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谈流行歌曲的欣赏与教学汕头赵晓爱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在我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流行歌曲这个概念和涵义一直比较模糊,甚至曾被简单的看作是“黄色歌曲”的同义语。实际上,A当今世界性的音乐潮流和各国的流行歌曲内容来看,它是一种不具有确定语义内涵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主要是通俗歌曲)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的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不能走进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一、正视流行歌曲,摆正流行歌曲地位随着当今  相似文献   

3.
通俗歌曲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出现在八十年代的中国音乐界。十多年前,当第一批港台歌曲在大陆开始蔓延时,人们称之为流行歌曲。也许是碍于三十年代流行歌曲狼藉的声名,有人提出以“通俗歌曲”代替“流行歌曲”。此说一出,为大家所接受,于是它就成  相似文献   

4.
1、通过赏析周杰伦等通俗歌手的音乐作品,解读其“中国风”歌曲的特点,分析其歌曲中“中国元素”的组成和运用。2、以通俗歌曲为切入点介绍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学习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去亲近去倾听民族音乐,善于去发现民族音乐的美,进而懂得去欣赏它,爱上它。  相似文献   

5.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0,(8):129-129
“亲爱的,你慢慢飞……”孩子才三四岁,会唱的流行歌曲却有十多首,小小年纪。为什么不爱唱儿歌,却喜欢唱大人的歌曲,是随他去,还是制止呢?  相似文献   

6.
1、运用歌曲调节课堂气氛 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况,可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而唱歌是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爱好,内容健康的歌曲,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而且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的内涵,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歌曲,就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如在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为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五十多年来.各个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我采取了几首不同时期的歌曲进行教学.首先引用《歌唱祖国》,  相似文献   

7.
流行歌曲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为现代人所喜爱。将英文歌曲歌词翻译成汉语,有助于译语听众充分了解歌曲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歌曲。本文选取Lily Allen 的歌曲“LDN”为例,对比歌词的不同译本,从而对英语流行歌曲歌词的翻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一、正名曰“美声歌曲”既非约定俗成,亦非科学界定,适于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通俗歌曲”,适于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民族歌曲”,偏偏适于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不叫“美声歌曲”却称为“艺术歌曲”。这就带来了许多误解,似乎只有美  相似文献   

9.
学生迷恋流行歌曲怎么办●丁桂花曾几何时,清纯明快的校园歌曲逐渐被社会上一些不适合中小学生唱的流行歌曲所代替。教室里学生的课桌内外到处都可以看到“歌星”彩照,笔记本、作业本、甚至课本上也抄写着流行歌曲,到了课间或者放学后,“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获奖的歌曲是不会流传的。”此话对目前的通俗歌曲评选现状确有根概括性。所谓评选,总要有个标准,但通俗歌曲因其流行时间、年龄层次、情感因素等制约,很难有确切的标准予以界定。一次评选如有十位评委,每个人均会以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感受而作出判定。按通常的评选思路,只能以对歌曲的艺术性优劣的判别来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常识中关于“厂长负责制”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教学难点。一是经济术语和法律专业名词难以理解,如“法人”“法定代表人”等;而是厂长地位及其与职代会关系难以理解;三是对厂长的权责范围认识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材料作为推进教学的载体,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校园里在唱什么歌,请听──“……寻寻觅觅寻着活着的证据……;……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我不要这样过,让我一次爱个够,给你我所有……”当前校园里所唱的歌曲大都是社会上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同十三四岁少年儿童的心理及紧张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课前一支歌     
李本英 《四川教育》2005,(12):46-46
曾几何时,清纯明快的校园歌曲逐渐被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所代替。当我接任毕业班班主任之时,正是流行歌曲在我校悄然升温之际。班上学生课桌上贴着“歌星”彩照,本子上抄满了流行歌曲,而课间“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个美丽的小女孩”、“亲爱的你慢慢飞”的歌声更是不绝于耳,个个唱得如痴如醉。受歌星“一曲成名”、“一夜成名”的影响,学生的投机心理加重,学习上出现了浮躁现象,有的甚至模仿流行歌曲的内容谈起了恋爱。  相似文献   

14.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九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材分析:《让世界充满爱》由郭峰作曲,陈哲等作词,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通俗歌曲。这首歌曲录制于1986年,它改变了人们对于流行歌曲只表现小爱不表现大爱的看法。歌曲为G大调,4/4拍,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旋律以级进为主,流畅抒情。A段的节奏以“二八”节奏型为主,并有规律地使用“小切分”节奏型和“反小附点”节奏型,  相似文献   

15.
从流行歌曲解读当代青年文化倾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行歌曲即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为人们广泛喜爱并传唱的歌曲。正如英国学者理查德·霍加特所谓,流行歌曲是一种文化意义的载体,它有助于再现这个文化信仰的那些事物,并假定这种经验带有所需求的那类价值。因此,流行歌曲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是审美,是想象,是人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  相似文献   

16.
走进当前校园,发现学生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平时哼唱的歌曲基本上不是老师教唱的歌曲,也不是儿童歌曲,而是《两只蝴蝶》、《不怕不怕》、《霍元甲》等流行歌曲。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才艺比赛时,他们唱的基本上也是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还是洪水猛兽?对中学生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流行音乐能否进入课堂呢?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引导、启发、点拨等教学方法,设计相关音乐活动。以鉴赏《懂你》这一经典流行歌曲为重点,通过不同歌曲的体验,把歌声中的“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中感受流行歌曲的特点和曲目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我写了一篇《也说“此致敬礼”》,发表在日前的中国文化报上,分析通俗歌曲《一封家书》的美学内涵,有人写文章反驳,说是连“此致敬礼”这种大白话也能入歌,那么乔羽写严肃歌曲“我的祖》,岂不是白费功夫?此论在形式逻辑上的谬误且不去管它;将雅与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儿童歌曲能培养孩子的情感,对孩子的成长有显著的影响。少儿歌曲作为儿童歌曲的主要内容,符合儿童歌曲的审美趣味。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少儿歌曲上百年的发展沿革,以及每一个时期少儿歌曲的发展特点,针对目前少儿歌曲匮乏,流行歌曲侵蚀儿童的现象,对少儿歌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中国乐坛,"中国风"很流行,具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也越来越盛行。本文以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分析、理解为目标,从歌曲歌词、歌曲唱腔两个方面叙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将会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