其实要有资格。资格,就是“君子”。在孔夫子的时代,君子首先是贵族,即“君之子”。  相似文献   

20.
成段改错中的图式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广泛运用于阅读理解的“图式理论”用于对成段改错过程的阐释。因为认知中的图式理论可对成段改错的过程度选择机制提供解释。本文分析表明,改错者在成段改错的不同阶段必须调用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再结合从源文本中所获取的信息,从而达到辨错、改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