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电视人的观众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人的观众意识,是以观众为本,全心全意地为观众着想和服务于观众的思想意识。它要求电视人心中时刻装着观众,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尽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种观众服务意识主要体现为观众提供丰富多彩、质量优良的电视节目,并把观众愿不愿意看、喜不喜欢看作为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欧美博物馆观众人数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留住核心观众成为西方博物馆界的当务之急。而我国博物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出观众结构问题的隐忧。“经常性观众”成为探讨这些问题的重要基础性概念。为此,我们在界定“经常性观众”概念和爬梳其研究传承的基础上,针对南京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钱学森图书馆的来馆观众开展定量研究,围绕经常性观众的构成情况、影响变量以及变量与经常性观众的关系进行频次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博物馆绝大多数观众是非经常性观众,据此提出针对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观众的不同策略;主张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将非经常性观众变成经常性观众,并以此作为长期目标,促使参观博物馆渐成日常。否则一旦“博物馆热潮”消退,将会不断失去观众,从而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造成灾难性打击。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博物馆运动的发展,观众逐渐成为博物馆活动中新的重点,而博物馆观众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就观众的类型而言,按照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但在观众实践调查中,存在着标准性观众、典型性观众以及真实性观众这样的潜在类型划分;就观众研究内容而言,满意度和大数据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惟东 《记者摇篮》2004,(11):55-55
电视的观众意识.是以观众为本位,全心全意为观众着想和服务的思想意识。它要求电视人心中时刻装着观众,视观众为朋友,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尽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5.
美国电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方法,又有创新的方法。目前流行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请观众填写固定的调查表格收视率调查机构选择某一城市或某一范围的观众,以家庭或以个人为单位,请观众填写表格。表格有若干栏目,要求观众一一填写。为了酬谢观众的配合,调查机构还付给观众一点钱。二、请观众记“电视日记”为了搞清楚观众每天看电视的习惯、爱好等等,收视率调查机构请观众每天记日记。这种日记本是由调查机构  相似文献   

6.
东方电视台请观众点播。他们设立了“电视剧观众点播剧场”,广大观众对此反映强烈。有线影视频道请观众评分。他们推出“一周影视剧排行榜观众评分活动”,根据观众投票评选出一周最佳剧目、最差剧目及前4名排行榜,每周进行公布。这一活动已获得观众的积极响应。上海电视台则是请观众审片。他们建立了“观众审片组”,请市民为选片、播放出谋划策。这些措施说明电视台在荧屏竞争中已逐渐树立起“观众是主人”的意识,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观众也是新闻传播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众是新闻节目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了观众,新闻就不能完成其传播过程,新闻价值也无从实现。观众研究是事关新闻节目的定位,样式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受众理论常常把观众和受众混为一谈,把观众研究等同于受众研究,把观众直接叫做受众。它强调要对受众进行  相似文献   

8.
观众作为电视媒体销售的核心资l源,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一次销售、二次销售或者业界所提出的三次销售的价值判断依据。电视媒体的市场价值,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依赖观众的聚集来实现。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没有观众,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无从实现。观众营销是电视媒体营销的起点,是电视营销的核心所在。观众营销最重要的功课在于观众战略,观众营销需要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观众作为电视媒体销售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一次销售、二次销售或者业界所提出的三次销售的价值判断依据。电视媒体的市场价值,无论是收视表现,还是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依赖观众的聚集来实现。没有观众,就没有收视;没有观众,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无从实现。观众营销是电视媒体营销的起点,是电视营销的核心所在。观众营销最重要的功课在于观众战略,观众营销需要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参与成为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的现象。所谓观众参与,是指观众对电视传播过程的介入和参加。是采编人员调动广大观众参与意识,使其成为电视的主人的现象。有了观众参与,既能增强观众对节目的亲切感、现场感,又能缩短主持人和观众的距离,提高收视率。现有的观众参与形式归纳起来有: 一是观众对节目本身的直接参与。这是让观众直接成为荧屏上主角的一种做法。这种参与形成生动活泼,富有鲜明的真情实感色彩和浓郁的现场交流气氛。让参与者上镜头,是目前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参与  相似文献   

11.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方休息或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观剧之时,帝后处于观赏效果、音响效果最佳的戏台正对面的殿宇内,宫外观众则位于戏台两侧东西廊下。当有女性观众、皇帝等特殊群体观剧时,为隔绝宫外观众视线,会设置帷幔,来保护帝后及女性观众的隐私。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讲述了当今社会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明教育的基地,如何提高观众接待的质量以及观众的参观质量,为观众创造良好的参观氛围提出了首先要做的事情:改变观众由原来的等候排队购票或领票的方法为由观众自行在电子触摸屏上点击后自动出票的方法,既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个印象又为博物馆的观众统计管理及观众接待工作的安排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冯小刚以《私人订制》重归喜剧类型,但他一贯擅长的喜剧却遭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批评。文章基于叙事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尝试从观众参与、观众批评以及意识形态的隔阂方面来分析影片遭遇批判的原因,着重讨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机制以及创作者和观众认识上的差异问题,证明了"理想观众"的虚幻性以及本片不被观众喜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质性研究较多,而有关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量化研究阙如。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探讨了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的关系。在研究模型设计上以观众忠诚为自变量,以电影感知价值为因变量,以观众满意度为中介变量,辅以人口学变量相关要素为控制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643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自变量、因变量及中介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影响,且观众满意度在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这一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果作用。针对北美电影在华市场的“遇冷”现状,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注重电影感知价值、扩大观众满意度的产业驱动效应、尊重观众文化个性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观众参观时间是博物馆观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了观众对展览的关注程度。本文利用跟踪观察法调查了2014—2019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生态厅的观众有效参观时间以及展板和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观众有效参观时间总体偏短,且在不同人群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展区差异明显。在影响观众有效参观时间的重要因素中,标本大小和标本珍稀度是关键因素。观众对展板和多媒体的利用率均较低。为提高观众有效参观时间,建议为观众提供讲解、合理分配展品、适当延长展线、展板和多媒体要少而精且内容应及时更新等。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电视台来说,好内容固然重要,但好节目并不等于高收视率。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节目编排更有助于吸引观众,有利于培养观众对节目频道的认同、理解和偏爱。研究观众需求,适应收视需要。观众是电视台存在的基础。首先要研究了解观众究竟想看什么节目、收视习惯,深入调查了解覆盖区域内观众的生活方式,研究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时间可能在家收看电视,研究不同时段观众的不同特征,从而将合适的节目安排在最合适的时段播出。做到观众喜欢什么时间看,我们就安排什么时间播,争取尽可能多地满足观众的收看需求。保证一天各个不同的时段都拥有自己相对…  相似文献   

17.
陈敏 《新闻传播》2023,(9):15-18
近年来,中国电影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影片质量来说,都有长足进步。这其中离不开观众的参与。观众的需求是电影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观众群体中的接纳度,并由之产生的反馈,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生产的走向。在电影的传播流通环节,观众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经历百年,中国电影观众始终陪伴左右。但目前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文献不算太多,对于中国电影观众如何认知电影,如何参与电影,还有很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认识观众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必要基础,也是评估优质展览的标准。本文从博物馆观众研究定义的演变、观众分类分层的理论梳理出发,结合互动体验模式及研究方法上的"以观众为中心的评估层级"模式,从行为、知识获得和情感测量三方面对湖州博物馆《吴兴赋》展览进行观众实例研究。同时,在不断演变的观众研究理论上,从行为主义到诠释批判再到后现代主义,我们必须在观众研究过程中更加重视地方、社区及个人体验。  相似文献   

19.
观众体验是博物馆等机构为观众提供的核心“产品”。然而现阶段,如何定义和测量体验,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简·帕克和罗伊·巴兰坦,在基于博物馆观众研究和休闲旅游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更广泛的视角重新定义了观众体验。与此同时,提出了观众体验的“多切面模型”,用于描述和测量观众体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这两个观众体验的重要成果,并基于这一成果,探讨观众体验与学习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观众调查研究的内容是由各博物馆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观众类型—特征研究;观众行为—心理研究;观众活动—反应研究.一、观众类型研究观众分类是博物馆认识自己服务对象,确定和调整自己活动内容以及判断自己工作效益的基础性工作.因为博物馆观众并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