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区域组合城市和省级晚报席文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划时代的地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新型晚报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新型晚报大多是省报办的,现在省报办的晚报和都市报已达17家,它们和其它城市晚报的...  相似文献   

2.
夏虹  沈淮 《新闻界》2002,(6):39-41
2000年8月16日,绵阳人发现,一张崭新的本地报纸悄然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中。这张报纸以其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清湛明快的社会新闻,大胆公正的舆论监督和新颖大气的版式风格,立即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喜爱。这就是刚刚创刊的《绵阳晚报》。《绵阳晚报》的诞生,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因为这是四川省第一家实行由市委直接管理,独立运作的新型体制,突破了市级晚报隶属于当地日报,由日报统一管理的传统模式的市级晚报。对这种新型的管理体制,业界反应不一,支持者认为,晚报独立运作的体制更有利于报纸树立现代报业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晚报之间发展却极不平衡。有的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举步维艰,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集团或母报的负担。细究起来,虽然当地的经济土壤肥沃与否是根本原因,但整体办报资源、实力和观念与体制受限也是重要的原因。只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使地市晚报获得新的发展。四川省《泸州晚报》自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泸州晚报》筹备之时,我由《泸州日报》调入《泸州晚报》并工作了一年多,对如何办好地市级晚报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晚报的优势是什么?这本来是个十分明确的问题,但是这几年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个本来十分明确的问题变得似乎模糊起来了。比如说,晚报与日报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时间优势,能够出今日新闻,这是日报无论如何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近年来,“晚报早出”现象,似乎使人们对这一“优势”产生了困惑。今天,晚报的优势到底是什么,已成了人们特别是晚报工作人员极为关注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晚报的特色定位,同时也关系到晚报的生存和发展。时间优势不能丢 我们认为,“晚报早出”的现象是报业竞争的结果,有的晚报和日报一块…  相似文献   

5.
周致 《军事记者》2004,(9):40-42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报业的兴旺发达。报业集团纷纷组建,一批面向市民、面向市场的都市报、新型晚报、青年报、经济类报纸异军突起。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报业竞争、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6.
新型晚报的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晚报的新思维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席文举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城市报纸崛起的潮流势不可挡1993年,在中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健康发展,使世界为之注目,同时也带来了传媒的大发展。特别是报业的发展,可以说到了破纪录划时代...  相似文献   

7.
泸州晚报在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长期办报实践的基础上,于9月19日正式创刊。泸州晚报的创刊结束了川南和川黔、川滇商贸“金三角”地区没有晚报的历史。泸州晚报人将以这份四开十二版的套色彩印报纸,为把泸州建成现代化大城市服务,并在编采人员的努力和读者的关爱下,逐步将该报向川黔、川滇地区辐射。由于原泸州日报酒城星期刊并入泸州晚报,替代酒城星期刊的一张新型报纸“酒城商界”于9月21日正式创办。对开四版的“酒城商界”将成为长江第二城商埠的经商者开拓、发展的重要阵地。泸州晚报正式创刊$泸州日报社@杨乾刚  相似文献   

8.
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未来十年,新型报种将陆续出现,有影响的全国性日报也可能横空出世。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日报,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什么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对此,必须作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十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报纸,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式的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同仁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在本期“姑苏晚报杯”征文里刊登的一组文章,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尤其是《扬州晚报》、《宜春晚报》和《莆田晚报》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晚报早出现象与广播优势,近年来,很多已创刊的晚报纷纷改版为早报。晚报早出,是近几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在美国有人预言,“晚报消亡是迟早的事”。如何看待这种报业发展规律给广播带来的发展空间呢?  相似文献   

11.
晚报早出现象与广播优势。近年来,很多已创刊的晚报纷纷改版为早报。晚报早出,是近几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在美国有人预言,“晚报消亡是迟早的事”。如何看待这种报业发展规律给广播带来的发展空间呢?  相似文献   

12.
以交流总结经验,探讨在新的形势下晚报如何改革和创新,谱写新世纪晚报事业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的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十六届年会,8月12日至16日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举行。中国晚协会长李夫在开幕词中回顾了中国晚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晚报在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只有创新开拓,才能发展的道理。中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丁法章围绕大会主题作了发言。各家晚报结合自身情况,就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会上公布了2000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中国晚报优秀论文奖、“创尔特杯”热点新闻大赛评选结果。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主办、温州晚报承办的首届中国晚报发展战略论坛2月16日在温州举行。论坛针对中国晚报界近一时期出现的晚报早出现象和这一现象对中国晚报战略发展的利与弊进行了有益探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丙仁以及北京晚报、今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钱江晚报、沈阳晚报、成都晚报、厦门晚报、郑州晚报等国内20多家晚报的老总、主任参加论坛。与会者分别结合各自报纸的特点和本地区报业竞争态势,畅谈了晚报早出晚出的利与弊。多数同志认为,尽管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元旦钟声的敲响,《天中晚报》诞生了。 《天中晚报》可谓生不逢时。1997年6月香港最后一张晚报《新晚报》停刊,引起大陆晚报界的极大关注。有人预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晚报将会消亡。这种预言,目前看来尚属危言耸听。但网络媒体的崛起,传媒已面临严峻挑战;都市报的繁荣,使得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的晚报家庭难以招架,确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天中晚报》创刊了。 一年过去了,诞生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驻马店,创业于报业竞争白热化的《天中晚报》竟赢得了驻马店市800万…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年中,我国报业结构突破了过去清一色、一刀切的党报一元化模式,出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局面,新型报纸层出不穷。晚报在这批后起之秀中独树一帜,从文革中无一幸存发展到今天40余家。在许多大中城市,晚报的发行量远远超过了当地日报,晚报的成功之处也越来越被新闻界同行们所关注。如今,对我国晚报的特性、成就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的条件确已成熟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于10月15日至16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3家晚报老总和代表聚首浑河之滨,共商中国晚报发展大计。这次晚报年会的议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在继续深化改革中求创新、求发展。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致开幕词时说,中国晚报协会现有147家会员单位。目前,全国晚报的发行量占全国综合性日报发行总量的40%多,其广告收入占全国报纸广告收入总额的40%以上。李夫希望全国各家晚报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深化…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所代初期,中国晚报业获得迅猛发展,当晚报的发展步入相对的稳定和成熟期之后,各家晚报又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周刊。这些周刊琳琅满目,丰富多采,一时间周刊林立,成为晚报的一个个亮点。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个普遍性的现象:晚报的发展不过是十几年的时间,周刊产生是更晚的时间,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周刊尚处在由“草莽”时期向成熟时期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8.
赵坤  于财友 《新闻传播》2006,(11):52-52
我省的地市级晚报大都诞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非省会城市的几家晚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报业“大腕”的“强势入侵”。又加上电视媒体的锐气不减,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持续扩张,来自于异质媒体的挤压使得地市级晚报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甚至已到了生死关头。如何应对挑战,绝处逢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晚报的优势,让差异化新闻成为晚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提出“和谐新闻”这一命题,并非是追赶时时髦,而是从地方晚报的实际出发,从完善自己、发展报纸的需求出发提出来的。大多晚报在创办初期,都凭着一腔热血、一股正气,路见不平就大声疾呼,舆论监督成为了晚报闯开市场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20.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