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是人类共同需要的,学生也是如此。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是教师的品格和义务。爱的基础是给予、关心、尊重和了解。班主任的爱,正是这种情感的渗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关心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知心、交心,贴心。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班主任对学生只有倾注真情,付出爱心,把他们当作事业的同伴,信任他们,以诚相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达到师生心理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懂得了回报。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两者在时间、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可见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爱学生是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更是一个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基础。班主任只有把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全部倾注到我们所教育的对象——学生身上,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齐敏 《吉林教育》2006,(4):54-54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 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作用。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注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于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多金学 《甘肃教育》2007,(11S):12-12
“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如果一个老师没有对教育事业忠诚的热爱,没有对一个个活泼纯朴的学生真挚的热爱.没有对所教学科执着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可能把班级工作做好。因此,爱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曾秀珍 《宁夏教育》2009,(11):34-34
教书20多载,我深深地体会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纯朴而高尚的情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之间情感最贴切的连接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师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爱的力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要转化学生教师必须首先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师的爱是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爱心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爱心出发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一位教师只有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崇高而神圣的爱,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懂得如何去热爱学生,因为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而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则需要技巧。因此,爱不只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艺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关爱学生、融洽师生情感 融洽师生情感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人道、平等、民主作为基础的,具有爱的品格。“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从爱出发,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一、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教育,是爱的事业,是爱的艺术。”这是对教育的最确切的解释。热爱本职工作,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懂得如何去热爱学生,因为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而教师如何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则需要技巧.因此,爱不只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艺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尊重热爱学生,关心后进生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好学生就不用说了,每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热爱学生,才能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并取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才会爱学生之所爱,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排难解忧。当学生体验到老师真诚的热爱,就会对老师亲切、爱慕、信赖。学生这种出于内心的反应,往往会促使教师更加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有了思想上的交流与感情上的共鸣,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尊师爱生,互相信赖的关系。这时,学生才会打开心灵的大门,推心置腹地和老师交谈思想,把内心深处的秘密告诉老师。也只有在这时,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才可能是深入的、准确的。学生也会自觉地愉快地接受教育。因为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他们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要求,往  相似文献   

17.
习总书记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在教育中,尤其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需要用爱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努力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包容学生,相信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  相似文献   

18.
正一是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孩子、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手段的教师,会有怎样的教育动力。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就要投入那种角色。如,孩子病了,我们就要像妈妈一样搂抱她、亲  相似文献   

19.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起码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中,要注意师爱艺术,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班主任除了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具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意识外,还要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做到"因材施爱",注意施爱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而热爱学生,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形成教育事业和教育艺术的基础,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懂得,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关键。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亲其师,敬其人,信其道”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