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流言:我们一直在提倡无偿献血,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献血有害健康,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真相: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小时就会补充到位;血浆蛋白质是肝脏合成的,一两天内可以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会很快恢复至本来水平。适当献血可以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和新陈代谢,定期献血还可以减轻血液黏稠度。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去正规的医院献血,按规定科学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是公益行动,医护人员一直是献血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让奶牛献血     
目前,给伤病员献血,需要人们献血,在献血中也曾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一种取之不尽可代替人血的人工血出现了,这样,需要挽救病人的生命健康时,就不必从人身上抽血了。美国一家名叫比奥布里的公司生产了一种超级纯化血红蛋白,可以输给人体。这种血红蛋白是从奶牛的血液中提取的。用它在从老鼠到灵长目动物等几种动物体内进行输血试验,已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杨欣 《百科知识》2007,(1X):14-16
为了生存,人和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并且从适应中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方式和行为。因此,有时候一个个体的劣势反而可能转变为优势,而另一些个体的优势却可能转变为劣势。这样的情况既可以认为是一种进化,也可以看作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替换或补偿行为,其目的都在于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4.
义务献血,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作为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鲜血能衬出献血者情操的高尚,献血已成为一种社会美德。  相似文献   

5.
义务献血,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作为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鲜血能衬出献血者情操的高尚,献血已成为一种社会美德。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对无偿献血者优质高效服务,体现血站良好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人性化、亲情化的献血服务理念,提高全员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献血行为,建立和实施献血者服务规范,制定献血者接待和护理程序,履行献血前告知义务,遵循献血知情同意原则。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提高献血者及社会对血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生存,人和生物都要适应环境,并且从适应中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方式和行为。因此,有时候一个个体的劣势反而可能转变为优势,而另一些个体的优势却可能转变为劣势。这样的情况既可以认为是一种进化,也可以看作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替换或补偿行为,其目的都在于很好地生存。尽管下面的故事有相似的内容和意义,但其实里面蕴含的东西远不止适者生存和优势与劣势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献血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将会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会有抗拒心理,这是因为人们对献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献血会导致贫血,会让人元气大伤,会传染疾病……这些献血谣言你还在相信吗?  相似文献   

9.
郝晶茹 《科技风》2013,(17):199
目的:通过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通常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反应。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发现,献血者的心理、生理、采血环境、采血护士、体检医生的工作态度和医务人员操作技术等原因可导致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但容易引起人们对献血的恐惧和误解,挫伤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方法:本血站2013年1~3月分共接待无偿献血13452人,发生献血反应95人次,占献血人数0.7%。结果:通过严格体格检查、献血前后咨询、心理疏导等方法,减轻献血者的心里困惑,献血者以愉悦的心态参加无偿献血可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可以轻松完成采血过程,使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队伍。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认为经济理性的假定不能完整解释技术创新的运作.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创新主体(企业家和企业)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引导下的一种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社会过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技术创新的社会系统、社会动力和社会运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音乐在献血过程中具有缓解献血者紧张、恐惧心理的作用,着重对献血过程中音乐辅助效用以及可能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献血过程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心理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当谈及创新时,一位资深老专家风趣地说:美国把21世纪反恐怖主义战争称为“不对称战争”,那么我们科技、经济和企业界是不是也可以搞“不对称创新”。一句话激起了众参会者的兴趣。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不对称创新便可认为是经济行为的一种战略决策手段,它通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谣言:献血是一种公益性行为,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心,将会挽救很多鲜活的生命。但一提起献血,很多人都会摇头。血液是人体的精华,不能轻易献血,一旦献血,就会元气大伤。真相:事实上,人体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所以血液每时每刻都在吐故纳新,而且人体的调节机能能够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所以献血后并不会造成人体血虚,更不会伤元气。  相似文献   

14.
推理实质上是认知信息的更新方式。从信息哲学的角度,可以为演绎、归纳与溯因等三种推理方式划定界限。除了可能世界语义学,使用邻域模型也可以为认知信息的更新构造模型。有两种更新方式:交集模型和子集模型。利用交集模型可以对演绎推理作出信息论的解释。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带强度的信念。子集模型可以对科学发现的过程作出解释,从而区分演绎、归纳和溯因。邻域语义学揭示的两种信息更新方式是不同的,这是信息更新的逻辑动态学方面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5.
1.在球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A.等于180度B.小于180度C.大于180度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80度2.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正确的是—A.献血会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B.献血对于肥胖症患者有一定好处C.献血不分老幼,都可以献D.献血对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好处3.神奇的等离子推进器的燃料其实是—A.液态氢B.电C.太阳能D.惰性气体氙4.下列关于云计算的说法,错误的是—A.云计算不需要服务器B.云计算需要互联网支持C.云计算节省了电费D.云计算提高了设备使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能量守恒定律完全可以证明永动机是存在的,因为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宏观上看,宇宙中,任何一个物体都相对是运动的,可以说都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虽然在运  相似文献   

17.
"三面向"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此事表达了多元化的看法。笔者仍然从法律的角度对"三面向"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三面向公司的行为属于一种权利滥用,并指出了相应的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牟鹏 《科教文汇》2008,(20):192-192
“三面向”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专家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此事表达了多元化的看法。笔者仍然从法律的角度对“三面向”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三面向公司的行为属于一种权利滥用,并指出了相应的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11,(12):33-33
网络的应用.诞生了一类特殊人群.那就是黑客。 黑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有意无意地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他们是一群隐在电脑后面的偷窥者,却可以轻易入侵任何电脑.只要愿意,他们甚至可以撬动地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黑客走在世界高技术的前沿,现在电脑和网络技术更新换代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黑客推进和改善的。  相似文献   

20.
功能主义目的论不再把翻译看做一个静态的语言学现象,而是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要采取的策略。同时,评价一个翻译活动时,社会环境等因素也要纳入考察的范围。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解读《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中的变译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