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作为一名教学副校长和教育局兼职教研员,笔者参加过不少观课与评课;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也上过不少公开课、参赛课与研讨课。在评他人与被他人评的不断转换中,笔者对评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那么,如何评课才能让授课者和评课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呢?笔者认为,需要把握好评课中的立场、角度与心态这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评好一节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评课经验,谈谈如何评好课。一、评课原则评课要客观、态度要中肯、意见要积极,要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某教师上完"化学键"这一节新课时,教研组是这样进行评课的,先给予一些肯定的评价:(1)该老师教态自然,板书工整,语言流畅;(2)导课  相似文献   

3.
很多教师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主题式听评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评课,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更有深度。主题式听评课有两种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佘同生 《湖南教育》2006,(10):11-11
评课,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有过评课和被评课的经历,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评课是不是达到了促进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我们是否对一堂课应该如何上、到底怎样的课才能评为好课、由谁来评课、评课评什么、怎样评等等问题了然于胸?我们的心中是否拥有评课的科学体系、科学手段和方法?评课仅仅止于评课吗?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深思。  相似文献   

5.
范树勇 《教师》2008,(13):79-80
中学数学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类型课,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而讲评课作为一种课型,在大多数教师心目中,还没有一种象新授课那样进行教学探讨、研究,还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不少教师有所忽视,常用的办法只是对对答案,讲讲错题,就题论题,远没有发挥讲评的功能。讲评课具有什么样的模式呢?我认为数学讲评课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评”字:课堂学习活动中自评、他评、再评,通过“评”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几年多次到农村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看到这样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教师听课积极性、主动性高,而课后大家坐在一起评课基本上就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评课气氛沉闷,教师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即使点到名的教师发言也不轻不重,说不到点子上,抓不住要害;评课内容不明确,不全面,不具体;评课思路不清晰,不连贯。那么,怎样才能评好一堂课呢?我总结了自己多次评课的经验,归纳出教师评课六要素。  相似文献   

7.
评课是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听课人通过听或看授课教师课堂教学、课后说课、教学反思及课前准备情况后发表意见和建议,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换言之,教研活动要通过评、议等手段达到目的。这就说明评课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评好一节课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学科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是最为广泛和经常的形式,也是一个最有实效、最受欢迎的环节。不管这是一节成功的、一般的还是失败的课,听课后,深入、细致、专业性的评课,对执教者和听课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涉足教坛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听课评课后,往往会得到一种全新的顿悟和启迪。听而不评,犹如学而不思。食而不化。听课怎么听?评课怎么评?怎么样的评课才是最理想的?笔者以为,根据它所产生的不同作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全国中语会联手中国教师研修网打造的“中学语大讲堂”,在地方中语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紧张认真的准备.已定于2007年元月15日在网上开播。首批推出的是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山东五省市的二十几节课。授课教师既有闻名全国的老特级教师,如武汉六中的洪镇涛、北京十二中的王俊鸣等,也有教坛新秀.如近些年来在全国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史建筑、张军、吴欣欣老师等。每位教师授课之后,还将“说课”——讲述自己的教学构想,进行教学反思,然后由专家评课,并在网上即时开展授课教师、评课专家和广大看课教师之间的现场互动研讨活动。在全国享有盛誉的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苏立康、史绍典老师等.都将参与评课和网上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做教研员,听了不少课,也评了不少课,可评课的要么是专家教授,要么是教科研人员,最起码也是校长、主任或同事, 从没有见过在正规活动中,让学生来评说老师的课。去年底,笔者在无锡硕放实验学校参加凤凰语文网版主会课活动,主办者在组织评课时,请了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评课。这位女孩子的评课,在参加活动的数百名老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下评课、议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然而在公开场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评课者往往很纠结,尤其有些课上得不太好,就更是令人犯难:说真话吧,怕上课教师伤心;不说真话吧,怕听课教师失望。于是,不少教师评课时常常避重就轻,"浓墨重彩地谈三大优点,轻描淡写地提一个建议",甚至借口时间关系,避而不谈存在的问题。有一位资深教研员告诉我,一位教师上完课后听他评课,因时间原因他来不及谈缺点,那位  相似文献   

12.
听课往往是年轻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步.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听什么怎样听呢?笔者认为:只要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及时向授课教师讨取授课感悟,聆听评课教师的意见,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让其他教师评议,就必然使自己的授课水平产生大的飞跃.那到底应"听"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梁凤娥 《教师》2012,(25):30-30
评课作为一项教研活动.是听课的继续和提高。俗话说:教学相长。其实“教”与“听”“教”与“评”何尝不是如此!“听”是“评”的基础,“评”是“听”的反映。“听”——听什么?“评”——怎样评?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一、评课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参加了一次市教育局举办的教学开放周活动。课的类型是示范课.授课教师有两位。一位是特级教师.另一位是一般教师,两节课各有“千秋”。特级教师上的是高二年级女生的选修课——体操类.另一位老师上的是高~年级的足球课.评课人本应该就这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可从头到尾听到的只是对特级教师的赞赏和恭维.有关课堂教学方面的评价只是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对那位没有名气的老师却只字未提。而实际上课的过程是:体操课上教师在运动负荷的把握上就有点欠缺,整节课学生间歇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足10分钟;足球课上的是脚弓内侧传接球,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加入游戏——传球接力比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技术。提高了教学效果。2.零距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评课是指对一节课进行评议。评课在今天非常普遍。为了评优秀教师、评教学能手,需要进行评课;为了改进课堂教学,进行教研、科研,也需要进行评课。这里所说的评课,指的是后一种。评课对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采取什么样的评课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评课大概有以下三种方式:1、领导、专家一言堂的评课方式。由领导或专家对教师的课进行评价,教师只是被动地听,不发表任何意见。2、教师有限参与的评课方式。教师先向领导或专家汇报课的设计和思路,然后再听他们进行评价。3、领导或专家与教师合作的评课方式。教师与领导或专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互相进行交流,互相提出问题,互相探讨。那么作为科研、教研人员,应该采用哪一种评课方式呢?我们先对几种评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评课、议课是最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然而在公开场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评课者往往很纠结,尤其有些课上得不太好,就更是令人犯难:说真话吧,怕上课教师伤心;不说真话吧,怕听课教师失望。于是,不少教师评课时常常避重就轻,"浓墨重彩地谈三大优点,轻描淡写地提一个建议",甚至借口时间关系,避而不谈存在的问题。有一位资深教研员告诉我,一位教师上完课后听他  相似文献   

16.
一、评课存在的问题1.重听轻评,敷衍了事。一些学校人为规定教师每周的听课节数,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重视听课,有些该评的课不评,一方面因执教者心里没底,另一方面评课的作用没得以发挥,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只唱赞歌,不讲缺点。评议会上,发言人少,评议只有三言两语,  相似文献   

17.
正听课、评课本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载体。但长期以来,听课、评课成为学校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调查,加上自己的体会,笔者觉得,当下的思想政治听评课存在不少问题。一、思想政治听评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政治听评课的简单化处理思想政治听评课的简单化处理表现在:一是听课前,听课教师不会与上课教师作课前沟通和交流,听课毫无准备,  相似文献   

18.
说课、上课、评课是教师成长的三部曲,是教师从研读教材到教学实践,再到教学反思的过程。评课分为自评(自我反思)和他评,是一种自我反省,与他人交流的过程。目前的评课或多或少受到冷落。从校内的教研活动到校外大型教研活动,出现评课环节教师无人点评的尴尬局面。原因一:听课无准备。无论是观摩课、研讨课,还是汇报课,我们都希望与听课的教师共同探讨一下教学过程的优劣,能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诚恳的  相似文献   

19.
百代法书     
推荐理由:评课对象为传统的教师主讲课型,二期课改背景下探讨这种课型的形态和价值颇有意义。评课目标研究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法”的当下存在及其价值。评课实录评教学目标张强、林艳华:作为一堂探索课,郑老师的勇气与才识无疑是这堂课的亮点,如果没有对中国书法的真切体会,如果没有对“晋唐宋元”法书的热爱,是不敢选择《百代法书》作为展示课的。从教学目标上说,教师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李明衍 《物理教师》2007,28(10):23-24
2006年9月下旬,我市举办了两年一度的全市青年物理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笔者作为评委之一,全程听、评了23位初中教师的参评课,其中有12位的课题是人教版《平面镜成像》.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大都引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不少学生依据自己照镜子的经验提出了这样的猜想:物离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