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众所周知,近几年高考出现的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大大淡化了审题。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一度盛行的供材料作文,都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审题失误就全盘皆输。但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近几年来,有不少考生因在审题上出了差错,虽然所写作文文采飞扬、构思独特,也被打入“四类”(18分以下)。因此,考生应该知道,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考生应该主动地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各部分对…  相似文献   

2.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考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海阔凭鱼跃,鱼不能跃入天空;天高任鸟飞,鸟不能飞进水底。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  相似文献   

3.
审题不难话题作文由于其开放性,大大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一般不会造成离题万里的情况,但审题不准的情况也有发生。如2001年的“诚信”话题,有的考生理解为“真诚”;2002年“心灵的选择”话题,有的考生就写“社会职业的选择”、“买书时正版书与盗版书的选择”等等,这就偏离了“心灵”这一限制性定语。要特别注意2001、2002、2003连续三年的作文要求中均突出强调了“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的限制,切不可打擦边球,话题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4.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文“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2001年—2003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文的弊病主要反映在下列诸方面。(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2001年高考试题提供了一则寓言,目的是引出话题,按说审题并无难度。但部分考生既不重视把握话题的内涵,也不注意搞清题目要求,或把“诚信”误作“诚恳”、“自信”、“信仰”等理解,严重偏离了题意;或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这虽然与“诚信”有关联,但毕竟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等同视之。2002年高考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引出话题前,命题人提供了一则登山者救人的…  相似文献   

5.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文“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2002—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文的弊病主要有: (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引出话题前,命题人提供了一则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这段材料本身确实蕴涵“救人亦救己”“助人亦自助”的“双赢”含意。  相似文献   

6.
临场作文时,怎样才能既充分发挥话题作文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又符合话题的要求呢?关键在于把好审题关,虽然话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但是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限制少,并不等于没有限制,可乱闯禁区;范围广,也不等于没范围,可天马行空。近几年中考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出现“跑题”、“离题”的现象。有些考生一拿到话题,不作细针密线的分析,提笔就“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而去,结果当然难以“济沧海”。因此必须重视话题作文的审题。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审题不严“入歧途”近些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限制少,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造成部分考生审题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的错误理解。作文时对话题背景材料及其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对作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不作思考分析,想当然,凭感觉,只看表象,妄下断语,因而不少高考作文出现了跑题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误解话题,望文生义;改①②变话题,失去重心;抛开话题,另③起炉灶;④否定话题,“反弹”出轨。二、立意不高“低幼化”“千古文章意为高。”“诗文美者,命意必善。”就是说,凡是好的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一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只有审题准确,作文才能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  相似文献   

9.
一、显性限制与隐性限制中更侧重隐性限制高考作文命题曾一度放宽限制,降低了审题的门槛。例如话题作文刚刚兴起的时候,无论“诚信”还是“心灵的选择”,只要围绕话题写作就万事大吉了;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很多高考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应该而且也必须有所限制,于是就有了从显性限制到隐性限制的过渡。以上海卷为例,2005年可以说是显性限制,在表述部分明确要求“对当今  相似文献   

10.
一、淡化话题的审辨有人认为,话题作文限制少,不会像命题作文那样给人以离题之虞。这种观点实际上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的功能不能弱化———它可以测试出考生是否具备起码的语文思维能力。“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张伟明),辨析一下这句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需有多少进入话题范围?何况,考生围绕话题自由拟题后,话题作文也就转化成了命题作文。在2002年高考中,有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话题中的限定语“心灵的”这三个字的内涵,在作文中未能予以凸现。这里,…  相似文献   

11.
临场作文时 ,怎样才能既充分发挥话题作文的优势 ,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又符合话题的要求呢 ?关键在于把好审题关 ,虽然话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 ,但是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 ;限制少 ,并不等于没有限制 ,可乱闯禁区 ;范围广 ,也不等于没范围 ,可天马行空。近几年中考中 ,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在写话题作文时出现“跑题”、“离题”的现象。有些考生一拿到话题 ,不作细针密线的分析 ,提笔就“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而去 ,结果当然难以“济沧海”。因此必须重视话题作文的审题。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 :一、同义辨析法。即找几个与话题意义相近的同…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命题应有限制,这是减少宿构和抄袭的保障。高考语文命题负责人张伟明先生说:“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纵观近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可发现,尽管它比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性小,自主性大,确实能给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本质是开放性的,但在写作内容、立意底线、写作重心等方面仍有一定的限制。遗憾的是在备考中,许多考生看不清话题作文既开放又有限制的特点,忽视话题作文的审题问题,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只要提到…  相似文献   

13.
一、审题失误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话题之一为“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审题本来非常简单,应该谈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但依然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审题立意上出现了偏离话题的毛病。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审题不清。话题本身谈论的应该是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但很多考生却仅仅孤立地注意其中的某一方面,或大谈相信自己,或大谈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可惜地造成了偏题的毛病。其二,审题对象不明,把审题的重点放在了材料上。话题作文审题的对象应该是也只能是话题本身,话题前的材料仅仅是引子,它揭示的是话题的来源。但很多考生却把材料当成了审题…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要在一定限制下尽情发挥。近年高考话题作文给考生充分自由-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考生受到的限制小,在考场上大胆创造,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但是,宿构、抄袭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因此,话题作文给考生增加限制势在必行。话题作文的审题也就必须高度重视。忽视审题,自然导致偏题甚至离题;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引导考生把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虽然有其命题方式的独特性,但它也有一般作文规律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避免话题作文的失败呢?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可忽视审题不少人误以为话题作文打破了审题方面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学生不会再发生因为走题而失分现象,事实并非如此。诚然,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扩大了学生立意取材的范围,给学生在体裁的选择等方面以更多的自由。然而,这并非说不需要审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高考作文题),确实选材立意限制较少。以立意而言,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益处,也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 ,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从 1999年至今已沿用了五年 ,得到了命题工作者、研究人员和广大师生的肯定。话题作文较之以前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限制性小一些 ,自由度大一些 ,利于考生张扬个性、扬长避短。限制性小一些 ,并不是说没有限制 ,从近几年考生试卷的抽样分析来看 ,有不少考生正是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造成写作上的失误 ,从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下面笔者针对话题作文的审题谈一点儿浅见 ,希望能对大家有些许帮助。综观 1999至 2 0 0 3年的高考作文题 ,我们不难发现 ,从命题形式上来看 ,…  相似文献   

19.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也对高考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材料作文在高考中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考生在审题过程中仍有很多误区。发现问题所在,掌握简便易行的材料作文审题方法,通过在审题上的付出,收获作文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今年又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发现好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陷入了误区。现将其错误进行大致的归类,以期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以及高考复习时,供师生们借鉴。误区之一:孤立地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话题作文中的引文材料,是确立话题的依据,而规定的话题才是考生审题立意的视阈。可是,好多考生却不明白引文“材料”与“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