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而进行。然而,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于是,一些反应慢、掌握不到学习方法的孩子,就成了班级中的"后进生"。有效转化后进生,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后进生呢?  相似文献   

2.
小学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与引导,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不良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在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时候,不能一味地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考试成绩为目的,而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要一味地强迫他们学习,以免他们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要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不能"满堂灌";家庭作业的布置也要适量,关键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遇到困难主动去解决。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牟平区宁海镇机关幼儿园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园宗旨,精心创设情境,让幼儿学做生活的小主人。他们设计制做了菜店、厨房、医院、美发厅、影剧院等活动屋,让幼儿学习买菜、做饭、看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有效地培养学乍的数学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真正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结合数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数学故事"是数学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的一种理想媒介,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除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使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切实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一、撰写数学故事,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校组织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日记长跑",鼓励孩子每天写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6.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14,(6):48-49
正季广花:先从改变家长的模糊认识入手当孩子要买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当孩子要买玩具赛车时,家长会说:"人家有咱也得有,不能委屈了孩子!"当孩子考取好成绩时,家长更会毫不迟疑地倾囊而出,给予物质奖励,他们会说:"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成了一些家长生活的唯一宗旨。于是,家长们便对孩子有求必应,恨不能将孩子泡进蜜罐里。然而,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正当消费要求也给予无限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低年级孩子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常常无视课堂纪律的存在,一会儿弄橡皮,一会儿玩铅笔,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可能成为他们手中的玩具。作为老师,有时候为了让教学顺利地进行,常常控制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孩子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着数学,自然对数学也就失去了兴趣。学习效果也不好。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教师只有善  相似文献   

8.
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困生的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一直是长期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应该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体验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为了使孩子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无  相似文献   

10.
周亚 《小学生》2013,(9):67-67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兴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六七岁的孩子刚跨入学校不久,对于一切都存在着新奇感,感到一切活动都那么有趣。他们往往带着好奇心听每一堂数学课,总希望在每节课中,老师都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有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对数学课往往不怎么喜欢,因为他们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了解孩子的特性,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历,创设孩子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前、课中、课后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动"起来,做到手、口、脑协调并用,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忠 《教学月刊》2007,(10):17-18
数学认知型后进生是指在理解教师讲解上有困难和题目超出他们所掌握的标准形式的范围就不会解的学生.他们的数学习惯难以养成,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即使形成了也不稳定,不加练习就丧失.近年来,笔者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目的,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对数学认知型后进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尝试成功教育,使学生由怕学、厌学到会学、爱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对我们数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儿童的发展是多样性的,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中的表现不尽相同。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尤其不能忽视他们数学语言的发展。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改善孩子的思维能力。那么,数学老师应怎样关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思维迟钝"学生,他们总是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老师请他们回答问题时,却久久回答不出,或表达不清楚,被其他孩子取笑为"小笨蛋"。怎样正确对待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迟钝"学生是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非常头痛的事情。由于这部分孩子迟钝一些,他们思考、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时间长一些。我们在课堂中为了推进教学进度,不可能为了这部分孩子就暂停了课堂,那样必定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生脑海中的数学就是几个数字,一些符号、概念、口诀的简单叠加。他们不会知道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更不会知道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从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等方面,努力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素质教育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体现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观念。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学生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绝不能一味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建校二十余年来,以育人为己任,与改革共成长,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学理念,依照"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追求,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生长点。近年来,我校以"读书活动""星卡评价"为突破口,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自觉性,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走  相似文献   

17.
邓正清 《小学生》2012,(11):29-2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特别是对低年  相似文献   

18.
"数学并不枯燥,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如今,不能再让孩子学得那么痛苦,要把数学学习的快乐还给他们。"(北京某教授语)的确,数学知识虽抽象但并不枯燥,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笔者谈几点认识。一、营造课堂氛围,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才是丰富生动、  相似文献   

19.
数学这门学科,素以准确性和逻辑性著称,是一门高严谨度的基础学科,但同时,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它也以乏味枯燥著称。幼儿园的孩子们通常以3岁~6岁居多,这部分孩子正处于好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阶段,他们做每一件事情,尤以兴趣第一为尚。故要让这部分孩子学好数学,就要把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将这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演变成他们兴趣所致的爱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为日后数学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健康,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质和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幼儿健康教育是一个大课题,需要幼儿园、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宗旨,在实施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传统的游戏等方式,使孩子在身心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