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死,而是由死观生。它使学习者从省思死亡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关系,珍惜和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死亡教育在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王翔 《科教文汇》2008,(26):71-71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死。而是由死观生。它使学习者从省思死亡中,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与死亡的关系,珍惜和热爱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从而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死亡教育在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维康 《今日科苑》2007,(17):79-80
国家卫生部在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透露:近年来癌症死亡占总死亡率的24%,居死亡原因之首,也就是说,我国每死亡5人,就有1人是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一般人看来,癌症是如此可怕,但美国癌症协会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到2020年,世界上将有1500万癌症新病例发生,癌症虽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但是却是最容易预防并可以治疗的疾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就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村上春树在作品中如是说。长跑似无目的,故令人觉得枯燥。会有人发问:我们为何要跑?为何要去那远处?汪国真言之有理:"尽管人生苦短,道路漫长,但我们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让生命更辉煌"可暂且简单划为两层意思:一是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二是以己之力,推动世界承重的车轮前行。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曾让自己的足迹印  相似文献   

5.
大脑常常会帮助我们过滤一些没有变化的事物信息,以便我们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末日让生命变得不同国外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等待自己复查的化验结果。此前两人的检查结果都是绝症,最多只能活3年。在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中两人随便聊了起来,他们都表示要让自己的生命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这最后3年。他们分别写下了自己最渴望做的10件事,例如去一次西藏、出一本书、和自己的亲人  相似文献   

6.
不管人的寿命有多长,但人必有一死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宿命,死神这位不受欢迎的客人迟早要光临。的确,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人类有别于别的动物的一项奇特本领就是把坏事变好事,通过思考死亡,我们可以更好地活着。死亡对人类的积极意义,在历史上,早就有些思想家做了猜  相似文献   

7.
权衡 《科学生活》2008,(10):6-7
开学短短几天,申城就有4名12至15周岁的学生,相继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悲剧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他们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  相似文献   

8.
一位美丽的姑娘,经历了一场爱情的挫折,伤心极了,她感觉自己的生命就像是一支枯萎的玫瑰,不再有迷人的芬芳,于是,她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地球上接受亡者的死亡空间已经快满了,死神决定召开一场关于死亡的交流会议,让这个姑娘听听古往今来人类关于死亡的终极讨论,然后自己决定是否继续留在人间。  相似文献   

9.
柯玉升 《知识窗》2014,(17):34-35
2004年,在一个危险的派对游戏中,好友从一座建筑的屋顶跳到地面的一张椅子一上,因发生意外,当场摔死。好友的意外死亡,给了塞巴斯蒂安·特里极大的震撼:既然生命短暂,人生无常,何必让自己将来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呢?  相似文献   

10.
生·死·性:遭遇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给人类的生殖、死亡和两性关系带来严重的挑战.人类将如何选择生育、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对待两性关系是我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研究行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但无论如何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都无法逾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1.
追求长寿是每个人的最自然和基本的愿望,但是.如果只有长寿却陷入疾病缠身或生活质量不高的境地,这也是人类的悲哀。所以,既要给生命以时间,又要给时间以生命。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一死,归入尘土。不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巨大的蓝鲸,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会衰老,直至死亡?是什么原因,让它们都无法永久地活下去呢?衰老:生物非和自己过不去除非意外死亡,大多数人在死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白发苍苍、动作迟缓的衰老期。事实  相似文献   

13.
陈萌 《今日科苑》2012,(24):37-40
人类总是害怕死亡,然而又往往热衷于谈论死亡。美国有个电视节目叫《1000种死法》,里面介绍了各种真实但又离奇的死亡方式。但就是没有涉及到某年的某一天地球上所有人类会一起死亡这种最最踢爆冷门的死法。然而有些人对这种大家一起玩完的方式深信不疑,且非要在这种死法前面加个期限,还不是一万年,而是2012年12月21日,掐指一算距今还有10天。到底这第1001种死法能不能成真呢?让我们在这"死亡倒计时"中一起回顾一下人们给地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15.
楚苹 《科教文汇》2010,(2):44-45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16.
向动物学习     
正动物不仅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的老师呢,人类很多发明,就是从动物老师那里学来的。今后,我们更要向动物老师好好学习,模仿或复制它们身上的优点,做出更多更实用的发明作品。借鉴特殊技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长期僵持的局面,用氯气攻击对方,结果使5万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大量的野生动物也未曾幸免,相继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7.
人到底是从哪来的?纵观整个人类起源研究史,可说是众口不一。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类起源于猿猴;另外有人坚定不移地信奉上帝造人的说法;还有人认为人类起源于外星生命;当然也有人什么也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只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所赐,再往上,他们还知道自己父母的生命是他们的爷爷奶奶给的,但是,要继续再上溯许多代,那他们可能就回答不出来,也不愿意去寻根究底了。虽然,在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上,“山头”林立,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高下强弱”之分的——目前,还是人类起源于猿猴的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这个理论的“大旗”之下…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我们父辈的风范存留在我们各自的记忆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我们祖先的故事留在我们的史记中;对于我们人科生物来说,我们祖先的模样留在我们自己的形体结构中。对于人类出现以前的地球生命,它们是怎样演绎自己的故事的呢?在我们的记忆中、史记里、生物形态结  相似文献   

19.
热爱音乐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是用音乐引起对人的生命和灵魂启发的教学,音乐课堂是孩子们学习艺术的摇篮,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使音乐课堂成为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凸显生命灵动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  相似文献   

20.
衰老和死亡,就像一幅巨大、沉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们的一生,同时也是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命运劫数”,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得恐惧而又无奈地面对和接受这一事实。为了能够达到长寿的目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究着导致死亡的原因。除了一些外部的意外灾难事故之外,到底是什么魔手从我们的生命体内部吞噬并夺去我们的生命呢?对此,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说法。在古代,曾经一度流行过一种温热说,这种学说认为,人的躯体和生命运动靠的是“温”和“热”在体内的流动,当“温”、“热”减少并消失时,生命也就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