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针对学生特点,通过课内、课外,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全方位的变革。社会正从传统走向现代,党的传统的社会整合功能既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相似文献   

4.
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优秀民俗文化的功能就是从民俗文化内容中传达出来的对于社会、族群具有的特殊功用。优秀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教育、道德规范、稳定、调节、认同、政治和记录的当代功用,这些功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日渐凸显并受到重视。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的宏伟蓝图,必须重视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东北民俗文化有着显著的美学底蕴,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东北民俗中包含非常丰富的趣味元素,反映了东北各个民族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崇高生命的敬仰,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按照现代服装设计的理念以及发展趋势,生活化、趣味化、轻松自由等,正是现代服装潮流发展的新方向,在文化符号上,传递一种自由、超脱、欢乐的信号~([1])。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在东北民俗文化中提炼趣味性元素,将之与服装设计理念相结合,既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又丰富服装设计的艺术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余新 《未来与发展》2010,33(11):47-49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抗拒的社会历史潮流,农民向市民转化,不是简单地变更户籍登记和集中居住,而是要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使他们逐步融入新型的现代市民社会,实现传统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解决农民市民化教育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意味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物质生活的丰富又与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而现代生活技术的发展更是我们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衣食住行,说到行这个方面,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行在何处,这就是道路建设的问题,一个地区的道路建设是很重要的,道路建设就相当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门面,我们进入一个城市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城市的道路情况,我们在一个区域里关注的焦点也有道路建设。一个地方的道路建设好坏充分的反映了这个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人们没有完备的电力系统,为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现代社会的各种建设与发展工作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电力系统也摆脱了传统的落后系统,随着时代的前进,走向了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的重要功臣,本文根据电力系统在进行自动化操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崔丽君 《科教文汇》2012,(28):65-66
乡村是民俗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民俗文化最好的保存地。民俗与基础教育融合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是保护我国民俗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江西省进贤县自圩乡“牛会节”这一传统民俗中蕴含着与现代农村小学教育相统一的价值元素。本文通过对这一个案的研究.探讨历史民俗在农村小学教育应用中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大学由象牙塔走向社会"圆心"的历史道路中不断演化而来的。现代大学的职能既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自身逻辑存在与发展的要求。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大学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在我国大学的改革道路中,以"双一流"的标准对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进行再认识,对正确处理好三大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我国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现代税收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赵庆波 《现代情报》2005,25(6):196-197,200
税收文化的实质是一个思想、意识的目标体系。其强调以人为本,以“自治”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价值。其理想目标是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他治”转为“自治”。所以。应构建我国现代税收文化,促进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流传,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剪纸艺术的外延也在慢慢扩大。将其纳入现代特殊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可以弥补特殊高等教育课程之不足,与此同时,也可以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提升残疾群体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13.
表决制度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经常使用的一个制度:大至联合国安理会重要决议的产生、一个国家的全民公决,小至企业班组的先进推选、社区居民小组长的选择,上至党中央全会、全国人大会议重要人事的任免,下至农村队组建设小项目的决定,都在广泛使用。它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它的普遍运用,体现了人类社会政治走向民主、走向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筝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娱乐方式,风筝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诸多民俗事物,并从侧面反映出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玉苗 《学会》2014,(8):15-21
现代公益事业发源于传统慈善,是传统慈善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组织化、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制度化、常规化、规模化、理性化、功能多元化等新特点。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共存和冲突的现象。因此,要发展现代公益事业,就要推动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网络经济发展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占据人们生活的主要联系模式,当今社会,网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企业的发展,门户网站的建立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我国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网络化也逐渐走向国际化的模式。本文对企业对外门户网站的规划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进行企业对外门户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代通信技术越来越向高速化、网络化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在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城市公园的生态完善建设也相应展开。如何协调好公园的传统景观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挖掘传统城市公园的潜力,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科学技术方面,经济技术的发展影响科学技术的革新,科学技术的革新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整体进步。我们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我们对于现代技术的追求和创造,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中,我们越来越注重于对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加注重于对技术的创造和改革,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资源的配备和利用,当然,这种技术不是指科学社会的所有技术。我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发展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创造改革的社会,信息的交流发展离不开我们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创造,计算机技术更是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个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各种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使水利工程的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而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让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会与传统的管理工作模式有所不同。强调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状况,点明了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本文的整体结构,从而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