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想想他们小的时候,每到六一,我都送孩子一些礼物,但都很小。儿子有一个鞋盒子,里面收藏着儿时的记忆,那里面很值钱的一件玩具,是孩子的大舅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一辆价值三元的小汽车。 现在,孙子、外孙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玩具,有爸爸妈妈买的、亲戚朋友送的,还有我们“赞助”的。问题是,这些玩具大约有四分之三都束之高阁,比如一些电动玩具,像解放军打炮、小熊敲鼓,两三天孩子就玩腻了,因为这些玩具给他带来的只是暂时的愉悦。 我给孩子买玩具不单纯追求新颖、昂贵,主要从教  相似文献   

2.
生日礼物     
正弛弛:现在已经是夜深人静了。爸爸在给你写信——这是我当爸爸以来第一次给你写信。明天是你十四岁的生日。爸爸妈妈早早就想,送给弛弛什么礼物呢?送生日蛋糕?送玩具?送精美的钢笔、日记本?还是去吃麦当劳?对这些东西你们已经没有任何惊喜了——因为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你们再不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给买一双白球鞋或者一件新衣服就已经高兴万分了。于是我就想,我在十四岁的时候,是怎么过生日的呢,我是因为什么礼物而高兴的呢?……想来想去,不记得有谁给我过过生日,更没有人送我任何礼物。只是依稀记得,当我看见有些老人做寿的时候,我问  相似文献   

3.
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玩,应该说,现在的孩子物质上是很富足了。但当家长克扣了自己,而尽量满足孩子物欲的时候,你或许发现已很难博得孩子的开怀一笑。毕竟,拿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比较,还是后者更容易打动人心。对孩子来说,“锦上添花”只会把他们的胃口越吊越高,而对父母的含辛茹苦越发视而不见。从这一点上说培养孩子善良之心、感恩图报之情,比送什么礼物都受用,而且是终身受用。 我儿子调度好动,常惹人心烦。唯善良、富有同情心和通情达理令我欣慰。长这么大,我没给他买过高档玩具、衣服,过年过节也很少给他买礼物。我们  相似文献   

4.
一位企业家在圣诞节时,送给儿子的礼物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是在一张纸条上给儿子写道:“我每天空1小时给你,节假日每天两小时,你高兴吗?”这位企业家与许多做父母的想法不同,不去慷慨地花钱给孩子买这买那,而是深深懂得:孩子需要的礼物,是父母陪伴他们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一幅童画     
好多年前,确切地说是我幼儿园快要毕业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给自己的小伙伴送一份礼物。我很高兴,可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送什么好。 正巧,我有两幅画——就是那种买来时线条就已经勾好,只需涂上颜色的画。我挑了上面有一只小鸟、坐着两个孩子的那一幅,开始上色。  相似文献   

6.
过完年,妈妈把我的压岁钱拿走了。她说:“元元,你还小,压岁钱还是由妈妈帮你保管吧!你需要什么东西告诉我,我会给你买的。”我很不开心,既然压岁钱是给我的,为什么又要拿走呢?我都想好了:我要买一个喜欢的玩具,买一本好看的卡通书,我还想在爸爸妈妈生日时送他们一件礼物……如果向妈妈要钱再买礼物,那多没劲!我都上大班了,我想自己保管压岁钱!  相似文献   

7.
<正>那年过年,五叔从外地回来,给我们这些孩子都带了礼物。那些礼物,花花绿绿的,我一眼就看到了其中有一个漂亮的铅笔盒。我正想要一个铅笔盒呢,而且还瞥见了铅笔盒上的图案是白雪公主,想得到它的心情更迫切了。五叔把一堆礼物一股脑儿送给我们说:"拿去分吧!"这些礼物中有卷笔刀、圆珠笔、作业本、书,还有那个让我心仪的铅笔盒。  相似文献   

8.
正夏子尧:应该送礼物。同学之间,就应该有欢乐,你送她礼物,她就会很高兴,两人相处就会更好;你不送她礼物,她就把你当成小气鬼。慢慢地,你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了。张馨:(笑)嗯,我会送她一根棒棒糖或是一个苹果。于翰文:我还是觉得不送为好。因为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喜欢"比",看别人送的礼物好,就买更好的礼物;看别人生日时开聚会、去饭店,就非要去  相似文献   

9.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雪贝问妈妈:“妈妈,今年你准备送我什么礼物呀?”妈妈说:“送你一辆大大的遥控汽车好吗?”雪贝听了一点也不高兴:“不要,我已经有一辆了。”“那妈妈给你买新衣服,米奇的运动服,还有运动鞋。”雪贝想了想说:“不要,姑姑说她会给我买的。”这下妈妈也想不出该给雪贝买什么了,因为家里的玩具真的很多,多得都可以开玩具店了。衣服也是,阿姨、姑姑、外婆、奶奶都会给他买。吃的东西家里就更多了,爸爸妈妈只担心雪贝吃不下。那到底给雪贝准备什么礼物,让雪贝过一个快乐的“六一”节呢?大家来帮雪贝妈妈出出主意吧。  相似文献   

10.
我常常听到、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孩子每当生日时,总是盼望父母买这买那,要是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准备礼物、没有做好吃的,就会大失所望,有时竟会对父母发脾气、使性子.他们惟独没有想到,生日正是母亲最痛苦的日子,也是父亲最担心、最焦急的日子.我花枝招展地成长着、充满青春活力地成长着,可是我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皱纹爬上了他们的额头、白发悄悄地从两鬓长出来.我过生日了,我不断长大了,懂事了,该体谅、体贴父母了,应该让父母少操心、让父母更放心了.  相似文献   

11.
“妈妈,快看,我们罗老师从北京给我们带回来的礼物。”上五年级的女儿一回家就让我看一块橡皮,橡皮的形状是一双手握在一起。女儿红扑扑的笑脸上满是兴奋。看她如此激动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父母买的、亲戚朋友送的上百元的玩具也没有如此宝贝待遇,老师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礼物怎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眼下,家长一般都很重视孩子过生日。这本是一次向孩子传递他们又长了一岁,鼓励孩子在新的一年中学习、品德诸方面能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但是许多家长爱子心切,对孩子的生日大操大办。给孩子买名牌时装,送贵重礼物、玩具,大吃大喝,好不热闹。这样给孩子过生日有些父母觉得脸上有光,有些父母则是无奈的心情。然而,如此为孩子过生日,无形中却助长了孩子对礼物、吃喝、金钱、排场的追求与攀比心理,使孩子物欲和虚荣心膨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但无利,反而有害。家长有没有想过,该怎么给孩子过生日才更有意义?一个什么样的生日,才能让孩子难以忘…  相似文献   

13.
<正>不管是"90后"还是"00后","离家出走"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吧,反正我小的时候就是个淘气包,不是跟父母吵着要买玩具,就是和他们顶嘴后愤然出走。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父母吵了起来,嚎啕大哭了一番之后,见他们丝毫没有动容的迹象,我心里愤愤不平:一定要让他们尝尝突然失去我的滋味!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冲出了家门……躲在门口附近偷听家里的动静。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家出走,内心戏丰富的我,已经上演了一整集父母着急寻找孩子哭天抢地的戏码,然而现实并没有按照我的剧本发展——过了一个多小时,屋里连个响声都没有!更悲催的是,刚刚哭闹了一阵已经让我  相似文献   

14.
“妈妈,快看,我们罗老师从北京给我们带回来的礼物。”上五年级的女儿一回家就让我看一块橡皮,橡皮的形状是一双手握在一起。女儿红扑扑的笑脸上满是兴奋。看她如此激动的样子,我不禁哑然失笑。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父母买的、亲戚朋友送的上百元的玩具也没有如此宝贝待遇,老师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礼物怎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女儿随后的一番话,让我觉得了老师的用心良苦。老师告诉女儿,一只手象征着团结友  相似文献   

15.
年轻的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其中有个话题就是:孩子生日送给孩子什么礼物。玩具?书?去饭店?好像都没有意义。这话题让我想起儿子上一年级那年,我们给他的独特礼物——《家庭无土栽培西红柿》。这是一个属于植物生长科普类的礼物。这个礼物准确地说是一个长不到一尺,宽不到10厘  相似文献   

16.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儿,愣愣地看着她发怒的模样。“我只问你一句话,世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为什么想起问这件事?”“你说,你快说啊!世上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对不对?圣诞老人都是真人装扮的,他根本就不会给孩子送什么礼物对不对?我得到的那个布娃娃是你给我买的对不对?”  相似文献   

17.
漫人漫事     
《小朋友》2007,(Z1)
礼尚往来儿童节老爸老妈准备给我买啥玩具呀?你有那么多玩具,还买?父亲节、母亲节我都给你们买礼物啦,礼尚往来嘛!瞧瞧你给我们的礼物,都是谁玩的?要不今天先买一个吃一吃?再过十天就是我的生日。到时候就买这种生日蛋糕!也不知道这蛋糕好不好?试吃找借口漫人漫事@于昌伟~~  相似文献   

18.
爸爸,我想你     
爸爸在我5岁那年和妈妈离婚了,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原因,从此我就生活在一个没有父爱的家庭。爸爸,每当我走在路上,看见其他孩子的爸爸带他们去玩,我就想起你;每当过年过节,我看见其他孩子的爸爸提着大包小包回家团聚,带他们去买新衣服,我又会想起你。忘不了在我小时候,你对我很好,专门给我买玩具和吃的东西,还总是陪我出去玩,我不开心时你就会逗我笑。一个星期天,你陪我去玩具店,一进玩具店,我看见许多好玩的玩具,都想买,可又怕人说我,只好拿一个,可你却说:“多拿点吧,反正以后还是要买的,不如现在买好了呢!”我听你那么说就又拿了几个,哪里…  相似文献   

19.
论儿童玩具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教育导刊》2006,(7):11-14
对于大多数游戏而言,玩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没有它,游戏不能进行。在现代家庭中,买玩具是育儿过程中父母普遍的消费行为,而费用之高、用心之苦,几乎是年轻父母们皆具的体验。他们常常:不断给孩子买新玩具,什么时髦买什么,要什么买什么;把玩具给了孩子就不管了,好象完成了一件任务;非常害怕孩子将玩具玩坏,不但谨慎地收好,而且不让别人家的孩子看见;迷信商家和专家推荐的玩具,认为只要给孩子玩就能让他得到各种发展的机会;越复杂的玩具越好,越漂亮的玩具越好;……玩具是物,而不是人,因此,它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将物视为目的,是异化的…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家长在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中都留有许多遗憾,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当父母尽其所能把一切条件都无私地提供给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并没有知足,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希望的沉重。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很正常,做爸爸、妈妈就应该这样。孩子们回报父母的是无止境地、加码地索取,比吃穿,讲虚荣,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克服,不愿吃苦,只图安逸,这让做父母的非常失望。耐心说教——不听,严厉训斥——没用,棍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