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上大致有两种媒体,一种是枪手媒体,一种是非枪手媒体。两者都面向大众,但有明显区别,枪手媒体“识时务”,非枪手媒体则显得“少根筋”。  相似文献   

2.
有位编辑同仁问我:要是叫你去打仗,你是希望做个快枪手好呢,还是做个准枪手?我问:何谓快枪手?何谓准枪手?他便解释说,就像打敌人,快枪手是指不经瞄准,“啪”就打出去,不管是死是活,反正敌人是被打着了;而准枪手呢,则指经瞄准,“啪”一枪打中要害,敌人便被打死了。我略一迟疑,说:当然要做快枪手啦,一枪一个多痛快。“那么,比如我们写新闻作品又如何?”我说:同理。话虽这样说,但过后仔细一考虑,这样回答未免有失偏颇。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决定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不能有任何“表演”痕迹的流露。也有人认为节目主持人需要“表演”,但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角色的表演,这种表演与戏剧艺术扮演不同,节目主持人一般不扮演任何角色。 其实,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的一个特殊角色,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其身份有一定的双重性,即节目主持人既是媒体信息的“受传者”,又是媒体信息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地方媒体有这么一种倾向:当本地发生某些恶性事件时,只字不报或避重就轻,有关部门还采取打招呼等方式给媒体“加压”。这种“冷处理”现象,看似维护当地政府形象,实际上是地道的新闻地方保护主义。说到底,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多次烟花爆炸、煤矿坍塌等重(特)大事件,然而,翻开当地的报刊、收看  相似文献   

7.
一目了然     
新闻报道与维护社会公正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媒体要避免与某些利益集团结盟或达成某种默契,成为其代言人。表现之一是媒体的个别记者为利益集团充当"军师","策划"新闻事件,抓住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甚至根本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的事件来提高这些利益集团的知名度。表现之二是媒体对广告客户的屈服,即为维系媒体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想方设法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不敢对广告客户进行批评,只能报道其优点和成绩。  相似文献   

8.
到现在,再有人问我“该怎样搞定感情问题”,我只好说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一种心态是必定会雪上加霜的,就是“工具化”  相似文献   

9.
写稿篇篇中的“神枪手”,怕是极少极少数的吧!至今,对我来说是这辈子也当不上的。从写稿时的愿望而言,总是希望篇篇命中,一无虚发。然而。严峻的现实是作者成群、记者成队,山外有山,楼外有搂,自认为是上乘好稿,到终来却是石沉大海。能有十发六中、七中、八中的,也算是位大大的“好枪手”了! 在我有生之年中不想去当写稿的“神枪手”,却愿做一名“韧枪手”,这点愿望与抱负不怎么好高鹜远,但也不怎么易如反掌。韧出于志,韧出于爱。对写稿这种复杂艰苦劳动,精神劳动,如果不热爱、不立志是断然不可有什么愿望与抱负的。学贵有恒,写贵有恒。恒是韧的表象,志与爱是恒与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三个代表”教育中,推出了一个典型,出自内蒙的农村基层。有媒体特别强调了这个典型的某些特殊的“亮点”。特殊“亮点”之一是,这个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因素之一,是他身为将军的儿子而扎根农村基层了。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11.
路天 《新闻天地》2007,(4):11-14
有“三湘第一枪手”之称的于之夫是长沙新闻圈里出了名的“另类记者”,身为湖南多家媒体兼职记者的他,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常常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他先后反串过流浪汉、打工仔、嫖客、吸毒者等多种角色,冒着丛丛风险,克服种种困难,采写了一大批真实、生动且富有轰动效应的长篇报道。为此,他多次遭到不明身份者的恐吓、威胁,不得不一再变换住址。一位被他揭过短的女明星甚至还气急败坏地警告他:小心我灭了你!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包括凶手在内共33人丧生。在校方与警方尚未查证枪手身份的情况下,《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的专栏女作家麦克.斯尼德(Michael Sneed)于当晚在该报网站抢先报道:枪手是持学生签证的中国人。此文引发部分媒体的跟风炒作,舆论为之哗然。次日,警方确认嫌犯为韩籍学生,谣言随之销声匿迹。然而,媒体何以出现“集体误报”等问题,着实值得业界深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媒体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凸现的问题摆在人的面前:记者关起门来自我玩“艺术”精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而记者浮在面上,只跑机关,不下基层,甚至成了某些部门与单位的“代言人”,则更是远离观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刘武俊 《新闻记者》2001,(12):62-62
新 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不信你看 :各种媒体对“14岁少女康某被拐案”及其骗局的炒作、对盛名难副的所谓“基因皇后”献基因库一事夸大其词的渲染、对“飞黄英雄”异乎寻常的关注、对渝湘鄂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包养情妇等私生活的喋喋不休 ,以及曾以对牟其中、何阳之类“名骗”众星捧月般的炒作等等。这些现象值得新闻界认真反思。现代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和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讲 ,媒体对话语的控制实质上就是一种颇具隐蔽性的权力技术 ,媒体的舆论监督实际…  相似文献   

15.
只要稍微留点神儿,作为一名读者,您就可以在某些报刊上经常读到“XX特酷”、“XXX攻入一粒金球”、“资讯快递”和“通过这一管道”之类的词语,令您感到自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会产生一种悲观情绪:完了,自己原来掌握的知识真的没有用了,看来非彻底更新不可了!“特酷”、“攻入一粒金球”、)“资讯”、“管道”之类词语,果真是“新知识”,需要新闻媒体普遍效法和读者积极学习、掌握的吗?否!这些词语原来是在我国的极小范围地区使用的方言俚语;如今我们的一些媒体如此热情地将它们搬上版面,加以倡导,这是一种以…  相似文献   

16.
汤啸天 《青年记者》2009,(15):63-64
“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来源 我作为新闻单位的“外人”,时常发现媒体对非本地的负面事件报道很有兴趣,也发现媒体有些时候是敢于刊发批评性稿件的,但是,前提是针对非本地的政府或者官员。媒体为什么不可以对当地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意见?这个困惑一直积压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7.
广播人心中的“记者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获得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先要感谢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培养,感谢10多年来不断深入的广播改革给予我的机会。广播新闻是集体配合的结果,荣誉归于广播的发展,归于大家的同心努力。 我以为“范长江新闻奖”提倡的是一种“记者精神”。对于“范长江新闻奖”,自己未曾想获此殊荣;对于“记者精神”,却心向往之。广播要在媒体激烈竞争中走出新路,需要这样一种职业精神。我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对“记者精神”有以下的感悟:永远站在时代航船的瞭望台上 记者的职业魅力在于,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初干广播,知道了二次大战…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初,某市一家珠宝商宣布:情人节当天提供10套五星级酒店情侣套房作为奖品。面对上述举措,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在“作秀”。但当地有个别媒体却还是不遗余力地予以“炒作”:这厢卖的是“情人节,把情人送上  相似文献   

19.
媒体市场化使各媒体之间,特别是区域性媒体之间竞争加剧。各媒体纷纷扩增传播内容,对新闻线索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新闻线人”具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新闻内容后详细标注对新闻线人的酬金,更是直观认同了这一群体的价值并激励着普通受众群体。因此,新闻线人近年不断发展,并出现职业化趋势。既是“职业化”,理应具备“职业道德”。结合我国当前新闻线人在发展中所存在的某些失范问题,对其“职业道德”结构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一、当前新闻线人存在的几种道德失范问题首先,经济利益的直接驱动使新闻线人某些行为失范。新闻线人作为一种职业的…  相似文献   

20.
开展舆论监督,是张扬社会良知的需要,是树立媒体威信的需要,它既是记者的职业责任,也是记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勇于拿起“批评”这个武器。驻站记者这个特殊群体应该怎样开展批评报道?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批评报道不能过多过滥。我们的新闻工作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力求“少而精”,力求“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