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鲁迅赢得世界声誉的是其小说.<呐喊>、<彷徨>共收25篇小说,比较著名的<孔乙己>、<明天>、<风波>、<社戏>、<祝福>情节展开的具体环境都是"鲁镇".本文以"鲁镇"为视角对这几篇作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3.
说"九州"     
<尚书·禹贡>、<尔雅·释地>、<帝王世纪>、<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所载"九州"各有差异,但从中可见"九州"已为今中国之绝大部分地区.考察这一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滋味"说为中心,考察了钟嵘<诗品>和印度<舞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的相近性,认为<德国所藏敦煌吐鲁番出土梵文文献>中的<诗律考辨>为我们解读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在此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推论<舞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是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7.
孔子曾说过"郑声淫",但他所说的"郑声"是指什么,历来没有公断,致使后世学者各执己见,甚至歪曲他的原意和<郑风>中的作品.本文从文献入手,从郑声与夏时商辂周冕的关系、郑声与佞人的关系、孔子对<诗>的总评价、孔子对<诗>中情诗的态度、孔子将<诗>作为教材的原因、孔子整理<诗>乐的角度、古韵文学特征和古乐与新乐的对比诸角度,对"郑声淫"做出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郑声"当指配合<郑风>的音乐,"淫"指乐调的繁琐太甚的结论.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孔子及<郑风>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研究者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能过对"易道"之"道"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论>课程应在课程功能、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课改"对<学科教学论>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论>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深入中学研究"课改",应成为"课改"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实践者、研究者,以适应"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力<古代汉语>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一文中出现的词语"凑?注释为"轻薄的样子",而王伯祥<史记选>则注为"自得貌".文章从多个角度证明了训"沾沾"为"自得貌"是确解.  相似文献   

11.
议"增根"     
初二代数第九章第七节在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 ,常常会出现“增根”现象 ,而在《代数目标与检测》以及各类报刊杂志中也经常遇到有关“增根”问题 ,许多初学的同学感到特别困惑 ,无所适从。下面就我对如何解决“增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课本中对“增根”是这样解释的 :在方程变形时 ,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 ,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这里的变形指的是第一步“去分母” ,根据方程同解原理 ,方程两边都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 ,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如果方程两边都乘以的数或整式是零 ,那么…  相似文献   

12.
金梅先生的新版《傅雷传》在叙述傅雷生平事迹的同时,脉络清晰的阐释了傅雷多方面艺术才华的成因及表现,是认识和理解傅雷其人其作的必读书目之一。文章从傅雷的一篇文学评论入手,讨论了傅雷与张爱玲即批评家与作家关于艺术创作艺术品格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始之音”最初是一个玄学概念。但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常将这借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本文就溯了“正始之音”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并论证了这种借用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和封建体制的双重冲击和压制下,中国的军事与经济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在此情形下,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提出了"商战"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直到现在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过程语言的汉语,具有明显的意会性、具象性和悟性特征。受过程语言之影响,中国古代的思维样式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思维特征,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推类"的逻辑推理之中。  相似文献   

16.
潮州音乐保留着我国古典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同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珍宝。古筝是潮州音乐的主奏乐器,由于潮州艺人独特的“造句”弹奏法,形成了别具一格而又丰富多彩的潮州筝曲。在诸调中,“活五调”最能体现潮州筝的风韵神髓。  相似文献   

17.
历代以来,一提起“郑声”,人们往往把它和“淫”联系起来,这是不对的,应该全面真实地认识“郑声”。首先,“郑声”是郑地的俗乐;其次,“郑声”是音乐新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皇帝这一称号是赢政的创造,它的产生是中国历史由分裂到大一统的标志,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需要。皇帝借神和上帝的称号成为神权的象征,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产物,不仅与古代西方神化自己的君主不同,亦与仿自中国的日本天皇称号也不同,因为二者的环境和观念完全不同。赢政自称皇帝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五德终始论,而这一理论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说明秦取代周是天意,却也可以使其他有意角逐皇帝者藉此论证其取代秦亦是天意。  相似文献   

19.
曹禺的成名话剧《雷雨》被称为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雷雨》的主人公周萍也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让研究者着迷。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周萍进行评析,得出周萍的罪恶感既来自于他的俄狄浦斯情结,又来自于他对乱伦禁忌的触犯这一结论。同时,通过分析又认为周萍的性格的塑造与曹禺本人的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救亡图存,使国家富强,增强抵御外海的实力,出现了诸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主张,其中郑观应“商战” 思想特别引人注目。在外国商品和资本不断涌入中国之时,郑观应认识到了“商战”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种种与外国势力进行“商战”的措施,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发展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思想体系,代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理论认识的先进水平,其中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