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认真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少数民族的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始终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玉溪地区也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全区有17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有54万.他们主要是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等,主要居住在峨山、新平、元江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历史和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的文化、教育、经济相对滞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和发展较快的地区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玉溪地区教委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很重视,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人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自1987年起在玉溪师专开始招收民族预科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元江、新平,他们的情况在在校的学生中有所不同,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也必须照顾到他们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那达慕文化是内蒙古地区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及蒙古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那达慕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增添了现代体育、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服饰展示、文艺会演和物资交流等内容,成为集体育、文化、经济、娱乐、旅游为一体的草原盛会。可见开发那达慕旅游资源是实现蒙古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大力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业,就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或社会的整体意识、价值理论的趋向。中华传统文化既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但同时又包含着众多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相互融合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它既以历史上的儒家思想为基线又融合了其它不同学派的思想文化。而中华现代文化,是指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所需要的新文化。海峡两岸走向和实现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是一个拥有219.9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大省,同时,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又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具有各个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高校负担着为国家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类高级人才的重任,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独特优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双赢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具有特殊人文地域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研究认为:在器物层面上,地域人文特质浓郁的977项民族传统体育彰显具有"文化定义"的中华民族文化外延,凸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生产之总和,是整个"民族体育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在制度层面上,国家民族体育政策的制定、颁布及施行,从政治管理的艺术性和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脉络;在行为层面上,定期举办的各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民族民间竞技游艺活动表达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规范性"和"原生态常态"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在观念层面上,"民族传统体育"所扮演的群体生产、工具需要到处理和谐民族关系和处理人身心平衡的休闲方式姻蕴化育出来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核。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符号学分层透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自然发展"到"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明了和外延的拓展,对世界体育一元化发展和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来自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普遍不高。但民族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对写作教学来说是难得的宝贵资源。将民族文化资源与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结合,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就读高校当地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文化素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会服务的职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与开展.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现状、运行困境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均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为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但也存在缺乏对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自身养老文化的关注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来以汉族为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日渐萎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中华传统体育重新焕发多样化生机。保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有凝聚力的文化。方言俗语更是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显著标志。临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历史演变、交通条件等各种因素,形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方言俗语,既古老又丰富,土而不俗,奇而不怪,蕴藏着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云南边疆"直过区",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与自然等原因,"直过区"和边地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基础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很突出。要与发达地区同步奔小康谈何容易。但回顾上世纪50年代上述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实现"直过"腾飞的经验来分析,国家继续实行特殊的民族优惠政策,可以再创第二次"跨越式"辉煌而缩小差距实现同步奔小康的。  相似文献   

11.
教科书是实现教育目标、辅助学生学习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工具,更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满足民族地区的需要、能满足民族地区学生的需要、能满足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科书中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当地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必要的.教科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使学校实现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丰富多彩,形式活泼,风格独特,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文章就西部地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和体育课程资源利用、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相对复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民族特性浓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居民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意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公民参与制度和渠道的力度、创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土壤之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哺育和承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绽放和孕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与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升华无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肥土沃壤。因此,当今时代,研究、挖掘、开发和发展地域文化,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对振兴中华民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并存的时代,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教育既要将西方文化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相结合,又要将国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形成多元一体的局面,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世界中不断更新和发展.本文从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借鉴国外的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三个方面做了阐述,提出了将世界先进文化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相结合的民族教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西部民族地区丰富、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对其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西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不容乐观,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重重危机。因此,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动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图书馆作为省内传播文化的中心阵地,依托民族文化创意空间的建设,以导向型少数民族文化文献阅览专架和共享型少数民族文化数字资源库建设为基础,着力培养复合型阅读推广人才,大力推进开放型阅读推广模式和渠道建设.通过"阅读+活动进乡镇"、"阅读+科研讲座"、"阅读+游览少数民族特色小镇"、"阅读+文创作品征集"等特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助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旅游发展和文创产品开发、助力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源泉。笔者针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消散和传承无人的现象,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要加强传统文化复兴的必要性,提出利用校本课程这个媒介,来全面、系统、大面积地传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以便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国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我们云南,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共有430多万贫困人口,而云南扶贫攻坚的重点又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受上级组织部门下派,1997年7月至IM年百月在元江县羊街乡挂职副乡长,一年多的学习、锻炼和工作,加深了对基层的认识,下面就玉溪市贫困乡——元江县羊街乡这个少数民族山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作一些探索。一、科学认识少情,是羊街乡发展经济的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