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小霞 《文教资料》2013,(25):30-31,33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本文借鉴翻译文化学派的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探讨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选材的影响。以中国文学翻译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将中国文学翻译史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探讨意识形态和当时阶段文学翻译选材的关系,从而得出在文学翻译选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都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方式的翻译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意识形态不仅仅在语言和概念层面影响着翻译策略,还体现在对翻译的选材上。从佛经翻译选材及其翻译策略角度探究社会意识形态对佛经翻译的影响,并试图说明佛经的翻译其实就是汉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选择,是一种异域意识形态向本土意识形态渗透、交流、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吴宓先生一生从事翻译事业。他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时要注意选材,明确目的,并应坚持“首贵明显,再求典雅”的翻译原则。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先生的翻译实践中,使其在中国翻译界享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两种文化之系统之间的冲撞与磨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翻译时所处的文化背景受到更多关注。从译者选材到译作的出版的各个阶段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文化,甚至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是一段特殊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身处这一时期的鲁迅翻译在选材不断变化,体现着主体文化的要求,具有密切服务于现实实践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指导制约着翻译原文本的选择。在翻译选材过程中常常是几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同时发挥作用。对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材之间的紧密关系进行了描写与分析,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翻译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探讨主流意识形态和个人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材的影响,来为实际的翻译选材提供积极的指导。与此同时,翻译选材又对意识形态产生反作用与冲击,为旧意识形态的巩固,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其多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用适应论视角下翻译选材的动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语用学综观下的适应论观点审视近现代中国文学翻译选材现象及其本质;为了使翻译在认知、社会、政治和文化中发挥功能,选材往往适应于动态的社会文化语境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与译者的社会心智有关,并随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动态性。翻译是一种不同意识程度下适应文化语境中交际需要而不断选择的过程,对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大陆文革期间的外国文学翻译为个案研究,根据勒菲弗尔的意识形态对翻译影响的阐释,主要从翻译目的、译本选材、翻译主体的变化、以及译作的存在形式等方面探讨意识形态如何对翻译进行操控,从而印证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8.
试以朱虹翻译的《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一文为例,分析译者的选材和文章翻译的特点,并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揭示形成二者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的兴起使翻译研究跳出了语言层面的研究,逐步转向涉及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等因素的描述性研究,置身在了广阔的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翻译不再认为是单纯的语言间的转换,它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从选材、译者、出版机构到读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摆脱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翻译的选材、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三大关键点着手证明翻译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深受其制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新月派诗歌讨论、创作和翻译的大背景,探讨了狭义诗学与诗歌翻译的选材和翻译方法的可能关系。认为新月诗学及其指导下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月派诗人诗歌翻译选材,并且是该派诗歌翻译方法的直接源泉,为在形式和音乐性两方面成功移译外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作为我国人大制度的基本制度,需要随着民主的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包括代表候选人申请、提名制度,保障选举的自由,扩大直选范围,代表结构和构成的完善,代表专职化以及代表竞选制等。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实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宋代的科技独树一帜,取得了辉煌成就。影响宋代科技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其中,社会物质生产对科技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宋代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社会及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新知识和新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繁荣依赖于高质量的旅游资料译本。而旅游景点名称则是旅游资料中文化内涵最集中的部分。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旅游景点的中国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并运用意译、省略、音译加补偿等方法译出名称中的文化内涵,能起到吸引异域文化背景的游客和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突出文化内涵的景点名称翻译对旅游资料翻译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封建社会,其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考试制度体现在选士考试制度上。文章对中国古代选士考试制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力图探寻考试制度变迁的规律,基于对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分析,从制度变迁的动力视角对考试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村民自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通过对当前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和分析,以期为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健康地发展作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的方式是四大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前提和基础.在民主选举中,投票问题以及当选计票问题最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村民选举的成败与否.完善投票以及当选计票程序,对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球商业化环境给国内翻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也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方面资料显示,国内翻译行业翻译数量飞涨,但翻译质量令人堪忧。本文试图聚焦译者,通过梳理我国传统译论反映的译者职责,分析在全球商业化的视角下译者应如何提高自高素质以促使翻译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如何让外国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旅游资料无疑是最便捷的一种途径.由于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资料势必会涉及诸多文化因素.鉴于此,从文化视角出发,着重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给翻译造成的障碍,进而探讨应遵循怎样的翻译原则,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来合理有效地处理旅游资料英译中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目的论的视角看教材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正确的翻译离不开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而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表达靠的是对整个句子及对上下文的理解。通过一些问题译例的剖析,说明词语翻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at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offered good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effective support means for reform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translation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changes and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should adapt their teach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