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的内容;其次才是话怎样说,怎样把具体内容表达出来。学生为写作文而苦恼,主要是没有内容可写,然后才是不知道怎样写。面对许多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困惑,我认为,比较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所谓"生活作文",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然后从中选择生动有趣、有价值的素材写成作文。要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到底引导他们写什么呢?一、让你会笑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有很多学生说:"我的作文写不好,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究竟应该写什么呢?很简单,作文就是要让生活在你的笔下开出一朵朵小花。有的学生又说:"我的生活中就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啊!难道是我没有生活?"你怎么能说你没有生活呢?你吃饭吗?你睡觉吗?你看见过冬天天空下缓缓飞过的鸦群吗?你见过下雨前的蚂蚁在匆  相似文献   

3.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创新素质尤为重要.这种创新素质在作文中的体现就是"写人所不能写,言人所不曾言",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达到这种境界呢?  相似文献   

4.
赵龙 《中国教师》2005,(11):37-38
作文应该怎么教?为什么好多孩子一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类似于此的种种有关作文教学的问题经常困扰着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成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作文的热情,让作文教学“可爱”起来,是我这些年教学的不断追求。一、“可爱”的作文教学应该来点灵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呼唤生成,反对灌输,但生成似乎很难走进作文教学之中。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们从三年级就写妈妈、写老师,到了小学六年级还是写同样内容,年年岁岁花相似,如此这般重复而无新意,怎么不将孩子们学习写作的那点热情消磨殆尽呢?因此,在我们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非常强调日常积累:N个作文片段+N个名人事例+N句名人名言=一篇成功的作文。这已然成了学生写好作文的"座右铭"或"口头禅"。然而,当学生真正面对作文题目的时候,却感到束手无策,无话可说,无计可施。有些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文章,要么"言之无物",要么"面目可憎",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手中所积累的作文素材。他们对材料只会机械积累,却不会有效占有。面对材料,他们忽视了仔细分析和深层次、全方位审视,以至于积累了很多作文素材,而在实际写作中能够真正考虑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啊,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他们确实如花朵般鲜艳夺目.然而,细心的语文老师,你发现了没有?当你面带笑容地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上一堂作文课"或者"今天我们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的时候,这些原本充满生机的"花朵们"大部分都在顷刻间"蔫了",教室里顿时"怨声四起".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惧怕写作呢?追根究底,是他们不会写.因为不会,所以惧怕;因为惧怕,所以不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写不好;因为写不好,所以更加害怕……如此这般,恶性循环.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个人觉得,关键是靠我们语文老师多途径地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去让他们掌握写作的技巧.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课外练笔着手的.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8.
贺燕 《湖南教育》2015,(3):36-37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写人作文的训练可谓是从未停止,那是不是学生就练得炉火纯青了呢?不然!我们常看到学生写人的作文"千人一面",我们常听到学生喊"这个作文我们写过",我们也常常感慨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够丰满。写作就是写生活,生活的河流永不停息,为什么学生的写作不能常写常新呢?笔者尝试以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人作文练习。一、猜一猜课堂上,我对学生说:"这次我们写作的主题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但是老师想先跟你们玩个游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怕作文,是我们教师教"怕"的.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怎能写得"兴趣盎然"呢?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不妨巧立一些"名目",引发学生写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丁丁寻"宝"     
孙郁 《红领巾》2005,(1):22-23
亲爱的孩子们: 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玩游戏吗?回答肯定是 。你喜欢作文吗?答案是 ,甚至有的同学会觉得作文很可怕,一想起作文,不是咬笔头,就是皱眉头。其实你看电视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玩游戏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高不高兴……把这些一一写下来,就是作文,作文一点也不难! 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呢?不着急,神通广大的妙笔博士和聪明伶俐的丁丁会带你进入"快乐作文宝典",去感受妙趣连连的快乐作文之旅! 主持人:钟樱(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1.
怕写作文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 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好作文呢?几天来,我反复思考着:能不能让学生给自己“出版”一本书,体验作文的乐趣和“成就感”呢? 新学期的第一次作文课到了, 我抱着作文本走进教室,还没开口,学生就犯难发愁了,有的甚至唉声叹气。我微笑着,开始了作文教学。“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写作文。”学生一听,来了精神。但是, 看看那一摞新作文本,又泄气了。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很喜欢山,可我却不。为什么呢?因为有"三座大山"压着我呢。"作文山""作文作文,咋写不成;叫写作文,我就头疼。"这就是我自编的《作文难》诗,每周星期五,是同学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第二天就是双休日了,可以感受家的温暖,妈妈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正把几个材料组合在一起,反映一个中心,就是"拼盘作文"。怎样才能写好"拼盘作文"呢?一、准备"材料库"。要想写好"拼盘作文",就要准备"材料库",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看到的、自己认为最值得记的材料记下来,时间久了,就有库存了。这是日记  相似文献   

14.
<正>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会写"作文———也就是作文要先"入格",按一定的作文格式写。在"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出"新"意———也就是作文的"出格"。一、引导"入格",让写作文不再难1.告诉"要领"这是一个教师"导"的过程。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各种作文体裁的写作要领,强调作文的格式,对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进行"入格"训练。以写人的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毕业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相信许多六年级老师的作文教学已接近尾声。接下来,我们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帮孩子们梳理四年来所学到的写作知识,帮他们整理他们的上百篇或几百篇习作。我们该如何指导孩子们呢?我觉得作文教学的复习指导,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从全局把握,合理地执行复习计划。这就得"行六善",即善于把握课标,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善于指导学生审题,善于指导学生选材立意,善于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善于指导学生写好细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既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中职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教学生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呢?本文总结了三点,那就是立意新、选材精、构思巧。  相似文献   

17.
正"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怨恨作文课",这句话大概能道出作文课上大多数学生的心态。我们不能否认,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生不爱写作,他们想到作文便头疼,看到课程表上的"作文"二字便觉得面目可憎。众所周知,作为学生,作文又是不可不写的。学生不爱写、不会写却又不得不写,多么让人痛苦的矛盾!笔者认为,这一矛盾的出现源于学生写作兴趣的严重缺失。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在"读"上做一点文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学生,如果没有丰厚的  相似文献   

18.
如今身为人师的我,却很难在将我童年的快乐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当要求孩子们在作文中描写一下春天的场景时,不是照抄,就是主观臆造,毫无童趣可言,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消极应对的安全问题以成为学校教育的"枷锁"。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6,(4)
“材料要新鲜,描写要生动……”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反复念叨这样的话。可提醒终归是提醒,许多同学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妈妈帮我洗衣服”、“爸爸带我去医院”这样的故事。我们也应该知道,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学生,所看到的景象,不过就是那么几条马路,所见的人物,无非就是那么几十张面孔。而且,生活方式都差不多,即使偶尔遇见新鲜的事情,你看见的,别人也看见了,你经历的,别人也经历过,你写到作文里,别人也会写。比如说,奥运会,世界杯,算是大事情吧?可是,作文里都是一样的内容,不免会让人厌倦。现实生活中缺少新鲜材料,作文又要求写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自己感同身受,每次习作,农村小学的学生就像老鼠见了猫那么害怕,同时,老师也就怕教作文,怕上作文课,长此以往,学生怎么能写好作文呢?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状况呢?因为孩子"无米可炊",无话可说,那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呢?那就必须给孩子寻找"源头活水"。哪些可以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呢?一、课外阅读为学生习作做铺垫阅读课外读物是学生探索世界、掌握知识、品味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