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新时期,亟待以文化的视角、站位与品质,关注并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尊师"。构建新时期的尊师文化,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声望,需要厘清尊师文化的基本内涵,需要把握尊师理念、尊师制度、尊师行为和尊师风尚等构成要素,需要尊护教师经济地位、尊爱教师政治地位、尊重教师专业地位和尊崇教师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外尊师风尚点滴中国:全国人民把教师看成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国家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每逢这天,全国各地都要举办庆祝活动,各地方领导都要慰问人民教师。委内瑞拉:每年1月15日为教师节。这一天,在首都和许多地区都举行庆祝会。总...  相似文献   

3.
中外尊师风尚点滴中国全国人民把教师看成是“辜勤的园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国家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每逢这天,全国各地都要举办庆祝活动,各地方领导都要慰问人民教师。委内瑞拉每年1目15日为教师节。每年这一天,在首都和许多地区都举行庆祝会。总...  相似文献   

4.
尊师的传统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都已经丧失,但传统尊师观念仍然保留在许多教师头脑中,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尊师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关键,是尊师观念的现代转换。现代尊师观念的确立,将引起师生在校生活状态和生命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汉代在继承先秦尊师传统的基础上,把尊师传统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尊师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一方面,官学教师的地位较高,政府对这类教师相对尊敬.这些人有官俸可享,有公舍可住,有进一步升迁之机遇.另一方面,在私学教师中,除"名儒世家"、"名师"有被察举征召之机会外,广大普通教师的社会地位则缺乏保障.实际上,汉代尊师更多的是一种民间行为,存在于社会众阶层中,尤其是师生之间.无论是统治阶级的掌权者,还是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都表现出对教诲自己的师长的尊敬和礼貌,这说明在汉代尊师具有普遍的社会性.这种尊师风尚的形成既是先秦尊师理论与实践影响的结果,也是当时众多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倡导乃至身体力行的结果,同时也与汉代确立的重视教育的文教政策有关.尊重教师,就是肯定教育,重视知识,这种尊师的风尚,成为汉代教育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同时,尊师重道在学术思想上的表现即为严守师法、家法,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学者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也使经学步入了僵化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6.
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功利化的尊师逻辑,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的尊师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师思想是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史上的光辉夺目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尊师重教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我国古代尊师思想,剔除其中的封建性糟粕,取其民主性、真理性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尊师重教、尊师重学的优良传统,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尊师联     
《中学教育》2006,(9):35-35
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付主席指出:“不但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我们学习和贯彻全教会文件精神,应当大力提倡尊师.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学校应有的校风.但是,如同党的许多优良传统遭到严重破坏一样,这个民族传统也被“四人邦”糟蹋得不成样子.他们在炮制反革命的“两个估计”的同时,到处挥午“师道尊严”的大棒,打击教师,破坏师生关系,搞乱学校,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今天,在揭批“四人邦”的第三个战役中,我们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尊师传统是一个在历史叙述、价值预设、伦理规则和资源支撑方面均存在较强异质性的传统 ,尽管它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其内在的许多缺陷使它无法很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因此 ,必须通过强化教师的内在资源、确保较高的收入水平、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完善教师权利义务的监控机制等 ,来促进我国尊师传统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1.
尊师联     
李盛仙 《教师博览》2008,(11):54-54
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教师的敬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重思与尊师     
重思考与尊导师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两个传统,这两个传统都曾有益于中华民族的进步。但由于尊师被不适当地推向极端,便造成了对重思的,有碍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认真地反思过去,正面弘扬重思和尊师的优良传统,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应确立如下新的理念:科研重于教学、质量颖重于授业、教方法重于教育知识、尊导师的创造能力重于尊导师的传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尊师小故事     
《少年月刊》2011,(18):9-11
尊敬老师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啦,除了张良拜师、程门立雪的故事外,还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尊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我国从古至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流传着许多尊师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不仅妙趣横生,而且抒发了对  相似文献   

15.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日兴。我国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我们的革命前辈更是尊敬师长。现摘编几个名人尊师的小故事,以餐读者。 毛泽东向老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  相似文献   

16.
尊师重教,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7.
车上让座日本人(Japanese)尊师,他们除了很有礼貌地鞠躬(bow)示意外,还习惯于在车上让座。他们在乘车时,只要见到穿教师服的人无座位,都会主动地把座位让出来。敬礼让座朝鲜(Korea)是个尊师蔚然成风的国家。学生遇见老师,要恭恭敬敬地行礼(salute);家长在车上遇见老师,则要主动让座,以示尊敬。赠花示意匈牙利人(Hungarian)把美丽的鲜花视为高雅的礼品(present),所以学生家长多在鲜花盛开的时候,采上几朵最好的花送给心爱的老师。送礼慰问法国人(Frenchmen)称老师为“人类智慧的天使(angel)”,家长们在每年圣诞节(ChristmasDay)来临之际,都要赠送一份慰问品给老师。授荣誉奖在教师节授给教师荣誉称号已成为当今许多国家的惯例。如泰国(Thailand)给优秀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award);波兰(Poland)将“功勋教师”的光荣称号授给教师中有卓越贡献的人。笏外国人的尊师习俗@周玉$武汉市陆家街中学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先秦时期的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在继承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观点.其中他的尊师思想是我国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两千多年过去了,但其尊师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历来有尊师重教的美德。古往今来,不仅庶民百姓尊敬老师,许多名人也是尊师的楷模。△东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由桓荣给他讲授《尚书》,刘庄即帝位后,犹尊桓荣以师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位具有永久魅力的历史伟人。在他身上,尊师重教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和升华。他那许多脍炙人口的尊师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