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畅销书的体裁和内容逐渐多元化,畅销书作者也打破了专业作家的局限,演艺界明星、网络明星、学术明星、媒体从业者等名人出书的现象变得普遍。但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名人畅销书在文字功底上的欠缺和内容的同质化,出版社在与名人合作时变得更加理性,名人出书在经历高峰后开始有回落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刘祥平 《新闻窗》2010,(4):90-91
以个人博客内容为来源的“新闻爆料”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内容补充,同时也通过传统媒体的二次传播获得更为广泛的扩散,取得更为显著的传播效果。目前,个人博客围绕公众人物的“新闻爆料”较为典型.一些个人博客更专以爆名人之料为其特色。这些以“知情人”姿态透露出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3.
“明星效应”与“广告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兵 《声屏世界》2005,(10):58-59
据报载,北京市消协曾连续发出针对明星广告的公开信和“消费警示”,一则提醒消费者不要迷信明星、名人所做的医疗、医药广告,二则提醒明星、名人拒绝重金聘请的虚假广告和其他活动。两条警示、提示共同指向同一种恶劣现象,即明星乱闪其“明”、名人滥用其“名”,虽然自己得了“重金”,其结果却是让广大的消费者拿出远远“重”于名人酬劳的“重金”,填饱了不法商人的钱包。可见,倡导“广告道德”尤显重要。时下,医疗、医药方面虚假广告宣传泛滥肆虐,而且形式多样。除了明星诡秘地挤着眼睛推销壮阳药之外,花样更多,影响也更普遍和深入的,是某…  相似文献   

4.
韩冰 《新闻世界》2009,(5):120-12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名人博客与名人电子杂志相继出现。名人博客轰动一时后逐渐走向平息,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而名人电子杂志则在平稳中起步。本文将对名人博客和名人电子杂志的异同进行横向分析,借以判断、预测二者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张婧 《声屏世界》2006,(10):27-28
打开新浪博客的主页,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文化界、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们,光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能博取很高的点击率,吸引大量的人气。博客这个原本属于草根阶级的天堂,逐渐沦为了明星自我推销以及大众追星的场所。博客最早出现在美国,2002年8月在我国正式出现。2005年9月8日,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产品Blog Beta2.0,成为国内首家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随后陆续邀请众多名人:杨澜、闾丘露薇、余秋雨、徐静蕾、隋菲菲、郭敬明、吴小莉、潘石屹、张海迪、李宇春、张靓颖等纷纷在网上建立个人博客,开放式地与网友交流。这样不仅使得网站人气极旺,也使得博…  相似文献   

6.
博客在变异     
看客 《青年记者》2006,(1):60-60
如果说中国的互联网与国外的有什么显著的不同的话,那就是娱乐化,这曾经让老外们很是吃惊。每一种新的网络服务的出现,都要以娱乐化的方式把它搞大搞臭搞到让人恶心呕吐为止。邮箱、个人主页等从免费到收费,再到不得不免费,让一些商业网站的小家子气暴露无遗。新浪网最近搞的名人博客就是这一思路的延续,但通过这一恶搞,反而加速了博客走向衰退的过程。新浪的名人博客几乎囊括了当下所有的能拉过去的名人,当然,也有一些名人拒绝加入新浪博客,因有网友传出一些名人博客不是名人自己写的丑闻——这本身就是对博客精神的最大亵渎,替名人写博客,…  相似文献   

7.
名人博客,由新浪于2005年10月首次推出。它将名艺人一个个纳入旗下。在栏目设置上,它设有日排行榜,周排行榜,月排行榜……。在精品博客圈——华人明星的第一页,作者粗数了一下,就有90多位明星,而当点击到第20页时,后面还不断有新的网页跳出。2006年2月13日11时左右,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冲破千万大关。名艺人博客发展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随笔     
私下里,我对新浪名人博客很高兴,无他,盖因他们一时失手,把在下也错当作名人放进去了。在列表上,我前面是叶永烈, 余秋雨排我后面,张靓颖还在我远远远远……的后面——嗯,我很不好意思地承认,他们以姓氏首字母排序。我从来没认真看过名人博客,盖因另一个“私下里”,我相信大部分都非本人所写,潘石屹潘总日理万机之余还来写博客? 明明在传闻中极度失和的明星们在博上还亲亲热热互称对方名字,且感谢对方帮助? 所以当我的朋友看了某美女+才女+名女的博客,兴冲冲对我道:“她的文字很单纯,似乎和传言的小太妹形象不合。”我便冷冷道:“你以为那是她写的?那是她公司的人/助理/保姆所写。”当然,这是宣传的一部分,对明星来说,在镜头面前微笑与在博客上微笑,没有质的区别。我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说法,说最早提出博客概念的人,希望博客成为小道消息的汇总地和集散地。我没能力传小道消息,倒是  相似文献   

9.
博客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的特性,它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封闭,可以无障碍地沟通,信息和思想可以共享。基于这些特点,每个人都积极开博客。但是,名人和草根写博客的目的和内容并不一样。本文就从写作目的、内容特色和互动性三方面,对名人博客与草根博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永强 《新闻知识》2012,(3):40-41,44
名人大量地开通博客后,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博客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主要从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来对名人博客进行解析,分析名人博客的传受双方在“议程设置”方面的较力和名人博客给“议程设置”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名人博客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1)政治博客最为流行,其次分别是生活博客、科技博客和女性博客。2)最有名的是政治博客都是左右极端化,直接介入美国两党政治。3)由五个媒体人1998年合办的讲述网上奇妙见闻的博客:boingboing.net在全美博客网站中访问量第一,并有杂志出版。4)传统媒体开始做博客,比如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纽约时报也把博客引用某篇文章作为排列指标。5)各大公司的都有自己的公关博客。6)名人博客(Huffingtonpost.com)也出现了,但发展势头并不像中国这般红火。7)最近也开始出现娱乐性博客,如狗仔队的博。8)博客创建者以中年及年轻男性居多,大多收入较高,受过…  相似文献   

12.
杨莉 《编辑之友》2010,(8):50-51
网络是一个不见底的江湖,它可以将一个默默无名的草根在短时间内捧成明星,也可以让一个真正的"强人"立即变得地球人全知道.现在,各大网站的博客更是日益发展壮大,已成为一种新型媒体,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可以与网友同步交流、互动的载体.像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各大网站的博客空间,一方面,各路名人开博写博不亦乐乎,博客成为他们向公众开放的私家领地;另一方面,无数"草根"也不甘只在网上充当看客,纷纷开起自己的博客.比如,新浪博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已过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在这样一个博客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通过这个通道,看与被看,做看客与秀客.  相似文献   

13.
黄琼 《青年记者》2017,(18):44-4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中国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网民人数大幅度增长,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样.需求的变化使得微博、博客、微信等新型的社交工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明星是社会活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因素,多数明星有大量的粉丝.网络上很多明星对公益传播的态度是回避的,而袁立是明星中对公益传播采取积极态度的代表,以她的微博为例来分析这位热衷参加公益的明星微博舆情内容特征及影响,对于微博平台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娱乐门户网站Tom在线宣布的体育名人博客上线,门户网站的频道、博客、视频轮番登场,奥运大战正式拉开序幕。更耐人寻味的是,传统媒体也高调参与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5.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一秒钟就会增加一个博客。作为网络盛行的产物,博客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名人借助博客提升人气;老百姓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生活点滴,与亲友分享……而随后又出现了出版博客书热。在这种应用日益风行之际,方正印捷与中国博客网(www.BlogCN.com)联合推出”博文e印”服务。由此,真正实现按需印刷的博客书也正式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底开始在新浪网落户的名人博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但最近名人博客热却开始集体降温.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名人博客现象从"盛"到"衰"的原因,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今后名人博客如何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网民表达自我和发表作品的空间,这使得草根的力量达到了极致,继而诞生了草根名人,并逐渐形成了草根文化,对传统的精英文化产生了冲击。在此背景下,出版界也将草根名人博客书作为名人图书选题出版的新方向。本文对草根名人博客书的出版选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草根名人博客书选题策划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8.
搜狐凭借2008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的独家地位,大打“官方牌”,财大气粗的新浪则通过媒体合作和名人博客,试图分得更多的奥运蛋糕。而腾讯和TOM的加入,无疑更使竞争局势变得扑逆迷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苏芬 《青年记者》2007,(10):95-97
目前国内的博客数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新浪网推出了“名人博客”,这引起网络界的“骚乱”——赞誉不少,漫骂也很多。新浪“名人博客”凭借“名人效应”和“名人的规模化效应”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