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邓斯怡 《海外英语》2013,(16):236-238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中介语理论看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天津教育》2005,(1):55-55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本文从中介语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向标准英语语音过渡的中介语系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4.
由石锋先生发展的语音格局理论及研究模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利用声学元音图和声调格局图对比研究留学生汉语的元音和声调习得,分析其母语迁移的表现;在外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不仅考察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的表现,而且探究第一外语语音对第二外语语音的影响.语音格局理论还用在研究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中介语的研究对于推广普通话、推动普通话教学及普通话水平测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普通话中介语的研究在普通话中介语的理论研究、中介语理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借鉴、中介语理论对普通话教学的指导、普通话中介语语音语料库的建设等方面都有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自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中介语概念后,引起了语言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及讨论,从中介语语音、语用、句法等多方面展开针对性探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背景,着重对英语中介语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发展阶段问题展开进一步论述,并探讨有效转化策略,以期促进英语中介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山东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音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中介语现象。山东学生受其母语——山东方言的影响,在其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诸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中介语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甚至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相关论述,帮助学生克服中介语影响,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动态系统理论在国外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应用已有十几年历史,而国内真正运用该理论进行二语习得研究的还很少。该理论强调要把中介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考察影响二语习得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描写和解释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但因为变量太复杂,很难设计出有效的研究方法。据此,我们在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种更切实可行,更具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外语教学学科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在我国,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建立"普通话中介语语音语料库",对研究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建强 《红领巾》2005,(2):46-49
中介语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外语教学学科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理论.在我国,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建立“普通话中介语语音语料库“,对研究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借助中介语理论,通过收集四川省东部四川方言区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料,从辅音、元音和音素组合等方面分析中介语语音特征,可以帮助英语语音教师和学习者认清语音学习的障碍,充分发挥方言语音的积极作用,并克服其干扰,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已经建立的小型中介语语音语料库中选取语音样本,通过汉日语音的语音学分析,发现了日本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的语音面貌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偏误分析理论自八十年代运用于汉语中介语研究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汉语中介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偏误研究硕果累累,语篇方面的研究则较为后起,但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将从母语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一角度对语篇方面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并对研究现状及趋势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代类型学中的“蕴含共性”、“标记理论”和“语法层级”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实证研究运用这些理论对中介语语音和句法的习得特征进行预测和阐释,结果发现:类型学共性对二语语音、句法习得的顺序和困难有较高的预测效度。基于类型学理论的中介语研究,有助于中介语语言学的构建、二语习得研究的拓展和外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一、中介语理论及其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状况;第二层意思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开始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轨迹,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6.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自己创造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言系统,山东籍学生在学习普通话语间的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中介语现象。山东学生受其母语——山东方言的影响,在其普通话语音习得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诸环节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中介语的影响,产生一定的阻碍甚至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习得、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相关论述,帮助学生克服中介语影响,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从中在介语概念入手,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内容包括中介语的来源和产生模式,中介语的特性,可变性理论和可变语言能力模式,国内有关的理论探讨和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等,文章最后对中介语理论及研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语音格局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偏误观的指导下,首先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汉族学生的现代维吾尔语元音/i/中介语系统进行绘图、描写;其次与维吾尔族发音人的现代维吾尔语元音/i/格局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族学生的偏误表现为不能正确掌握元音/i/中[i]、[(e)]、[γ]、[(w)]四个变体的发音,其偏误与目的语规则概括、教学迁移、学习策略三个因素有密切联系;最后根据实验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语语音为研究方向,以偏误分析、中介语理论、语言对比分析理论、二语习得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调查分析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在学习声调时普遍出现的声调偏误问题类型及其成因,从声调教学顺序、半上调、单字到语流模式声调教学和声调关键点假设四个角度探索声调教学的方法。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学术界针对越南留学生的语音偏误研究蓬勃发展。主要是从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等方面,对越南留学生中介语语音偏误进行深入的探讨,偏误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